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张炯 1
导言 1
第一编:茅盾文学奖评奖得失研究 8
在当代文学史上给予一席之位——历届茅盾文学奖及其获奖作品得失综评 8
回归与探索——首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评析 29
华夏性灵的承传与艰难的起飞——第二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评析 45
文化的解读与文化的冲突——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评析 61
精英小说的得与失——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评述 80
开阔的视野 多元的选择——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评析 98
茅盾文学奖,新世纪的文学坐标?——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述评 121
第二编: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宏观研究 131
昭示与启迪——茅盾文学奖之少数民族获奖作家作品论 131
渐行渐进——论获得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军旅小说 147
女性生命悲歌——茅盾文学奖获奖女作家作品论 164
超越与差距——论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史诗性 179
先进性 地域性 审美性——论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文化价值取向 199
带着强烈政治倾向的审美观照——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与问题小说 215
开放和发展的现实主义——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创作方法论 224
稳健地跨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艺术创新论 233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在中国的最后辉煌——论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244
第三编: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个案研究 244
严峻的乡村牧歌——古华《芙蓉镇》风格论 258
侉子群像首创与民族灵魂发现——论李凖《黄河东流去》的历史价值 275
重复自我的遗憾——论刘白羽《第二个太阳》的特点和局限 293
民族心灵铸造范型——《穆斯林的葬礼》论 304
批评歧见与文本矛盾——《白鹿原》文化研究论衡 319
独创风格的形成——《尘埃落定》圆形研究 340
全球一体化语境中本土文学的自我确认——《战争和人》得失谈 359
王琦瑶与王安忆——《长恨歌》的艺术创新 373
重铸现实主义文学的灵魂——评张平的《抉择》 388
呼唤时代新英雄——论柳建伟的《英雄时代》 399
描写战争硝烟的婉约文本——评宗璞的《东藏记》 411
穿透世纪风云声 聆听中国女儿心——论张洁长篇小说《无字》 416
精英化的深度思考——评政治历史小说《张居正》 422
附录 435
茅盾文学奖评奖条例(修订稿) 435
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名单 438
历届茅盾文学奖评委会名单 439
后记 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