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教育认识的历史演进 3
第一节 教育学学科的形成 3
一、教育学概念的创立 3
第一编 教育总论 3
二、教育学学科的形成 8
三、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 15
第二节 教育学在中国的成长 20
一、教育学学科的设立(1900~1905年) 20
二、教育学著作的译介与编著(1905~1920年) 21
三、西方教育学说在我国的传播(1920~1949年) 22
四、教育学的“苏化”与改造(1949~1965年) 23
五、教育学中国化的探索(1966年至今) 24
一、教育学研究基础的扩展 26
第三节 教育学的发展趋势 26
二、教育学问题领域的扩大 27
三、教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 28
四、教育学研究内容的进一步分化与综合 28
五、教育学与教育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 29
六、教育学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日益加强 30
第四节 教育学的价值和限度 31
一、教育学的价值 31
二、教育学的限度 33
思考题 35
第二章 教育实践的历史发展 36
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 36
一、生物起源论 36
三、劳动起源论 38
二、心理起源论 38
第二节 教育的发展 42
一、原始社会的教育 42
二、古代社会的教育 44
三、现代社会的教育 48
第三节 新中国的教育 64
一、对旧教育的接管改造(1949~1956年) 64
二、教育事业的改革调整(1956~1966年) 66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教育(1966~1976年) 69
四、改革开放初期的教育(1976~1990年) 71
五、世纪之交的教育改革(1990年以后) 73
第四节 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 75
一、新世纪的教育理念 75
二、新世纪的教育制度 80
三、新世纪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82
四、新世纪的教育国际化、民主化与多样化 85
思考题 86
第三章 教育概说 87
第一节 教育的定义 87
一、教育的字源与字义 87
二、教育的定义 90
三、教育的多重内涵 104
四、教育的相关范畴 115
第二节 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 122
一、教育者 123
二、受教育者 124
三、教育内容 128
四、教育手段 129
一、教育的必要性 131
第三节 教育的必要性、可能性与有限性 131
二、教育的可能性 133
三、教育的有限性 136
思考题 138
第二编 现代教育与现代人的发展 141
第四章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 141
第一节 人的发展的理论基础 141
一、哲学基础 142
二、心理学基础 148
三、社会学基础 157
第二节 人的身心发展及其规律 162
一、人的身心发展的含义 162
二、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 165
三、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68
第三节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171
一、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72
二、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77
三、活动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181
四、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183
思考题 188
第五章 教师 189
第一节 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 189
一、教师的概念 189
二、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 191
第二节 教师职业的特点 196
一、教师的职业性质 196
二、教师的职业角色 198
三、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 208
一、教师的专业化和专业发展 214
第三节 教师的专业发展 214
二、教师的专业素质结构 217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阶段 227
第四节 教师的专业化与教师教育 232
一、职前的教师专业教育 233
二、新教师的入职教育 237
三、在职教师的专业发展教育 241
思考题 244
第六章 学生 245
第一节 科学地认识学生 245
一、学生的本质特点 245
二、作为社会人的学生 251
三、当代学生的特点 254
一、两种极端的理论主张 258
第二节 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258
二、科学理解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262
三、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主体地位的保障 267
第三节 学生的年龄特征与教育 270
一、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与教育 271
二、初中生的年龄特征与教育 275
三、高中生的年龄特征与教育 280
思考题 284
第三编 现代教育与现代社会发展 287
第七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287
第一节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287
一、生产力对教育发展的制约和影响 288
二、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发展的制约和影响 290
三、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和影响 292
四、人口因素对教育发展的制约和影响 295
一、教育功能的结构 297
第二节 教育的社会功能 297
二、教育的本体功能 301
三、教育的社会功能 305
第三节 新时期教育社会地位的变化 314
一、党的十二大:教育是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 315
二、党的十三大:把教育放在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 316
三、党的十四大: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316
四、党的十五大:确立科教兴国的基本国策 317
五、党的十六大: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318
第四节 教育与现代化 319
一、社会现代化 319
二、教育现代化的目的 324
三、教育现代化的内容 325
思考题 327
第八章 教育目的 328
第一节 教育目的概述 328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328
二、教育目的的作用 333
三、不同价值取向的教育目的观 337
四、现代教育目的的特征 344
五、教育目的的确立依据 351
第二节 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353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353
二、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教育 362
第三节 中国现行的教育目的 363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教育目的 363
二、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366
三、贯彻和实施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 370
四、我国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 374
第四节 国外教育目的概览 375
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教育目的 375
二、日本的教育目的 378
三、英国的教育目的 379
四、美国的教育目的 380
思考题 381
第九章 教育制度 382
第一节 教育制度概述 382
一、教育制度的概念 382
二、学校教育制度确立的依据 385
三、学校教育制度的基本内容 387
四、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392
一、英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394
第二节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学校教育制度 394
二、德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398
三、法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401
四、日本的学校教育制度 404
五、美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407
第三节 中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410
一、旧中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410
二、当代中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418
三、我国目前的学制改革实验 428
思考题 438
第十章 教育内容 439
第一节 教育内容概述 439
一、教育内容的概念 439
二、教育内容的意义 442
三、教育内容的制约因素 443
四、教育内容的发展趋势 445
一、体育 450
第二节 我国教育内容的构成 450
二、智育 454
三、德育 456
四、美育 461
五、教育内容的相互关系 465
第三节 教育内容的组织 467
一、课程的基本概念 467
二、课程的主要类型 469
三、课程的规范形式 478
思考题 481
第一节 教育形态的分类 483
一、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 483
第十一章 教育形态 483
二、实体教育与虚拟教育 485
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 488
第二节 家庭教育 489
一、家庭教育的含义 489
二、家庭教育的性质 490
三、家庭教育的特点及其优越性和局限性 491
四、家庭教育的作用 494
第三节 学校教育 496
一、学校教育的定义 496
二、学校教育的产生 497
三、学校教育的类型 502
四、学校教育的特点 512
第四节 社会教育 514
一、社会教育的概念 514
二、社会教育的形式 515
三、社会教育的作用 518
四、社会教育的特点 519
第五节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统合 520
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统合的意义 520
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统合原则 522
三、实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统合的基本策略 524
思考题 526
第十二章 教育途径 527
第一节 教育途径概述 527
一、教育途径的概念 527
二、教育途径的意义 528
第二节 教学 530
一、教学的概念 530
二、教学的作用 534
三、教学的形式 536
四、教学的基本步骤及其要求 546
第三节 课外活动 547
一、课外活动的概念 548
二、课外活动的作用 550
三、课外活动的形式 552
四、组织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 553
第四节 咨询与辅导 554
一、咨询与辅导的概念 555
二、咨询与辅导的意义 556
三、咨询与辅导的形式 557
四、咨询与辅导的实施途径 566
五、咨询与辅导的基本要求 569
思考题 571
主要参考文献 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