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当代翻译理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宓庆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500114362
  • 页数:314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一部适于通用的翻译理论引论,更多着眼于翻译的共性,同时也提纲挈领地触及中国翻译理论的特性。本书由其前身《当代翻译理论》改写而成,着重加强了在作者看来属于当代翻译中最重要的几个问题:一、文化战略考量:当代中国最基本的翻译思想;二、翻译学意义理论的核心:把握“交流中的意义”;三、翻译理解理论要旨;四、作为重要的中国译论特色之一的翻译美学;五、中国翻译理论对策论核心思想:“功能带偿”;六、译文操控的取向理论;七、翻译学宏观架构和整体性整合研究的重要意义。

《新编当代翻译理论》出版前言 1

绪论 1

0.0 概述:翻译理论的职能和基本原则 1

0.1 翻译理论的职能 2

0.2 基本指导原则 4

0.3 翻译学的基本理论原则 5

0.3.1 重描写,建立翻译理论的功能观 5

0.3.2 重对策研究,强调理论的针对性和实践性 6

《当代翻译理论》第三版前言 7

0.3.3 重视语际对比研究,为方法论提供理论依据 8

0.3.4 重视对传统的审视,立意于开拓 9

0.3.5 强调科学论证,摆脱主观主义的影响 10

0.3.6 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加强整体性理论整合 11

第一章 翻译学的性质及学科架构 15

1.0 概述:翻译学是一门经验科学 15

1.1 翻译理论的发展概略 17

1.2 翻译学的开放性 17

1.3 翻译学学科架构:内部系统 18

1.4 翻译学多维共同体 20

第二章 翻译理论基本模式 23

2.0 概述:理论的基本模式 23

2.1 翻译理论的对象性和对策性 24

2.3 翻译理论必须重描写 27

2.2 基本理论模式的依据和依归 27

2.4 语义结构的核心作用及架构手段 32

2.5 形式对应的功能观 34

2.6 翻译理论基本模式中的功能规范 37

2.7 结语 39

第三章 翻译的意义理论和理解理论 42

3.0 概述:意义对翻译的意义 42

3.0.1 概念意义 44

3.0.2 语境意义 45

3.0.3 形式意义 46

3.0.5 形象意义 47

3.0.4 风格意义 47

3.0.6 文化意义 48

3.0.7 意义的静态观和动态观 48

3.1 语际意义转换的制约条件:所谓“翻译的标准” 49

3.1.1 翻译的社会效益观 49

3.1.2 翻译的共时观和历时观 51

3.2 翻译的理解理论 53

3.2.1 对翻译理解的原则指引 54

3.2.2 理解与表现 55

3.3 翻译的任务、特征和翻译者的条件 57

3.4 翻译思想初论 59

第四章 翻译过程解析:语际转换的基本作用机制 64

4.0 概述:成果和过程 64

4.1 语际转换与语言符号行为模式 65

4.2 语际转换的语言文字结构机制 68

4.2.1 语言结构层次 68

4.2.2 语序规范及其变通性 70

4.2.3 表意手段 70

4.2.4 文字结构 72

4.3 语际转换的思维调节及语感机制 72

4.3.1 按习惯表达法调节思维 73

4.3.2 语感机制 74

4.4 语际转换的社会功能机制 77

4.4.1 接受者因素(the Factor of the Receptor) 77

4.4.2 文化因素 79

4.4.3 语境因素 81

4.5 语际转换的四种基本型式 82

4.5.1 语际转换的基本型式及条件 82

4.6 结语 87

第五章 翻译思维简论 91

5.0 概述: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 91

5.1 翻译思维的基本特征 93

5.2 换码的思维过程 94

5.3 翻译思维的发展机制 95

5.3.1 词语形态分析 95

5.3.2 语法层次分析 96

5.3.3 文体修辞分析 98

5.3.4 词义色彩分析 99

5.3.5 文化历史分析 100

5.4 翻译思维机制中的综合:句子和语段 102

5.4.1 句子 102

5.4.2 语段 103

5.5 结语 106

第六章 可译性及可译性限度问题 109

6.0 概述:可译和不可译 109

6.1 可译性的理论依据 110

6.1.1 认识所指的基本同一性及语义系统的“基本同构”原理(the Principle of Basic Isomorph) 110

6.1.2 思维形式的同一性 111

6.1.3 语法差异的规律性及语义系统的对应 112

6.1.4 文化的相互渗透性 113

6.2 可译性限度 114

6.2.1 同构的相对性及语言的模糊性 115

6.2.2 语际转换中的障碍 117

6.2.2.1 语言文字结构障碍 117

6.2.2.2 惯用法障碍(Usage Obstruction) 121

6.2.2.3 表达法障碍(Expression Obstruction) 124

6.2.2.4 语义表述障碍(Semantic Obstruction) 136

6.2.2.5 文化障碍(Cultural Obstruction) 138

