第一章 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 1
第一节 正视患者安全问题 2
一、患者安全是全球关注的问题 2
二、我国患者安全面临的问题 3
第二节 保障医疗安全的意义 4
一、医疗安全是医疗活动的本质要求 4
二、医疗安全影响医院的社会信誉 5
三、医疗安全关系到社会的安定 5
四、医疗安全影响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 6
五、医疗安全影响医院的经济效益 6
第三节 医务人员确保医疗安全的途径 7
一、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意识 7
二、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8
三、遵守医院工作制度和规范 9
四、加强医疗质量控制 10
第四节 医务人员专业精神与医疗质量 13
一、医务人员专业精神的基本原则 13
二、医务人员的职业责任 14
第二章 影响医疗安全的因素 19
第一节 医疗风险与医疗安全 19
一、医院有过失的医疗风险 19
二、医院无过失的医疗风险 20
第二节 医务人员与医疗安全 23
一、医务人员技术水平与医疗安全 23
二、医务人员规范意识与医疗安全 26
三、医务人员工作态度与医疗安全 27
四、医务人员责任心与医疗安全 29
第三节 医院管理与医疗安全 30
一、医疗协作与医疗安全 30
二、医疗设施与患者安全 32
第三章 医疗质量特性和构成要素 34
第一节 医疗质量的概念 34
一、质量 34
二、医疗质量 35
第二节 医疗质量特性和内容 36
一、医疗质量特性 36
二、医疗质量特性的内容 36
第三节 医疗质量的构成要素 38
一、运用医疗技术的先进性 39
二、提供医疗服务的工作人员的素质 39
三、医疗设备的先进性和可供程度 40
四、医疗服务使用的药品和器械的质量 40
五、医疗质量管理水平 41
一、医疗质量管理的发展 42
第一节 医疗质量管理的发展和内容 42
第四章 医疗质量管理和基础工作 42
二、医疗质量管理的内容 45
第二节 医疗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 47
一、以患者为中心 47
二、领导高度重视 48
三、全体员工积极参与 49
四、重视医疗服务过程质量控制 50
五、进行系统的质量管理 51
六、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52
第三节 医疗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 52
一、医疗质量责任制 53
二、医疗质量标准化工作 54
三、医疗质量管理教育 55
五、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活动 56
四、医疗质量检查 56
六、医疗质量管理信息工作 57
第四节 医务人员的质量管理责任 59
一、遵守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 59
二、遵守职业道德 60
三、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60
四、关心和尊重患者 61
五、提高患者自我保健能力 62
第五章 医疗质量管理方法 63
第一节 医院全面医疗质量管理 63
一、医院全面医疗质量管理的含义 64
二、医院全面医疗质量管理的内容 65
三、PDCA管理循环 69
一、ISO9000国际质量管理标准简介 71
第二节 ISO9000国际质量管理标准与医疗质量管理 71
二、ISO9000国际质量管理标准的特点 72
三、医院贯彻ISO9000国际质量管理标准的意义 73
四、医院贯彻ISO9000国际质量管理标准的主要内容 75
第三节 临床路径与医疗质量 78
一、实施临床路径的目的和意义 79
二、实施临床路径的方法和步骤 80
第四节 循证医学与医疗质量 83
一、循证医学的内容 83
二、循证医学的临床应用 84
三、证据的来源和分级 86
第六章 医疗作业流程管理 87
第一节 医疗作业流程管理的概念 87
第二节 医疗作业流程管理的步骤 88
一、识别医疗作业流程 88
二、确定医疗作业流程的顺序和衔接 89
三、制定医疗作业流程运作和控制的准则和方法 92
四、确保必要的资源和信息 93
五、对医疗作业流程实施控制和改进 94
第三节 医疗作业流程管理的实施 95
一、医疗作业流程的策划和识别 95
二、医疗作业流程管理的实施 96
附:住院诊疗作业流程管理 98
第七章 临床科室医疗安全与医疗质量控制 110
第一节 内科医疗安全及医疗质量控制 110
一、内科医疗风险 110
二、内科医疗安全及医疗质量重点控制环节 115
第二节 外科医疗安全及医疗质量控制 116
一、外科医疗风险 116
二、外科医疗安全及医疗质量重点控制环节 119
一、妇产科医疗风险 121
第三节 妇产科医疗安全及医疗质量控制 121
二、妇产科医疗安全及医疗质量重点控制环节 125
第四节 儿科医疗安全及医疗质量控制 126
一、儿科医疗风险 126
二、儿科医疗安全及医疗质量重点控制环节 129
第五节 输血安全及质量控制 130
一、输血风险 130
二、输血安全及质量重点控制环节 132
第六节 麻醉安全及质量控制 137
一、麻醉风险 137
二、麻醉安全及质量重点控制环节 139
第八章 医技科室医疗安全与质量控制 142
第一节 检验科医疗安全及质量控制 142
一、检验检查风险 142
二、检验科医疗安全及质量重点控制环节 144
第二节 放射科医疗安全及质量控制 147
一、放射检查中的风险 148
