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破产法律制度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文秀峰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811093669
  • 页数:246 页
图书介绍:本书运用法历史学、比较法学、法理学、法社会学等研究方法,重点论述个人破产程序法律制度中的特别问题和难点问题,同时结合我国具体情况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探讨,并提出了立法建议,目的在于为构建我国的个人破产制度进行理论准备。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破产制度概述 1

一、破产的起源和演进 1

二、破产的定义与法律特征 7

三、破产法律制度的发展 11

第二节 个人破产制度概述 14

一、个人破产的定义 14

二、个人破产与经济实体破产的区别 18

三、个人破产制度与参与分配制度的比较 21

第三节 个人破产制度立法比较研究 25

一、一些国家个人破产制度的立法例 25

二、我国个人破产立法的发展与现状 30

第二章 对我国建立个人破产制度的前瞻性研究 32

第一节 我国建立个人破产制度的必要性 32

一、时代呼唤个人创业,建立个人破产制度是现实的需要 32

二、消费信贷大量增长,消费者个人破产问题日益突出 35

三、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剧,要求破产法律制度与国际接轨 39

第二节 我国建立个人破产制度的可行性 42

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为我国个人破产立法奠定了社会物质基础 42

二、公民法律意识的普遍提高,为个人破产的实施营造了有利环境 44

三、个人财产登记制度和个人信用体系的逐步建立,便利了个人破产的实施 48

四、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保证了个人破产不会影响社会安定 51

一、我国建立个人破产制度应确立的立法理念 53

第三节 我国建立个人破产制度的理念与原则 53

二、我国个人破产制度应确立的基本原则 58

第三章 个人破产程序的开始 65

第一节 个人的破产能力 65

一、普通自然人 66

二、商自然人 68

三、对企业法人的破产负有经营责任的自然人领导人 71

四、遗产 73

第二节 个人破产的破产原因 74

一、破产原因概述 74

二、不同个人破产情形中的破产原因 78

一、个人破产案件的主管和管辖 81

第三节 个人破产程序的启动 81

二、个人破产的申请 87

三、个人破产的受理 96

第四章 个人破产的处理——和解和清算 101

第一节 个人破产处理前的准备 102

一、对债务人财产的管理 102

二、个人破产中有关债权的特殊问题 105

第二节 个人破产的和解制度 109

一、和解制度在个人破产中的特殊意义 109

二、个人破产和解制度的比较研究 113

三、我国个人破产和解程序的构建 117

第三节 个人破产的清算程序 122

一、个人破产中的破产宣告 122

二、个人破产中关于破产财产范围的特别问题 127

三、个人破产的清算与终结 129

第五章 个人破产中的自由财产制度 140

第一节 自由财产制度概述 140

一、自由财产的含义 140

二、自由财产的特征 143

三、自由财产制度的意义 145

第二节 自由财产的范围 150

一、自由财产范围的确定 150

二、各国对自由财产范围的立法规定的比较 154

三、确定我国个人破产中自由财产范围的立法建议 159

第三节 自由财产权的行使 163

一、自由财产权的行使主体 163

二、自由财产权行使的程序 164

三、自由财产权行使中的其他问题 166

第六章 个人破产中的免责制度 172

第一节 免责制度概述 172

一、免责制度的含义与历史考察 172

二、免责制度与债权保护理念冲突的解决 175

三、破产免责制度的立法例 177

一、不许免责的规定 179

第二节 免责的条件和限制 179

二、免责的效力限制 182

三、免责的撤销 185

第三节 我国个人破产免责制度的立法思考 187

一、我国现行破产立法与免责制度 187

二、破产法草案对免责制度的具体规定与评析 189

三、构建我国个人破产免责制度的立法建议 193

第七章 个人破产中的失权与复权制度 199

第一节 破产失权制度 199

一、对债务人处罚的历史演进与失权制度的产生 199

二、失权的特征及制度价值 203

三、一些国家和地区立法有关失权规定的比较研究 206

第二节 破产复权制度 212

一、复权制度的产生与意义 212

二、复权的方式和条件 214

三、复权的相关程序 219

第三节 构建我国的破产失权与复权制度 222

一、我国关于破产失权与复权的立法现状 222

二、完善我国的破产失权制度 226

三、构建我国的破产复权制度 230

结论 234

主要参考书目 240

后记 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