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革命史》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丁雍年,董建中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1
  • ISBN:7503403586
  • 页数:307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准备,兴中会等革命团体的建立 1

第一节 国民革命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 1

一、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过程 1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1

[半殖民地化的逐步加深] 2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 5

二、中国由封建社会变为半封建社会 6

[封建社会末期的资本主义萌芽] 6

[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早期发展] 7

三、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及其政治代表 8

[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及其特点] 8

[孙中山开始革命活动] 9

[《临时约法》的颁布] 11

一、孙中山创立兴中会 12

第二节 兴中会的创立及其革命活动 12

[檀香山兴中会的诞生] 12

[杨衢云和辅仁文社] 15

[香港兴中会总部成立] 18

二、兴中会领导的武装起义和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基本形成 19

[1895年的广州起义] 19

[孙中山伦敦蒙难和三民主义思想基本形成] 23

[惠州起义] 25

三、兴中会同改良派保皇派的合作与斗争 27

[兴中会争取改良派] 27

[革命派同保皇派的斗争] 28

第三节 新型知识分子群的形成和革命小团体的成立 30

一、新型知识分子群的形成 30

[资本主义文化思想的传播] 30

[留学生的组织及其活动] 31

二、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的成立 34

[华兴会等团体的成立] 34

[光复会的成立] 39

第二章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及其革命活动 44

第一节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44

一、革命大联合趋势 44

[人民反清斗争] 44

[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 45

[众望所归] 47

二、中国同盟会的筹建过程 48

[孙中山的宣传和组织活动] 48

[召开筹备会议] 50

三、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51

[同盟会成立经过] 51

[中国同盟会的特点] 53

[同盟会的地方组织] 56

一、同盟会的政治宣传 58

[革命纲领——三民主义] 58

第二节 同盟会的政治宣传和革命派的武装斗争 58

[《民报》与《新民丛报》的论战] 62

二、本部涣散,共进会和中部总会成立 63

[东京本部日益涣散] 63

[共进会、光复会总会、中部总会等组织成立] 65

三、革命党人的武装起义 68

[1906年萍、浏、醴之役] 68

[光复会发动皖浙起义] 69

[孙中山领导的八次起义] 70

[收回路权和矿权的斗争] 75

第三节 辛亥革命 75

一、辛亥革命前的形势 75

[人民自发反抗斗争高涨] 75

[清政府的预备立宪] 77

二、武昌起义,各省响应 79

[湖北革命派大联合] 79

[武昌起义的导火线——保路运动] 81

[武昌起义爆发] 82

[各省响应革命] 86

第三章 中华民国诞生,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 89

第一节 武昌军政府和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 89

一、武昌军政府的成立 89

[成立经过] 89

[军政府的对外政策与革新措施] 92

[南北议和] 94

二、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 96

[酝酿经过] 96

[孙中山从海外归国] 98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 100

第二节 中国同盟会的整顿和改组 103

一、同盟会的整顿 103

[同盟会组织涣散] 103

[同盟会的整顿] 105

二、中国同盟会改秘密为公开 106

[革命派继续分化] 106

[孙中山被迫辞去临时大总统] 108

[中国同盟会改组为公开政党] 110

[民初政党概况] 113

一、民国初年政党政治的尝试 113

第三节 国民党的成立及其被解散 113

[袁世凯破坏责任内阁制] 120

二、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 126

[改组经过] 126

[国民党的成立] 128

三、政党政治的破产 131

[第一次国会选举] 131

[宋教仁被刺] 133

[第一届国会召开与国民党分化] 134

[“二次革命”失败,国民党被解散] 135

[中华革命党的筹建] 138

一、孙中山组建中华革命党 138

第一节 中华革命党的成立和讨袁运动 138

第四章 中华革命党的成立及其活动 138

[中华革命党的成立及其纲领] 140

二、讨伐袁世凯 143

[中华革命党的讨袁运动] 143

[欧事研究会参加讨袁斗争] 146

[护国运动] 148

第二节 中华革命党的取消和护法运动 150

一、中华革命党的取消 150

[《临时约法》和国会的恢复] 150

[孙中山取消中华革命党] 153

二、孙中山领导护法运动 157

[段祺瑞毁弃《临时约法》] 157

[第一次护法斗争] 158

第三节 中国国民党的成立和联俄容共 161

一、中国国民党的成立 161

[恢复国民党的准备] 161

[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 163

二、第二次护法运动的失败和联俄容共 166

[第二次护法运动的失败] 166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纲领] 170

[孙中山的联俄容共] 171

第五章 中国国民党改组和国共合作的建立 175

第一节 国民党一大,国共合作的建立 175

一、孙中山致力改组国民党 175

[国民党改组的步骤] 175

[改组中的斗争] 178

二、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79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179

