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脑电波》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费栋华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501774544
  • 页数:356 页
图书介绍:本书将心理学和管理学的理论与方法相结合,运用于企业管理的实践中。

前言 1

第一章 嗨!心理学 2

一、每人都有一本心理学著作 2

二、每个人都带着“心理”劳动 3

第二章 员工的个性 6

一、智力:来自大脑的力量 6

(一)智力的结构 7

(二)智商——IQ 8

(三)智力的发展 10

二、人格:魅力的展现 13

(一)人格是什么 13

(二)员工的性格类型 15

(三)迷人的气质 18

三、动机:心灵的需求 21

(一)动机的种类 22

(二)工作动机 23

四、员工的喜好和技能 23

(一)员工的喜好 24

(二)员工的爱好 26

(三)员工的技能 27

(四)员工的特长 32

第三章 员工的情绪和情感 36

一、与情绪和情感的初次约会 36

二、情绪的种类和表达 37

(一)小情绪与大理由 37

(二)小理由与大情绪 40

(三)情绪的种类和星级排行榜 43

(四)情绪的表达 48

三、情绪的变化 50

(一)情绪的强度 50

(二)情绪的速度 53

(三)情绪的持续性 53

四、影响情绪的因素 54

(一)物理因素 54

(二)他人因素 57

(三)自我因素 57

五、员工基本情绪分析 60

(一)员工之快乐情绪 60

(二)员工之愤怒情绪 64

(三)员工之恐惧情绪 68

(四)员工之悲伤情绪 71

六、情绪的管理 74

(一)情绪的组织管理 74

(二)情绪的自我管理 80

七、情绪的差异 83

(一)情绪的性别差异 83

(二)工作性质与情绪差异 83

(三)团体与情绪差异 84

(四)文化背景与情绪差异 84

(五)家庭与情绪差异 85

(六)工作时段与情绪差异 85

(七)年龄与情绪差异 88

(八)工龄与情绪差异 88

八、情绪智力:揭开成功的奥秘 89

(二)自我协调能力——合理约束自己 90

(一)自我意识能力——正确认识自己 90

(三)自我促进能力——极积开发自己 91

(四)共同能力——准确认识他人 92

(五)社交能力——人际交往的技巧 93

九、员工的情感:珍贵的无形资产 97

(一)情感的种类 99

(二)情感的表达 100

(三)老乡情节和哥们义气 101

第四章 员工沟通和人际交往 104

一、人际沟通:从心开始 104

(一)万有引力与人际沟通 104

(二)人际沟通的媒体 105

(三)人际沟通的模式 107

(一)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 109

二、人际交往:认识自我的镜子 109

(二)员工人际交往 111

(三)团体交往 116

(四)员工的非正式团体 120

三、员工与人际影响 122

(一)员工与人际助长——竞赛意识 123

(二)员工与人际惰化——懒汉模式 124

(三)员工与去个体化——真我离走 125

(四)员工的从众心理——随波逐流 127

(五)员工的服从心理——自我执行 128

(六)员工的等级心理——自我定位 129

四、人际交往的心理效应 130

(一)首因效应——一见钟情的根源 131

(二)近因效应——最后的印象 132

(四)刻板效应——顽固不化 133

(五)投射效应——感觉的相互反照 133

(三)晕轮效应——耀眼的光环 133

五、个人形象:心理名片 134

(一)个人形象的构成——外在美和内在美 134

(二)个人形象与化妆——装点自信 135

(三)员工的声誉——一辈子的追求 136

六、信任:心理通行证 139

(一)参与机量——看你够不够量 140

(二)成功机量——看你旺不旺 140

(三)熟悉度——看你亲不亲 141

(四)气质度——看你靓不靓 142

七、员工的人际矛盾 144

(二)人际矛盾的强度 145

(一)人际矛盾的表现方式 145

(三)人际矛盾的过程 146

(四)员工危机 148

(五)同事不和的心理 152

(六)矛盾中的员工态度 156

八、不同类型企业员工的人际关系 157

(一)中国大陆企业 157

(二)美国企业 158

(三)日本企业 159

(四)香港和台湾企业 159

(五)体力制造型企业 160

(六)脑力制造型企业 161

(七)体力销售型企业 162

(八)脑力销售型企业 162

(九)品牌型企业 163

