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概述 1
第一章 实验室资质认定起源与发展 1
引言 1
第一节 计量认证与审查认可(验收)的起源 1
第二节 计量认证与审查认可的发展及社会作用 3
第三节 计量认证与审查认可(验收)的改革 3
第二章 实验室资质认定的有关法律规定及法律效力 6
第一节 计量认证的有关法律规定及法律效力 6
第二节 审查认可(验收)的有关法律规定及法律效力 7
第二篇 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释义 9
引言 9
第一节 组织 11
第三章 准则释义——管理要求部分 11
第二节 管理体系 16
第三节 文件控制 18
第四节 检测和/或校准分包 19
第五节 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 20
第六节 合同评审 21
第七节 申诉和投诉 21
第八节 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及改进 22
第九节 记录 23
第十节 内部审核 25
第十一节 管理评审 26
第四章 准则释义——技术要求部分 28
第一节 人员 28
第二节 设施和环境条件 29
第三节 检测和校准方法 32
第四节 设备和标准物质 36
第五节 量值溯源 39
第六节 抽样和样品处置 42
第七节 结果质量控制 45
第八节 结果报告 47
第三篇 实验室资质认定程序 50
第五章 实验室资质认定程序概述 50
第一节 实验室资质认定程序的含义及其构成 50
第二节 对实验室资质认定程序的要求 50
第一节 办理计量认证和审查认可行政许可的形式及适用范围 52
第二节 首次认证、复查换证的办事程序 52
第六章 实验室计量认证和审查认可行政许可办事程序 52
第三节 新增检测能力、标准变更、授权签字人变更、名称变更办事程序 54
第七章 实验室计量认证和审查认可的技术评审程序 56
第一节 计量认证、审查认可技术评审程序的适用范围 56
第二节 首次评审、复查评审的现场评审 57
第三节 扩项评审、多场所评审及其他评审程序 66
第八章 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的监督管理 68
第一节 证书的监督管理 68
第二节 监督评审 69
第九章 计量认证、审查认可评审人员的管理 71
第一节 评审员管理制度 71
第二节 评审人员的职责与基本条件 72
第三节 技术专家的选用与管理 73
第一节 计量认证、审查认可《评审报告》的编写 74
第十章 计量认证、审查认可评审文书的编制 74
第二节 计量认证、审查认可《申请书》的编写 76
第三节 计量认证、审查认可现场评审记录的编写 78
第四篇 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迎审 79
第十一章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 79
第一节 管理体系的概念与构成 79
第二节 实验室管理体系的意义和要求 82
第三节 实验室管理体系建立的步骤 84
第四节 实验室管理体系试运行 88
第五节 实验室管理体系正式运行 90
第十二章 编制管理体系文件 92
第一节 管理体系文件概论 92
第二节 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写 93
第三节 质量手册的编写 96
第四节 程序文件的编写 99
第五节 作业指导书的编写 104
第六节 记录的编写 106
第十三章 管理体系文件实例 110
第一节 质量手册的格式及内容 110
第二节 程序文件的格式及内容 121
第三节 作业指导书格式及内容 130
第十四章 内部审核及管理评审 136
第一节 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136
第二节 管理体系管理评审 141
第十五章 资质认定的准备 143
第一节 管理要求的准备 143
第二节 技术要求的准备 146
第十六章 实验室现场评审的配合工作 152
第一节 核对评审的计划 152
第二节 过程的配合 154
第十七章 整改活动及其后续工作 157
第一节 整改工作程序 157
第二节 编写及上报整改报告 158
第五篇 基础知识 161
第十八章 常用术语和定义 161
第一节 管理术语 161
第二节 技术术语 166
第十九章 法定计量单位 175
第一节 法定计量单位的构成 175
第二节 法定计量单位的使用规则 180
第三节 SI基本单位的定义 181
第二十章 统计技术和抽样技术 182
第一节 统计技术基本概念 182
第二节 抽样技术基本概念 191
第二十一章 数据处理、测量误差及不确定度 199
第一节 数据处理 199
第二节 测量误差 201
第三节 测量不确定度 205
第二十二章 量值溯源 213
第二十三章 能力验证 217
附录1:《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第86号局长令) 223
附录2:《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国认实函[2006]141号) 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