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论 1
第一节 人机工程学的起源与发展 1
一、经验期 1
二、创建期 3
三、成熟期 3
第二节 人机工程学的命名及定义 5
一、学科命名 5
二、学科定义 5
第三节 安全人机工程学 6
一、任务与研究范围 6
二、学科特点及研究方法 7
三、安全人机工程学展望 9
本章习题 10
第二章 人体参数 11
第一节 人体尺寸测量 11
一、人体尺寸测量的基础 11
二、静态测量 12
三、动态测量 16
第二节 人体主要参数计算 19
一、静态尺寸计算 19
二、人体生理参数计算 20
第三节 人体测量数据的处理与应用 24
一、常用统计函数 24
二、人体测量尺寸的修正 26
三、人体测量数据的选用原则 27
本章习题 28
第三章 人的感知与反应 29
第一节 感觉与知觉的特性 29
一、感觉与知觉 29
二、感觉的基本特征 29
三、知觉的基本特征 32
第二节 视觉特征 33
一、视觉的基本参数 33
二、视觉特征 36
一、听觉刺激 39
第三节 听觉特征 39
二、听觉特征 41
第四节 其他感觉机能及特征 43
一、肤觉 43
二、本体感觉 44
第五节 人的反应 45
一、反应时间 45
二、反应时间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46
三、减少反应时间的途径 46
本章习题 47
第四章 人的心理特征 48
第一节 个性心理及其对安全生产的影响 48
一、气质 48
二、性格 50
三、能力 51
第二节 情绪与安全 53
第三节 社会心理与安全生产的关系 54
一、需要与动机 54
二、群体心理因素 56
三、不安全心理状态 56
第四节 注意与不注意 57
一、“注意”的机理 58
二、注意的生理机制 60
本章习题 61
一、能量代谢 62
第一节 作业特性 62
第五章 人的作业特征 62
二、作业时氧消耗的动态量 66
三、能量代谢的测定 66
第二节 劳动强度及分级 68
一、劳动强度 68
二、劳动强度的分级 68
第三节 作业疲劳及其测定 70
一、作业疲劳 70
二、作业疲劳的调查与测定 72
第四节 作业疲劳与安全生产 75
一、疲劳与安全 75
二、防止过劳,提高生产安全性 77
本章习题 81
第一节 显示器分类及功能 82
一、显示器分类 82
二、显示功能及显示性能的要求 82
第六章 显示器设计 82
三、显示器设计的基本原则 83
第二节 视觉显示方式的选择 84
一、定量显示方式选择 84
二、定性显示方式选择 86
第三节 刻度盘指针式显示器的设计 88
一、指针式显示形式的选择 88
二、刻度盘及指针设计 89
第四节 数字显示器的设计 92
三、仪表照明设计 92
第五节 听觉传示装置设计 93
一、音响及报警装置 93
二、语言传示装置 94
第六节 信号显示设计 96
一、信号显示特征 96
二、信号灯的视距和亮度 96
三、信号灯的颜色 98
四、闪光信号 98
五、信号灯形象和复合显示 98
三、目标的运动速度 99
二、目标的亮度、呈现时间和余辉 99
一、荧光屏的显示特征 99
第七节 荧光屏显示设计 99
四、目标的形状、大小和颜色 100
五、目标与背景的关系 100
本章习题 101
第七章 控制器设计 102
第一节 控制器的类型及选择 102
一、控制器的类型 102
二、控制器的选择 102
第二节 控制器设计中的人机因素 104
一、控制器信息的反馈 104
三、控制器编码 106
二、控制运动方向与系统的关系 106
四、操作控制系统的安全因素 108
第三节 典型控制器设计 110
一、手操纵小型控制器设计 110
二、方向盘的设计 111
三、操纵杆设计 113
四、脚和腿操纵的控制器设计 114
本章习题 115
第八章 显示器与控制器布局 116
第一节 显示装置与控制装置的设计原则 116
第二节 显示器布局 117
二、刻度盘指针式仪表群的布局 118
一、显示器位置与反应速度的关系 118
第三节 控制器布局 119
一、控制器的位置设计 119
二、控制器的间隔设计 120
三、防止误操作设计 120
第四节 显示器与控制器配置设计 121
一、显示器与控制器的空间及逻辑位置一致 121
二、显示器与控制器运动一致 122
三、显示器与控制器的概念一致 124
四、控制显示移动比率设计 124
五、避免操作对显示器的干扰 125
本章习题 126
第一节 作业空间设计的基本原则 127
第九章 作业空间 127
第二节 作业场所空间布置 128
一、主要工作岗位的空间尺寸 128
二、辅助性工作场地的空间尺寸 129
第三节 作业姿势与作业空间布置 135
一、坐姿作业空间 135
二、立姿作业空间 139
三、坐—立姿交替作业空间 141
四、其他姿势的作业空间 142
第四节 安全防护空间距离 143
一、机械防护安全距离的确定方法 144
二、防止可及危险部位的安全距离 144
三、防止受挤压的安全距离 146
四、防止踩空致伤的盖板开口安全距离 147
五、人体与带电导体的安全距离 149
本章习题 149
第十章 作业环境 150
第一节 光环境 150
一、照明对工效的影响 150
二、工作场所照明设计 151
三、照明标准 155
第二节 温度环境 156
一、温度环境对人体的影响 157
二、人的体温调节 158
三、改善高、低温作业环境的方法 159
四、温度环境的综合评价 161
第三节 色彩环境 162
一、颜色的形成与特性 163
二、颜色对人的影响 164
三、颜色调节 167
第四节 其他环境 168
一、有毒环境 168
二、振动与噪声环境 169
三、电离辐射作业环境 171
四、非电离辐射作业环境 171
本章习题 172
一、人机系统 173
第十一章 人机系统设计与检查 173
第一节 人机系统的设计 173
二、人机系统设计程序 175
第二节 人机系统的可靠性 181
一、人的可靠性 181
二、机器的可靠性 185
三、环境因素 190
第三节 人机系统检查与评价 192
一、人机系统检查 192
二、人机系统评价 195
本章习题 195
第一节 办公室的安全人机工程学 196
第十二章 安全人机工程学的应用 196
一、现代办公室的特点 197
二、理想的办公场所——智能建筑 197
三、智能型办公室的安全人机工程学要求与实现 198
第二节 产品人性设计中的安全人机工程学 202
一、人性设计的概念与目的 202
二、人性设计的具体要求 202
第三节 计算机键盘的安全人机工程学 205
一、现行计算机键盘存在的缺点 205
二、现行计算机键盘缺点产生的根源 206
三、改进时应遵循的原则 206
参考文献 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