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北京都城营建丛考》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燮平著
  • 出 版 社:北京:紫禁城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800476006
  • 页数:472 页
图书介绍:本书作者以堪比明清两朝官修书有关北京都城、皇城、紫禁城的记载入手,考证北京营建宫殿的过程与迁都的关系,从中揭示当时隐密内幕,发前人未发,颇有贡献。

序言&郑欣淼 1

自序 4

明清官修书籍的都城皇城紫禁城记载综考 3

作者所据明清官修书及其版本 3

明清官修书城北京与都北京记载献疑 10

一、徐达筑城的年代与地段 10

二、永乐拓展南城的城墙长度与北京城垣总长度 19

三、嘉靖增建外城的年代 26

四、东直门西直门名称正式使用的起始年代 34

五、永乐七年之北京城 49

六、结语 60

明清官修书籍中的皇城记载述异 64

一、明清官修书籍中的皇城记载与变化 64

二、几种不同皇城尺度的比较 81

三、从《万历会典》的记载与宣德朝的皇城拓展看 88

明初皇城周长 88

元明宫城周长比较 92

紫禁城名称始于何时 104

明清官修书籍中的紫禁城记载辨异 113

一、现存明清官修书籍中的紫禁城记载与变化 113

二、明清尺制与现行紫禁城尺度 127

三、明清官修书中的紫禁城记载及其尺度关系 129

明代北京营建始末考析 137

明初徐达筑城与元大内宫殿的拆毁 137

一、徐达为什么要新筑北城垣 137

(一)徐达筑城的原因 137

(二)徐达筑城的特点 139

(三)明代北京城西北角成为抹角的原因 143

(四)徐达筑城的性质 146

二、《故宫遗录》与元大内宫殿的拆毁 148

(一)元大内宫殿保留或被毁的前提是什么 149

(二)从元大内的败敝看元宫被毁的时间 153

三、《遗录》一名的含义 159

(一)《遗录》写于元宫被毁之前 159

(二)《遗录》写于元宫被毁之期 160

(三)以《遗录》作书名为后人所加 161

四、结语 161

从燕王府到永乐巡狩北京的行在所 163

一、永乐四年以前的北京和皇城 164

二、《日下旧闻考》之记述 165

三、《营建北京诏》与朱棣北京巡狩 166

四、旧宫之争 181

(一)旧宫不是旧元大内 182

(二)旧宫指元代西内改建的燕府旧邸 183

十王府营建的历史背景 186

一、明初十王与南京十王府 187

二、朱棣登极后与诸兄弟王的关系 191

三、太祖诸子与北京十王府 206

作西宫与永乐迁都 210

一、明西宫营建的历史特点 211

二、关于永乐朝西宫的几种认识 211

三、西宫营建与高煦不轨 213

四、谷王谋反与永乐帝的南京之行 217

五、明西宫与紫禁城的营建关系 221

(一)永乐七年至十一年 221

(二)永乐十二年至十四年 223

(三)永乐十五年至二十二年 224

六、“视朝之所”与永乐朝的迁都暨定都 233

永乐营建北京宫殿探实 242

一、《明太宗实录》没有详细记载营建北京的原因 242

二、明《实录·修纂凡例》中的回避营建与变化 244

(一)《太祖实录》没有《凡例》 245

(二)《明太宗实录》“营建”项下不列宫殿 246

(三)孝宗以后《实录》的《修纂凡例》有变化 249

三、从泰宁侯陈珪的作用看永乐北京宫殿的实际规划与营建过程 250

(一)在北京最早又是永乐信臣的陈珪 250

(二)位高权重可以独立行事的陈珪 251

(三)从始至终都“职事如一”的陈珪 255

四、从天寿山陵和两次北征看永乐北京的营建过程 256

(一)长陵工程工匠不是“赴工北京”的人员 256

(二)两次北征对北京营建进度的影响 257

五、从三殿重建看北京宫殿的“初营”工程 259

六、关于十五年营建北京的问题 264

七、十四年“复诏群臣议营建北京”的记载与分析 266

八、关于如何认识十五年六月“兴工”的记载和有关问题的讨论 271

九、永乐十五年北京营建兴工情况的试证 281

十、从拓展南城反映的营建进度看北京宫殿完成的规模 285

十一、明《会典》不用“十五年六月”作为兴工期 288

十二、从《太宗实录》的有关记载看“北京宫殿”的始建时间 291

(一)永乐六年六月诏说明四年诏征匠役依期至所 291

(二)作头另有恩赏是匠役依期赴工的另一证明 293

(三)从宋礼采木看北京营建的真实过程 294

明北京的中轴线 297

一、元大都中轴线与明北京中轴线的对比 298

二、元大都的中心台与明北京的钟鼓楼 301

三、元大都中轴线与旧鼓楼大街 302

四、旧鼓楼大街与银锭桥 304

五、旧鼓楼大街的名称与沿革 309

六、断魂桥与断虹桥 311

七、明北京沿用元大都中轴线的原因 315

八、元、明郊坛与中轴线的关系 323

九、北京城的中轴线与中心线 328

五门三朝与明代宫殿规划 335

五门三朝与明代宫殿规划的若干问题 335

一、五门三朝的历代阐释 336

二、明代宫殿规划的若干问题 338

(一)南京宫殿的初建与改建 338

(二)“弘敞壮丽过之”的北京宫殿 342

承天门与金水桥 343

公生门与公生桥 355

紫禁四门 367

内金水桥及其广场 370

奉天三门 373

左右顺门的功用与特点 376

内金水河的制度特征 380

文华殿与武英殿 381

东华门的制度与门钉 391

三、明代宫殿的五门与三朝 397

(一)明五门与古制的异同 398

承天门制同皋门 398

端门制同库门 398

午门制同雉门 403

奉天门制同应门 403

乾清门制同路门 403

(二)明代三朝与古制的异同 403

四、国门与皇城门 419

明代三殿的重建与变化 423

一、明代三殿的几次烧毁与重建 425

二、重建工程给三殿形制带来的变化 430

(一)正统有所权变 430

(二)嘉靖“比旧量减” 438

(三)天启再度“简约” 448

三、旧制难寻 451

后记 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