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导论 1
1.1 问题的提出 1
1.2 基本概念的界定 4
1.2.1 经济增长 4
1.2.2 金融 5
1.2.3 金融作用 6
1.2.4 效率 8
1.2.5 金融效率 9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1
1.4 结构与主要内容 12
1.5 创新和不足 14
第2章 经济增长中的金融效率研究综述 17
2.1 国外学者对经济增长中的金融效率研究综述 17
2.1.1 经济增长理论及因素分析 17
2.1.2 发展金融理论 18
2.1.3 金融与经济增长关系理论 21
2.2 国内学者对经济增长中的金融效率研究综述 30
2.2.1 金融效率的研究 31
2.2.2 金融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40
2.3.1 对国外学者关于经济增长中的金融效率研究评析 44
2.3 对国内外学者关于经济增长中的金融效率研究评析 44
2.3.2 对国内学者关于经济增长中的金融效率研究评析 46
第3章 包含金融效率因素的经济增长分析新框架及其在转型经济中的拓展应用 48
3.1 近年流行的包含金融因素的经济增长模型及评析 48
3.1.1 近年流行的包含金融因素的经济增长模型 49
3.1.2 对近年流行的包含金融因素的经济增长模型的评析 55
3.2 包含金融与金融效率因素的经济增长理论分析新框架 57
3.2.1 包含金融和非金融因素的经济增长分析框架 57
3.2.2 对包含金融和非金融因素的增长方程的阐释 58
3.2.3 金融、金融效率与增长组合模式及其条件 62
3.3 转型经济中的金融效率与增长简化模型之一:牺牲金融部门内在效率及配置效率获取宏观经济增长 65
3.3.1 转型经济与微观经济主体 65
3.3.2 金融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微观主体高效率 67
3.3.3 微观主体低效、经济增长刚性目标与牺牲金融效率 70
3.4 转型经济中的金融效率与增长简化模型之二:金融漏损及“逆取顺守”增长效应与金融配置效率修正 76
3.4.1 渐进转型经济中牺牲的金融效率需要修正及“逆取顺守”理论的提出 76
3.4.2 基于俄罗斯实践的转型经济“逆取不顺守”理论及其缺陷 83
3.4.3 基于中国实践的转型经济“逆取顺守”存在性理论及其途径与条件 89
4.1.1 中国的渐进转型需要国家强控制型金融 100
4.1 我国经济高增长中的金融动员效率 100
第4章 转型期我国经济增长中的金融动员效率与配置效率 100
4.1.2 我国强控制金融下的高动员效率 104
4.1.3 高动员效率保证了对体制内增长的支持 110
4.2 我国经济高增长中的金融部门及金融配置低效率 118
4.2.1 中国的强控制金融内生了金融部门及金融配置低效率 118
4.2.2 国有银行自身运行低效率 124
4.2.3 中国证券市场的低效率 127
4.3 中国经济高增长中的金融配置低效率修正 129
4.3.1 中国转型经济中的金融“漏损”与“逆取” 130
4.3.2 生产过程中的金融转移与顺守 135
4.3.3 非生产过程中的金融转移与金融窖藏 145
4.3.4 中国的体制外增长与非正规金融支持 148
第5章 转型期我国金融效率和非金融因素的增长效应 159
5.1 中国金融配置效率的经济增长效应 159
5.1.1 金融初次配置低效率与体制内产出持续增长 160
5.1.2 金融二次配置效率与体制外产出增长 163
5.2 与金融动员高效率相一致的金融总量扩张的经济增长效应 166
5.2.1 中国的储蓄总量、货币化水平与经济增长 167
5.2.2 中国的金融资产总量与经济增长 169
5.2.3 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 172
5.2.4 中国金融总量扩张与经济增长 174
5.3 非金融因素的经济增长效应 176
5.3.1 我国宏观经济环境改善促进经济增长 177
5.3.2 要素方面的变动促成经济增长 185
第6章 对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与金融效率问题总结及改进金融效率的建议 193
6.1 前转型期中国金融效率与经济增长 193
6.1.1 前转型期的经济增长特征与国家强控制金融模式概括 193
6.1.2 对前转型期中国金融效率的评价 196
6.1.3 中国金融效率状况的成因总结 198
6.2.1 转型前期中国强金融控制模式的合理边界 199
6.2 前转型期强金融控制模式的合理边界与不可持续性 199
6.2.2 前转型期的金融与增长模式不可持续 206
6.3 后转型期改进中国金融效率的目标、原则、措施 213
6.3.1 改进中国金融效率的具体目标 214
6.3.2 改进中国金融效率的原则 215
6.3.3 改进金融效率的若干具体措施 215
附录:中国证券市场低效率的一个理论解释:股权分割论 221
参考文献 241
后记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