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国学”复兴大趋势康有为:新中国史第一章七窍流血,猝死青岛 2
谁毒死了康有为? 3
死后因“国学大师”而遭罪 5
“新中国史”第一章 6
忠于君主,更忠于思想 11
轶事 15
康有为关系图 17
康有为人生轨迹图 18
王国维:与千年旧学共命运自沉昆明湖 21
喧嚣身后事 24
遗书藏玄机 25
从文哲到经史的痛苦历程 29
千年旧学之光 30
轶事 33
王国维关系图 35
王国维人生轨迹图 36
辜鸿铭:一个“洋”人的国学梦寂寂而终,两女为尼 39
来自马来亚的“香蕉人” 42
偶遇马建忠,变回中国人 43
帮张之洞策划湖北新政 45
“严复、林纾皆可杀” 47
“以一个中国人的名义” 50
被国人视为异族 51
轶事 53
辜鸿铭关系图 55
辜鸿铭人生轨迹图 56
梁启超:半个世纪的精神导师改变一生的对话 59
内心深处的革命火种 61
造中国之一代新民 62
醉心开明专制 64
回归国学 65
死亡日历 67
都是西医惹的祸 70
轶事 73
梁启超关系图 75
梁启超人生轨迹图 76
章太炎:双峰并峙,政学同归父亲的遗命与人生两大主题 79
与民国政治人物分分合合的“革命家” 81
清代学术史的押阵大将 89
大师亡矣 94
轶事 96
章太炎关系图 99
章太炎人生轨迹图 100
鲁迅:寸铁取“敌”,别立新宗半个国学大师 103
国学修养的三个层面 103
抛弃“经史” 105
欲以小说启民智 107
鲁迅之所以为鲁迅 109
“速死” 112
轶事 117
鲁迅关系图 119
鲁迅人生轨迹图 120
假如没有蔡元培假如没有蔡元培 124
为什么是蔡元培 126
国学不厚焉能领袖群伦? 128
寓革命于教育的政坛元老 132
中西合璧的办学方针 133
长眠香江 135
轶事 137
蔡元培关系图 139
蔡元培人生轨迹图 140
胡适:近代学术思想的枢纽胡适凭什么成为大师? 143
于学术思想空白期横空出世 144
考据功夫获取上层学术圈的认可 147
贯通中西的“胡适方法” 150
身后哀荣与“三不朽” 153
轶事 156
胡适关系图 159
胡适人生轨迹图 160
陈寅恪:一代史家,三世风流陈寅恪之死 163
另一种设想 164
史学三变 168
寄“心史”于“红妆” 172
轶事 175
陈寅恪关系图 177
陈寅恪人生轨迹图 178
顾颉刚:桀骜与卑柔一夜成名的“顾老板” 181
恐怖的家庭教育 182
卑柔下的桀骜 185
桀骜中的无奈 187
结怨鲁迅 189
“批本师” 191
一生只宜书为伴 193
附录:中国传统流变 195
轶事 197
顾颉刚关系图 199
顾颉刚人生轨迹图 200
梁漱溟:接续三百年儒学晚钟即将敲响 203
接续三百年儒学 204
行动的儒者 209
外儒内佛 212
轶事 217
梁漱溟关系图 219
梁漱溟人生轨迹图 220
钱穆:最后的国学父死而子不能送终 223
1949年的选择 225
17岁差点投革命军 228
由革命转向“招魂” 230
国学之魂何时归? 234
轶事 236
钱穆关系图 239
钱穆人生轨迹图 240
三部哲学史与冯友兰的一生寿筵变葬礼 243
道术多迁变 245
没有变过来 251
谄媚江青? 254
轶事 256
冯友兰关系图 259
冯友兰人生轨迹图 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