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唐代文学创作的政治环境 陈冠明 1
“诗学汉魏”而“律近齐梁”——唐诗复古未竟其功原因探考 陈友冰 13
“诗中有画”与“著壁成绘”——从两种王维诗评看中国古代的诗画论 (日本)浅见洋二 34
唐诗在宋代的歌唱与宋人的声诗观 杨晓霭 56
地域文化与唐代诗歌研究导言 戴伟华 70
论唐代商人在唐诗传播中的作用 姜革文 80
唐人喜《文选》与宋人嗜《汉书》——论唐宋文人不同的读书趣向 张海沙 91
尚“才”:唐代文学创作主体论述评 汪涌豪 谢群 98
论类书与唐代?括体诗 吴夏平 109
唐代省试诗体式叙论 (中国香港)邝健行 123
唐人行记三类论略 李德辉 133
论唐人自撰墓志及其本质特征 黄清发 141
山寺水亭长年吟——唐代诗人寺院之游与诗歌创作 李芳民 149
唐代文学中的商山四皓题材 杜玉俭 163
唐代杜氏在长安的居所 李浩 189
再论唐诗地名的使用艺术 韩成武 202
唐代“排律”诗体的隔代及域外之名称确立初探——围绕明代及韩国的排律创作与评论展开 沈文凡 212
唐代郊庙歌辞语境下的祭礼分析 赵小华 220
析初盛唐时期诗学中的体势论 骆礼刚 230
论浮靡诗风与近体声律的关系 吴相洲 238
论初唐诗歌沿袭齐梁陈隋诗风及其具体表现 钱志熙 246
论武则天时期的文学环境 胡可先 261
杜审言七律《大酺》作年考——兼及杜审言任洛阳丞的时间 张采民 季桂荣 274
论陈子昂的风雅观 许总 279
盛唐四家歌行论 薛天纬 288
张九龄生平若干问题考辨 熊飞 299
李杜审美差异论 葛景春 308
李白与选体及玉台体 赵昌平 321
李白诗歌的水意象 张瑞君 337
李白诗中地名用法浅探 邓锡斌 343
论李白乐府诗歌的娱情性 卢燕平 360
?淳本《李翰林集》源流和名称简论 郁贤皓 371
杜甫的诗学立场与叙事策略——兼对“诗史”说的回顾与思考 陈建森 377
杜甫诗中的议论 蓝旭 396
杜甫在三峡时期的“杜甫列传诗”和“时贤列传诗”之比较研究 鲜于煌 408
落日余晖的伤感和美丽——简论杜甫的两湖诗 胡大浚 415
杜甫初命授官说 王勋成 423
杜甫献《三大礼赋》时间考辨 张忠纲 429
《杜诗详注》传本研究——抄本、刻本、排印本 (日本)佐藤浩一 436
从《十家注》到《百家注》集注的发展演变看宋代杜诗之伪注 聂巧平 450
在比较的视野中看李华的骈文成就 张思齐 460
寒山的身份与通俗诗叙述角色转换 罗时进 472
论寒山 张天健 483
《永乐大典》中的《寒山诗集》——兼述丰干诗的真伪、优劣、分章 陈耀东 491
孟郊创作的诗歌史意义 蒋寅 502
王建古近体诗浅论 张耕 517
韩愈“博爱之谓仁”说发微——兼论韩愈儒学思想的一些特点 刘宁 528
韩愈文论的“是”“异”之辨 刘振娅 538
韩愈“以文为诗”与唐代古文运动 郝润华 548
韩愈古文义理笺疏示例 刘真伦 559
韩愈散文的实词作法 (中国台湾)王基伦 570
荆公诋韩略论 傅明善 584
嘤其鸣矣 求其友声——试论贞元时期刘、柳、韩的思想与创作 雷恩海 594
现实经验与文本经验的南方——柳宗元贬谪作品中的疆界空间 (中国台湾)张蜀蕙 606
柳宗元诗艺术风格刍议 张明非 622
论柳宗元的“以诗为文”——以《永州八记》为中心 姚静 634
从此忧来非一事——略论柳宗元柳州时期的诗歌 王锡九 642
柳宗元书牍文简论 王春庭 653
贾岛诗地名“石楼”考辨——兼辨韩愈、贾岛交往 张清华 662
汉译佛典与李商隐诗文创作 夏广兴 669
李商隐与令狐?关系要论 傅剑平 681
《锦瑟》笺后重有新解 黄世中 690
大家阴影下的焦虑——唐代诗人薛能论 莫砺锋 698
罗隐诗与新罗崔致远诗之关系 (韩国)柳晟俊 715
韩偓诗解读及相关问题辨释 吴在庆 729
空海在唐作诗考 蔡毅 742
小说化的诗——《秦妇吟》艺术探微 张学松 752
《二十四诗品》作者考论 马茂军 张海沙 757
《二十四诗品》的另一传本 查屏球 767
温庭筠两阕《梦江南》的写作艺术 (中国台湾)杨国娟 782
花间丛里怀古声——简论《花间集》中咏史词 房开江 794
论唐代门第观的内涵及其在小说作品中的体现 程国赋 804
唐代爱情类传奇中出现的仙妓合流现象 (韩国)崔真娥 817
唐人小说用诗风格类型分析 崔际银 823
牛肃《纪闻》考——以《吴保安》为中心 (日本)沟部良惠 831
敦煌讲唱写本的读本可能性考 (韩国)金敏镐 842
方回《瀛奎律髓》的唐诗观 吴河清 杨波 851
编后记 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