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1
第二节 技术帝国主义的涵义、特征和演变 3
第三节 技术与帝国主义研究的方法论 9
第四节 技术与帝国主义研究的价值论 11
第二章 技术与帝国主义研究概述 16
第一节 “帝国主义”概念解析 16
第二节 欧美学者对技术与帝国主义问题的研究 23
第三节 日本的“殖民地科学”研究 28
第四节 国内学者对技术与帝国主义问题的探讨 37
第三章 日本殖民科研体制和科研机构 41
第一节 日本科学技术的体制化 41
第二节 日本殖民科研体系的形成 48
第三节 科学技术统治的傀儡:科学审议委员会 52
第四节 殖民地的社会科学概况 55
第四章 日本在台湾的殖民科研机构及其活动 62
第一节 台湾总督府研究所 62
第二节 东京帝国大学在台湾的“学术探险” 67
第三节 台北帝国大学的“学术调查” 70
第五章 满铁中央试验所 82
第一节 社会历史背景 83
第二节 设立与沿革 84
第三节 主要研究活动 94
第六章 满铁地质调查所 103
第一节 设立与沿革 103
第二节 科研组织与管理 106
第三节 主要调查活动 108
第四节 日本人在寻找石油方面的工作 118
第五节 满铁地质调查所简评 121
第一节 国立公主岭农事试验场的设立与沿革 123
第七章 农业科研机构 123
第二节 支场的设立及其沿革 127
第三节 水产试验场和其他机构 135
第四节 农业技术研究简评 144
第八章 满铁铁道技术研究所 151
第一节 设立背景 151
第二节 技术研究所时期(1922.3—1930.6) 153
第三节 理学试验所时期(1930.6—1931.12) 156
第四节 中央试验所沙河口研究所时期(1931.12—1937.3) 157
第五节 铁道研究所大连分所时期(1937.3—1939.4) 160
第六节 铁道技术研究所时期(1939.4—1945.9) 161
第九章 上海自然科学研究所 167
第一节 漫长的筹备过程 168
第二节 从“纯粹学术研究”到侵华工具的转变 172
第三节 人员、学科建设与主要研究活动 174
第四节 本土科学家 178
第五节 中日双方人员的民间交往 182
第十章 伪满洲国大陆科学院 185
第一节 设立与沿革 185
第二节 人员、机构和研究活动 189
第三节 哈尔滨分院和大陆科学院下属机构 193
第四节 大陆科学院简评 199
第十一章 科学技术普及机构和科技团体 202
第一节 旅顺博物馆 202
第二节 满洲资源馆 204
第三节 伪满洲国国立中央博物馆 208
第四节 伪满洲国协和会科学技术联合部会 213
第五节 伪满洲国调查机关联合会和满洲发明协会 220
第六节 日满农政研究会满洲部会和满洲能率协会 225
第一节 后藤新平及其“文装的武备”论 232
第十二章 殖民地时期的政治家与科学家 232
第二节 丸泽常哉与技术帝国主义 237
第三节 科学家的社会责任 241
第十三章 殖民科研机构的评价与接管 246
第一节 对“殖民地科学”的基本评价 246
第二节 接管殖民科研机构 251
第十四章 结语:技术与帝国主义研究的若干问题 260
第一节 科学技术的殖民化与本土化 260
第二节 科学革命对中国的冲击 268
第三节 殖民与被殖民:日中两国的比较 270
第四节 “殖民地科学”与独立后的自主科学 274
第五节 技术与新殖民主义 278
第六节 技术与帝国主义研究的现实性 282
附录 292
一、日本殖民科研机构(中国东北)一览表 292
二、日本“南方共荣圈”内的主要学术研究机构一览 300
三、满铁中央试验所研究报告目录 312
参考文献 335
后记 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