[新三民主义——国共合作的共同纲领] 181

[国民党中央和地方领导机构的建立] 181

三、黄埔军校与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创建 184

[黄埔军校的创立] 184

[黄埔军校的组织机构及政工制度] 186

[黄埔军校的历史贡献] 189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创办] 191

第二节 国民革命的兴起和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 193

一、国民革命的兴起 193

[工农运动的恢复和发展] 193

[孙中山北上与国民会议运动] 195

[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 197

[平定商团叛乱] 200

二、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 200

[东征与平定杨、刘叛乱] 201

[国民政府和国民革命军的建立] 203

第三节 国民党新老右派的分裂活动 205

一、戴季陶主义和西山会议派 205

[戴季陶主义] 205

[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反对戴季陶主义的斗争] 208

[西山会议派的分裂活动] 209

二、国民党二大的召开,反对西山会议派的斗争 212

[国民党二大前对西山会议派的斗争] 212

[国民党二大的召开] 213

[中山舰事件] 217

三、蒋介石的反共篡权活动 217

[整理党务案] 219

第六章 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和工农运动的新高涨 221

第一节 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221

一、国民革命军北伐 221

[北伐前夕的形势] 221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222

二、国民革命军横扫两湖之敌 226

[进军湖南] 226

[夺取武汉] 228

三、江西战场与闽浙苏战场 231

[江西战场] 231

一、北京政变与国民军的建立 235

[政变前冯玉祥的活动] 235

第二节 从北京政变到出师潼关的冯玉祥与国民军 235

[闽浙苏战场] 235

[北京政变与国民军的兴起] 236

二、北方各系军阀“讨赤”反冯 238

[段祺瑞主政与冯玉祥下野] 238

[三一八惨案] 239

[南口大战及其在北伐战争中的作用] 241

三、五原誓师与西安解围 243

[冯玉祥访苏与回国] 243

[国民军五原誓师] 244

[西进援陕与解围西安] 246

四、出师潼关,入豫作战 248

[国民联军驻陕总部建立] 248

[创办军政学校,发展革命运动] 249

[东出潼关、挫败吴、张] 251

第三节 工农运动的新高涨 254

一、汉口、九江工人收回英租界 254

[一三惨案和汉口英租界的收回] 254

[英军暴行和九江英租界的收回] 255

二、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256

[第一次武装起义] 256

[第二次武装起义] 257

[第三次武装起义] 258

三、农民运动迅猛发展,农村大革命的兴起 260

[湖南农民运动蓬勃发展] 260

[鄂、赣等省农民运动的发展和农村大革命] 261

[迁都之争] 264

一、蒋介石的独裁活动 264

第七章 国民党新右派的“清党”分共,国共合作的破裂 264

第一节 蒋介石独裁活动与武汉反独裁斗争 264

[蒋介石的独裁分裂活动] 266

二、武汉反蒋独裁斗争与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 269

[武汉反独裁斗争与“迎汪复职”] 269

[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 271

第二节 蒋介石发动政变,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276

[万县惨案] 276

[南京事件与帝国主义增兵恫吓] 277

一、帝国主义干涉中国革命 279

二、蒋、汪密谈与汪、陈宣言 279

[蒋介石加紧准备“清党”] 279

[蒋、汪密谈] 281

[汪、陈宣言] 284

[四一二政变] 286

三、国民党新右派“清党”活动 286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289

第三节 汪精卫发动政变,国共合作的破裂 291

一、宁汉对立和武汉国民政府的北伐 291

[宁汉对立] 291

[武汉国民政府的北伐] 293

[武汉政府的危机] 294

二、武汉政府的右转,郑州会议和徐州会议 296

[武汉政府的右转与马日事变] 296

[郑州会议和徐州会议] 299

三、共产国际的紧急指示和汪精卫七一五政变 302

[共产国际的紧急指示] 302

[汪精卫七一五政变,国共合作的破裂] 303

后记 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