第五章 员工心理健康 166

一、健康的标准 166

(一)生理健康——无价的储蓄 166

(二)心理健康——无形的战场 167

二、员工的心理压力 169

(一)压力产生的原因 171

(二)压力下的反应 172

(三)员工压力的易感因素 173

三、员工与挫折心理 175

(一)产生挫折的原因 176

(二)受挫折后的反应 177

(三)挫折感的易感人群 179

四、员工与焦虑心理 181

(一)引起员工焦虑的因素 183

(二)怎样应对员工的主观焦虑 184

(三)怎样应对员工的客观焦虑 185

五、员工与自我效能感 187

(一)自我效能感的特征 188

(二)影响员工自我效能感的因素 189

(三)事业满足与满面春风 192

六、心理暗示、心理定势和心理素质 195

(一)心理暗示与心理健康 195

(二)心理定势与心理健康 200

(三)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 204

七、自杀心理及其预防 207

(一)自杀的原因 211

(二)自杀者的心理 212

(三)自杀者的征兆 214

(四)自杀的预防 215

八、职场心理健康的五大敌人 217

(一)亚文化——情感的枯竭 217

(二)呆板感——枯燥地煎熬 220

(三)不同感——被抛弃的感觉 222

(四)慢性疲劳——不知停息的消耗 224

(五)过劳——残酷的透支 226

第六章 人力资源心理测量 230

一、揭开心理测量的面纱 230

二、人力资源心理测量为何物 232

(一)人才测评 232

(二)人力资源心理测量的功能和用途 234

(三)怎样实施人力资源心理测量 235

三、人力资源心理测量的基本类型 236

(一)标准化的纸笔测验 236

(二)投射测验 236

(三)公文筐测验 243

(四)面试 244

(五)调查法 244

(六)行为观察法 244

四、能力测试 245

(一)创造力测试 246

(二)逻辑推理能力测试 248

(三)记忆力测试 252

(四)综合智力测试 255

一、掀起心理咨询和治疗的盖头来 264

(一)员工的心病 264

第七章 心理咨询和治疗 264

(二)认识一下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266

(三)我可以去心理咨询吗 268

(四)心理咨询的原则 270

(五)心理咨询的过程 271

(六)请不要再误解心理咨询了 273

(七)谁会影响心理咨询的效果 275

(八)心理咨询师的看家本领 279

二、职场常见的心理障碍 280

(一)癔症——自我分离 280

(二)社交恐怖症——自我无地自容 285

(三)攻击型人格障碍——自我毁坏 289

(四)回避型人格障碍——自我封闭 293

(五)抑郁症——自我霉烂 298

(六)偏执型人格障碍——自我欣赏 303

三、职场常见的不良心理 307

(一)多疑——人际关系的蛀虫 307

(二)自私——团结的腐化剂 309

(三)忌妒——矛盾的导火索 310

(四)自负——挫折的前站 312

(五)自卑——成功的拌脚石 313

(六)羞怯——人际交往的拦路虎 315

(七)干涉——讨厌的催化剂 317

四、自我平衡心理的20招 318

(一)第1招:一吐为快 319

(二)第2招:最后再笑 319

(五)第5招:回忆快乐 320

(四)第4招:享受音乐 320

(三)第3招:回归自然 320

(六)第6招:意外之喜 321

(七)第7招:朋友聚会 321

(八)第8招:小儿科 321

(九)第9招:忙里偷闲 322

(十)第10招:体育锻炼 322

(十一)第11招:沉静思考 322

(十二)第12招:静气功 323

(十三)第13招:负向补偿 323

(十四)第14招:顺其自然 323

(十五)第15招:另类体验 324

(十六)第16招:阿Q一下 324

(十七)第17招:一伸援手 324

(二十)第20招:长时电话 325

(十八)第18招:大众爱心 325

(十九)第19招:平常心 325

第八章 心理与职业发展 328

一、职业!谁说了算 328

(一)职业的动机 329

(二)心理定势与职业 330

(三)心理暗示与职业 331

(四)影响职业的因素 331

二、职业和生涯 333

(一)职业生涯阶段 333

(二)职业倾向 334

(三)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338

(四)员工职业形象品牌 347

三、新员工心理 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