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深度探究篇 3
第一章 金融分业、混业现象的分析视角 3
第一节 金融体系及其本质 3
第二节 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关系:理论与现实 5
第三节 金融中介是通过比较成本确定自身的竞争优势 8
第四节 现实的金融制度选择是一个社会经济学的问题 9
第五节 金融分业、混业分析应注意的问题 10
第二章 金融机构多元化与专业化行为分析 13
第一节 企业的战略定位与战略行为:一般原理 13
第二节 金融机构的经营战略 15
第三节 金融业的交易费用:专业化与多元化的比较 17
第四节 金融业务多元化与专业化决策:初步分析 21
第五节 盈利率差异与行业动态周期的影响 27
第六节 施蒂格勒命题:对银行多元化经营的一种解释 30
第七节 资产专用性的影响 34
第八节 引入消费者行为 41
第三章 金融组织结构多样性与治理机制 45
第一节 金融组织结构的多样性 45
第二节 金融组织结构演进的两种趋势 48
第三节 花旗银行与社区银行:航母与小船的对话 50
第四节 金融业务互动的一般规律 56
第五节 金融治理机制对金融结构的影响 59
第四章 分工深化进程中的金融重构:功能观点 64
第一节 对全球金融体系结构性变化的一个理论解释框架 64
第二节 市场分工深化与金融机构业务范围可能性边界的扩展 66
第三节 “功能观点”及其对金融结构新变化的解释 70
第四节 金融功能的竞争性配置与金融分工格局的改变 75
第五节 金融重构过程中的金融机构经营策略 82
第六节 对金融分业、混业经营的重新理解 86
第五章 金融分业与混业政策选择的制度分析 90
第一节 金融管制和政府意志对金融活动的影响 90
第二节 金融管制的成本与政策效用分析 91
第三节 集体行动下的金融政策选择 96
第四节 影响市场意愿与政治偏好的一些因素 100
第六章 金融制度演进的历史分析 104
第一节 金融分业—混业循环演进的历史观 104
第二节 循环演进的深层动因 107
第三节 美国金融制度演进的历史分析 112
第四节 制度变革与转轨的风险 119
第二篇 现实影响篇 129
第七章 金融混业经营:全球的现状 129
第一节 金融交易结构的变化 129
第二节 银行与证券业的竞争与融合 134
第三节 银行业与保险业的融合 137
第四节 保险与证券的融合及其带来的影响 141
第五节 信托业的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问题 146
第六节 金融企业与非金融企业的业务交叉问题 148
第七节 不同金融混业经营模式的绩效比较 152
第八章 全能银行、金融控股公司、银行——母公司模式的比较 162
第一节 德国全能银行制度的基本特征 162
第二节 新立法构架下的美国金融控股公司 169
第三节 英国银行——母公司组织模式的基本构架 173
第四节 三种金融混业模式的比较 176
第一节 交易结构与监管结构的协调 181
第九章 混业经营环境下金融监管面临的挑战 181
第二节 监管套利、管制松懈与重新管制 192
第三节 金融集团化经营的风险监控 196
第四节 国际监管制度的合作和协调 203
第五节 对存款保险和最后贷款人机制的影响 205
第六节 金融混业经营与利益冲突问题 209
第十章 西方国家金融监管制度变革进程 211
第一节 金融监管制度重构的必要性 211
第二节 金融监管制度改革的历程、趋势与特点 212
第三节 部分国家的金融改革:20世纪90年代以前 216
第四节 部分国家的金融改革:20世纪90年代以来 223
第五节 几个值得思考的现实问题 234
第十一章 全球混业经营格局下金融安全的新课题 240
第一节 金融体系风险配置原理及当前策略 240
第二节 “先分散后集中”策略下的金融安全问题 242
第三节 银行问题依然是金融安全的核心 244
第四节 发展中国家及中国的金融安全问题 248
第三篇 国情分析篇 255
第十二章 中国金融发展中的组织战略 255
第一节 中国金融发展的特殊性 255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金融组织战略评价 257
第三节 金融分化:我国金融混业经营的重要前提 260
第四节 金融组织新战略:宜大则大,宜小则小 264
第十三章 中国金融分业监管政策:回顾与评价 268
第一节 分业管制政策出台前的我国金融体制 268
第二节 我国金融分业管制政策出台的现实背景 271
第三节 我国金融分业管制政策的基本特征和历史作用 273
第四节 加入WTO对我国金融分业管制政策的挑战 278
第十四章 面向金融混业的转轨进程以及目标取向 284
第一节 我国金融体制结构的目标模式和过渡路径 284
第二节 稳步推进金融混业经营的实践 289
第三节 未来金融监管的结构安排 295
第四节 配套性条件和外部环境的改善 298
参考文献 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