二、放射科医疗安全及质量重点控制环节 149
第三节 药剂科医疗安全及质量控制 150
一、药剂科的风险 151
二、药剂科医疗安全及质量重点控制环节 153
第九章 护理安全与护理质量控制 156
第一节 护理工作风险 156
一、错误治疗 156
二、观察病情失误 157
三、护理操作失误 157
四、执行医嘱有误 158
五、履行职责不到位 159
一、树立风险意识,强化安全观念 160
第二节 护理质量与安全的重点控制环节 160
二、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161
三、加强护理巡视 161
四、控制急症护理质量 162
五、遵守值班与交接班制度 162
第三节 医护复合性过错的防范 163
一、医护复合性过错 163
二、医护复合性过错的防范 164
第十章 急诊医疗安全及医疗质量控制 166
第一节 院前急救质量与安全 166
一、院前急救出诊与安全 167
二、现场急救质量与安全 168
三、途中救护质量与安全 169
第二节 院内急救质量与安全 171
一、急诊患者诊疗质量与安全 171
三、转院与患者安全 173
二、留观患者诊疗质量与安全 173
第三节 医务人员在急诊中的义务 177
一、首诊负责制 177
二、医务人员急救义务 178
三、遵循急救医学规律 178
第十一章 用药安全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181
第一节 患者用药安全及重点控制环节 181
一、患者用药风险 181
二、用药安全与重点控制环节 185
第二节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186
一、滥用抗菌药物的危害 186
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188
第三节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 198
一、抗菌药物实行分级管理 198
二、病原微生物检测 199
三、管理与督察 200
第十二章 医院感染管理与医疗安全 202
第一节 医院感染与医疗安全 202
第二节 医院感染管理的职责 204
一、院级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和职责 204
二、医院相关部门和科室的职责 206
三、医务人员的职责 207
第三节 医院感染的控制 208
一、医院感染散发的报告与控制 208
二、医院感染流行、暴发的报告与控制 209
第四节 消毒灭菌与隔离 210
一、医疗器材和物品消毒 210
二、手部皮肤的清洁与消毒 211
一、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 212
三、地面的清洁与消毒 212
第五节 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 212
二、医技科室医院感染管理 218
三、后勤科医院感染管理 222
第十三章 患者的权利保障与医疗质量 224
第一节 保障患者的医疗权利 224
一、患者的医疗权 225
二、患者的急救权 226
三、患者的转院权 227
四、患者连续医疗权 230
第二节 尊重患者的隐私权 231
一、保护患者隐私权的法律规定 232
二、现行法律对患者隐私权的保护 233
三、医务人员如何尊重患者的隐私权 234
一、尊重患者医疗知情权 237
第三节 尊重患者的知情权 237
二、尊重患者消费知情权 238
第四节 保障患者的自主权 239
一、患者自主权是法律赋予的权利 239
二、患者自主权的体现以真实知情为前提 240
第十四章 医疗告知同意与医疗质量 241
第一节 告知后同意的法律意义 241
一、告知后同意法则 241
二、法律对患者知情同意权的保护 242
第二节 医务人员的告知义务 243
一、患者知情同意权的法律规定 243
二、医务人员的告知义务 245
第三节 医疗告知同意的实施 246
一、医疗告知和同意的主体 246
二、医疗活动告知的内容 248
三、告知同意的范围 250
四、医疗告知的要求 252
第十五章 医疗活动的举证责任和医疗文书的证据作用 255
第一节 举证责任倒置对医疗活动的影响 255
一、举证责任倒置的定义 255
二、举证责任倒置对医疗机构的影响 257
第二节 病历的证据作用 259
一、病历作为证据的实质要件 260
二、病历作为证据的形式要件 263
第三节 医务人员适应举证责任倒置的对策 269
一、强化证据意识 269
二、认真书写和管理医疗文书 269
第十六章 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的处理与防范 275
第一节 医疗纠纷及其处理 275
一、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 276
二、医疗纠纷的分类 282
三、医疗纠纷对医院的影响 283
四、医疗纠纷的接待与处理 285
第二节 医疗事故及其处理 287
一、医疗事故的定义和分级 287
二、医疗事故的认定 287
三、医疗事故的法律责任 291
四、医疗事故发生后的处理 297
第三节 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的防范 302
一、遵守卫生法律和诊疗护理规范 303
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305
三、密切医患关系 307
四、充分尊重患者的权利 310
五、加强医患沟通 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