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几个理论问题 黄宏 1
第一章 美好追求 1
第一节 从“小康”到“大同”——儒家对和谐社会的追求 1
第二节 “神仙世界”与“西天净土”——道教与佛教对和谐社会的向往 10
第三节 从“理想国”到“理想王国”——西方思想家对和谐社会追求 16
第四节 “乌托邦”与“新和谐社会” 21
第二章 科学的理论 24
第一节 和谐社会从空想到科学 24
第二节 《共产党宣言》的鲜明昭示 27
第三节 “人与人”、“人与自然”的辩证法 34
第四节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39
第三章 孜孜求索 45
第一节 中华民族的历史抉择 45
第二节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营造和谐氛围 51
第三节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拨动人心 55
第四节 改革开放迎来和煦春天 60
第四章 和煦春天 65
第一节 拨乱反正消融坚冰 65
第二节 初级阶段大政甫定 70
第三节 南方谈话吹拂人心 74
第四节 十二大关系协调发展 78
第五节 建设小康 构建明天 82
第五章 历史借鉴 86
第一节 早期工业化国家的社会改良 86
第二节 苏联共产党执政的经验教训 94
第三节 北欧福利国家的探索 99
第四节 欧盟国家的有益做法 103
第五节 亚洲“四小龙”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109
第六章 势所必然 115
第一节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115
第二节 振聋发聩的“领导资格” 121
第三节 实现执政任务的必然要求 126
第四节 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29
第七章 社会经济 136
第一节 统一有序的市场经济 136
第二节 维护秩序井然的社会稳定 143
第三节 营造宽容和谐的人文环境 150
第八章 科学发展 158
第一节 统筹城乡发展 158
第二节 统筹区域发展 163
第三节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172
第四节 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78
第五节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183
第九章 “三个代表” 187
第一节 发展是和谐社会的根本之道 188
第二节 先进生产力是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 190
第三节 先进文化是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 194
第四节 权为民所用 情为民所系 利为民所谋 200
第五节 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203
第十章 公平正义 209
第一节 构建和谐社会的法律体系 209
第二节 稳定要以和谐为最高目标 214
第三节 规范秩序以和谐为前提 219
第四节 执法以和谐为着眼点立足点 228
第十一章 人与自然 232
第一节 以人为本是必然要求 232
第二节 天人合一是客观规律 238
第三节 “四个尊重”是活力源泉 243
第四节 人自身和谐是追求目标 247
第十二章 利益协调 253
第一节 注重公平是首要原则 253
第二节 诚信友爱是基本前提 257
第三节 利益群体保持互利是发展基础 261
第四节 缩小贫富差别是普遍做法 265
第五节 完善利益协调机制是根本保证 268
第十三章 执政能力 274
第一节 落实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能力 274
第二节 巩固执政基础能力 280
第三节 增强社会凝聚能力 284
第四节 提高正确处理化解矛盾能力 286
第五节 “两个务必”与和谐社会 291
第一节 营造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 295
第十四章 国际合作 295
第二节 公正民主的国际新秩序 300
第三节 发展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 306
第四节 促进世界多极化格局发展 312
第五节 努力维护海外公民利益 317
第十五章 灿烂明天 325
第一节 调整社会结构 构建和谐社会 325
第二节 制度创新 构建和谐社会 330
第三节 建设和谐社区 构建和谐社会 334
第四节 创建文明城市 构建和谐社会 339
后记 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