6.3 可译性限度的调节机制 141

6.3.1 思维深化和翻译思想的发展 141

6.3.2 外域文化与语言表达法可容性的扩大 141

6.4 结语 142

6.3.3 方法论的发展潜势 142

6.3.4 接受者因素的强化 142

第七章 翻译的程序论 147

7.0 概述:程序是“方法的宏观实施描写” 147

7.1 程序论中的分析 148

7.2 程序论中的综合 149

7.3 语法结构是翻译运作的语言依据 151

7.4 翻译的步骤 153

7.4.1 紧缩主干 154

7.4.2 辨析词义 155

7.4.3 分析句型 161

7.4.4 捋清脉络 169

7.4.6 润饰词语 170

7.4.5 调整搭配 170

7.5 程序论的“终端检验” 171

第八章 翻译的方法论 174

8.0 概述:基本理论原则 174

8.0.1 方法论基本理论原则之一 174

8.0.2 方法论基本理论原则之二 175

8.1 方法论的分类原则 177

8.2 常规手段 178

8.2.1 对应(Equivalence) 178

8.2.1.1 完全对应(Full Equivalence) 180

8.2.1.2 不完全对应(或部分对应)(Partial Equivalence) 180

8.2.2 同步(Synchroning) 183

8.2.1.3 无对应 183

8.3 变通(通变)手段 184

8.3.1 代偿(Redressing,Compensating) 185

8.3.2 分切(切分Cutting) 185

8.3.3 转换(Conversing) 186

8.3.3.1 词性转换 187

8.3.3.2 肯定与否定的转换 188

8.3.3.3 句式的转换 189

8.3.3.4 语态转换 190

8.3.3.5 时态转换 191

8.3.3.6 语气转换 192

8.3.4.1 否定部位转移 193

8.3.3.7 名词及代词数的转换 193

8.3.4 转移(Transposing) 193

8.3.4.2 主语转移 194

8.3.4.3 重心转移 195

8.3.5 还原(Restituting) 196

8.3.6 阐释或注释(Interpretating) 197

8.3.7 融合(或糅合Blending)及缀合(Combining) 198

8.3.8 引申(Extending) 199

8.3.9 反转(复位Reversing) 200

8.3.10 替代(Substituting) 201

8.3.11 拆离(Splitting) 204

8.3.12 增补(Adding)、省略(Omitting)与重复(Repeating) 206

8.3.13 重构(Recasting);改写(Rewriting) 208

8.3.14 移植(Transplanting) 209

8.3.15 音译(Transliterating) 210

8.4 翻译的译文操控论 211

8.4.1 译文操控的基本指引 211

8.4.2 译文操控的关键问题 212

8.5 结语 213

第九章 翻译美学概论 216

9.0 翻译学的美学渊源 216

9.1 现代翻译美学基本理论构想 221

9.1.1 翻译美学的范畴和任务 221

9.1.2 翻译的审美客体(Aesthetic Object) 222

9.1.3 翻译的审美主体(Aesthetic Subject) 225

9.1.4 翻译中审美体验的一般规律 228

9.2 翻译的审美标准 235

第十章 翻译风格论 238

10.0 概述:原创性与局限性 238

10.1 风格意义的可知性:风格的认识论依据 240

10.1.1 对文体的结构分析 240

10.1.2 风格的符号体系:着眼于音、形变异的形式标记(Form Markers) 241

10.1.3 风格的符号体系:着眼于审美效果的非形式标记(Non-Formal Markers) 249

10.2 风格的可译性 255

10.2.1 风格的翻译手段:翻译中的风格表现法 256

10.3 风格翻译的原则及可译性限度 261

10.4 关于所谓“翻译体”:外域文化和语言风格的可容性机制 263

10.4.1 翻译中的外域文化可容性基本规范 265

10.4.2 翻译中的外语表达法可容性基本规范 265

10.5 结语 268

第十一章 翻译的技能与技巧 271

11.0 概述:理论不可或缺 271

11.1 翻译理论的指导意义 272

11.1.1 从翻译理论的职能来分析 273

11.1.2 从实践的需要来分析 273

11.1.3 从教学的需要来分析 274

11.1.4 从学习的规律来分析 274

11.2 翻译技能、技巧的获得和发展过程 275

11.3 技能与技巧 276

11.4 翻译教学的功能观 282

第十二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翻译理论 285

12.0 概述:宏观视角与微观视角 285

12.1 中国翻译理论应有的特色 286

12.1.1 中国翻译理论的文化战略考量 286

12.1.2 “重描写、重意义、重功能”的基本理论取向 287

12.1.3 翻译审美对中国翻译理论的特殊意义 292

12.1.4 注重整体性整合研究 299

12.2 结语:接受时代的挑战 300

附录 汉外互译中的汉语功能代偿词 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