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转型 从积极到稳健》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夏杰长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501773491
  • 页数:264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介绍如何以公共财政理论和构建和谐社会为指导,实施有效的投资政策,税收政策和就业政策。

第一章 1994年以来中国财政政策的周期替换 1

一、“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实现经济增长“软着陆” 1

(一)宏观经济背景 1

(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的目标 2

(三)政策特点 3

(四)实施效果 5

二、积极的财政政策——拉动内需 6

(一)宏观经济背景 6

(二)政策特点 10

三、稳健的财政政策——有保有控 12

(一)顺应经济社会形势变化调整财政政策 12

(二)把握稳健的财政政策的着力点 14

(一)拉动了经济增长 16

一、积极财政政策的效益 16

第二章 积极财政政策:多视角考察 16

(二)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 28

(三)改善了居民生活质量 30

(四)推动了科教兴国战略 33

(五)支持了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和促进了就业 34

(六)促进了公共财政框架的构建 36

(七)丰富了宏观调控经验 37

二、正视积极财政政策的问题 42

(一)成本高昂 42

(二)国债资金投资效益递减 44

(三)存在体制复归倾向 45

(四)实现经济公平增长的力度不够 46

一、经济过热:积极财政政策淡出的基本背景 55

(一)经济过热:判断与评价 55

第三章 积极财政政策:淡出与转型 55

(二)经济过热的现实要求积极财政政策逐渐淡出 60

二、现实的选择:积极财政政策向稳健财政政策转型 60

(一)稳健财政政策的涵义 61

(二)转向稳健财政政策恰逢其时 62

三、按照稳健财政政策下的要求调整财政政策思路 66

(一)实施以“控制赤字、调整结构”为核心的财政支出政策 66

(二)启动新一轮税制改革 72

第四章 向民生倾斜:和谐视角下财政政策的新思路 77

一、中外学者对财政政策内涵与目标的表述 77

(一)西方学者对财政政策内涵与目标的表述 77

(二)中国学者对财政政策内涵与目标的表述 81

二、动态地把握财政政策的内涵、目标与工具 85

(一)财政政策的内涵在不断延伸 85

(三)财政政策工具也要不断丰富 86

(二)财政政策目标要与时俱进 86

三、和谐社会视角下财政政策的重新审视 87

(一)和谐社会的内涵与目标 88

(二)现在提出构建和谐社会恰逢其时 90

四、向民生倾斜:和谐社会视角下财政政策的必然选择 91

(一)解决民生问题:财政政策责无旁贷 91

(二)民生问题凸现:表现与财政成因 92

五、和谐社会视角下财政政策向民生倾斜的基本思路 98

(一)财政政策应为国民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和均等的发展机会 98

(二)财政政策在兼顾经济社会双重目标时应适度向社会事业的发展倾斜 98

(三)财政政策要致力于建立公正、公平、共享的分配机制 100

(四)充分运用财政政策缓和就业压力 102

(五)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对贫困阶层的保护机制 104

一、积极财政政策以国债为“发力点” 109

第五章 积极财政政策淡出后的中长期国债投资政策取向 109

二、逐渐减少长期建设国债发行规模:积极财政政策淡出的标志 111

三、长期建设国债投资不同退出力度对经济影响的比较 113

(一)几种不同的退出方式 113

(二)与其他政策手段的不同配合方式对经济的影响 114

四、尽快调整国债资金的使用方向 116

(一)从主要进行建设投资转为面向全社会发展 116

(二)国债投资结构的调整:从主要拉动经济增长转向兼顾调整经济结构 121

(三)在建项目的后续投入 122

(四)转向调整:应当注意的问题 122

五、加强长期建设国债资金的管理 125

(一)正确处理国债资金使用中的中央地方关系 125

(二)如何加强国债资金管理 125

六、长期建设国债的偿债机制问题 127

(一)现状分析:1998—2003年国债发行及还本付息情况 128

(二)预测分析:2004—2015年国债还本付息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 129

(三)目标定位:积极财政政策转向过程中的中长期国债偿还机制 132

(四)制度设计:我国中长期国债偿还机制建设 134

第六章 积极财政政策淡出后的税收政策 141

一、微调:稳健财政政策背景下税收政策的近期选择 141

(一)税收政策的调整是一个“渐进”过程 141

(二)税收政策调整的重点领域 142

二、积极稳妥地推进税制改革 144

(一)推进个人所得税制改革 144

(二)推进企业所得税改革 146

(三)推进房地产税制体系改革 148

(四)适时调整现行消费税制,推动消费税改革 152

(五)统一城乡税制,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154

一、积极财政政策淡出后依然要扩大消费需求 156

第七章 积极财政政策淡出后的收入分配政策 156

(一)模型设定 158

二、收入分配与消费需求关系的实证分析 158

(二)数据检验 161

(三)回归方法及结果 163

(四)模型的应用:如何理解中国消费需求不足 164

三、调控收入差距:公平分配政策和扩大消费需求着力点 168

(一)当前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多视角描述 168

(二)加强和完善政府对居民收入差距的调控 178

第八章 积极财政政策淡出后的就业政策 189

一、严峻的就业形势要求我们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189

(一)对就业形势的基本判断 189

(二)积极的就业政策的基本内涵 192

二、积极的就业政策要求树立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并重的发展观 193

(一)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双重作用,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195

三、实施积极就业政策的基本思路 195

(二)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 196

(三)加强人力资本投资,提升劳动就业者素质,降低失业率 199

(四)加强和完善失业保障制度建设 199

第九章 积极财政淡出与公共服务型财政转型 204

一、积极财政强化了财政支出的经济建设偏好 204

(一)财政支出长期以来存在着重经济建设和轻公共服务的倾向 204

(二)积极财政不仅强化了政府的经济建设偏好,而且还增加了我国的经济增长资源环境约束,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06

二、公共服务的短缺和不均等: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最大的挑战 207

三、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是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责 215

四、实现经济建设型财政向公共服务型财政转型的基本思路 217

附录:县乡财政困境及出路——以安徽省G县为例 227

后记 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