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第二炮兵政治部主任 张孝忠 1
1991年 1
一连党员个个是标杆 1
共事七载团结如初堪称模范 2
中校与两条麻袋 4
第二战场第一仗 5
一批“吃偏食”的训练尖子“回炉”补训 6
招待餐取消之后 7
1992年 9
石头围墙不如思想屏障 9
志愿兵金正华被领导“赶”回家 10
驻高原某警卫连不出连就把“年货”办齐了 11
先看碗中饭菜 不搞节余竞赛 11
接待站长的忧与喜 12
某部调整六项不切实际的高指标 13
坑道弯弯启迪深 14
高炉下的思考 16
“问不倒”被问倒之后 18
某后勤部领导下基层不给下面“添乱” 20
某部三名“蹲点走过场”干部重返连队 21
某部41名等级厨师重返连队“锅台” 21
艾前文不再为作报告发愁了 22
80733部队迎接现场会不做应景文章 23
妻子敬夫一杯酒 24
取消“回炉”补训 “逼”人一次合格 25
司务长,嫂子该走了吧 25
既强调机关为基层解忧 也提倡基层不等不靠 26
某部“军威腰鼓队”队员重返训练场 27
破除形式主义需上下一起努力 28
营长李学军自荐当了技术员 28
警通连废除十项形式主义的“土规定” 29
某部盛夏不再接待“候鸟型工作组”了 30
清晨,寻找澳星整流罩 31
“我们闯海去” 31
聘书频频飞进军营喜忧参半 某部因势利导做好思想工作 34
身居开放前沿 奉献精神永驻 35
某部推出一个国防施工“实验区” 36
1993年 37
某部撤掉60个“排部” 37
某部煞住陪奖风 37
训练费忧思录 38
某部24名战士入伍一年当班长 40
某部免去二十名营连长的兼职 41
士兵专家卢风林 建功赫赫训练场 42
谁该得重奖 43
夫妻同谱创业曲 三十春秋竞风流 44
某部积极疏导“干部亲友来队打工潮” 45
导弹操纵员曾蛟苦练六载成为发射把关人才 46
面对六百万元“外财”不动心 47
谁抓战士干私活就让谁曝光 49
工人郑洪全租车送子按时归队 49
“马背上的指导员”饶文华 50
抓廉政先从饭桌上抓起 51
“爱军习武有人爱” 52
侯希海荣获全国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奖 53
军校走进自费生 54
某部强化应急训练改变“高分低能”状况 54
封山前夕 55
某旅出台一句话廉政措施 56
1994年 58
列兵胡江年方十九成为二炮测地“状元” 58
廉风吹走“路边店” 59
靖江人民隆重集会慰勉英雄 59
为了思想永远年轻 61
某部坚决纠正志愿兵提前离队现象 62
尝尝当兵的味道 理理带兵的道道 62
三战士江南报名塞北赴考 63
开园西瓜谁先吃 64
五个哨所告别二十年肩扛背驮历史 65
爱心能出战斗力 65
房子牵动书记心 66
虽无奇招 却有奇效 67
抓落实先抓不落实者 68
既评估连队 又讲评机关 69
三营三拒“小锅饭” 70
1995年 72
让跨世纪人才早日挑重担 72
副总工黄炳华呕心沥血设计导弹阵地屡建功勋 73
某旅训练不让有病战士“凑数” 74
“夸廉”的话儿一火车 75
一瓢“凉水”泼出一个好典型 一句“刺话”引出一个共建点 76
自己也不能给自己添乱 77
“拆散”一个“拳头排” 建成一个“尖刀连” 78
队列里,为啥只见“兵头不见官” 78
家乡来了摄制组 79
营连生活保障能走向社会化吗 80
投入产出的负效应说明什么 83
加工制作为啥不景气 86
冰柜为啥成了“面缸” 88
某部创造“全负荷滚动训练法” 89
通信连纯洁官兵关系从“家乡烟、地方酒”抓起 90
三“气”老子 91
某部闯出人与武器快速结合新路子 91
让乐于吃苦奉献者名利双收 93
某旅用合成大思路研练整旅战法训法 94
把“双争”活动贯穿年度工作始终 95
某部建立军地兼容后勤保障体系 95
某部党委成员年终总结沉到一线查“弱项” 96
1996年 98
某部认真纠正机关给基层“甩包袱”现象 98
让优秀士兵真正优先 98
探家战士轻松了 99
以公开求公正让人信服 100
一营发射 全旅受益 101
提升一个人 激励一大片 102
二炮部队向东海南海导弹发射训练高奏凯歌 103
某部靠制度保证基层主官休上囫囵假 105
知识分子爱“较真” 党委民主敢“较真” 106
爱兵不分亲与疏 尊干不看位高低 107
带几个兵守一个阵地能实现人生价值吗 108
刹刹工作组走马观花风 109
造就未来“领跑”人 110
某部探索多点机动应急保障方法 111
某基地核反击演练突出锤炼“大合成”能力 111
山沟里有了“招手停” 112
某部年终考核“哪壶不开提哪壶” 113
挺起“山”的脊梁 挡住“海”的诱惑 114
某部致力培养三级按纲施训“明白人” 115
1997年 117
某新型武器定型试验发射告捷 117
二六二医院创办医疗“特区” 118
1998年 120
爱兵“灯笼”心头挂 120
让基层官兵当廉政评委 121
某基地人才培养进入社会大循环 122
好了伤疤不忘痛 敢亮家丑诫后人 123
某基地推出“合成式教育”新思路 124
让“一线指挥部”有能力有权力 126
想方设法为军嫂解难 严格管理让干部尽职 127
没有新郎的婚礼 127
二炮科技干部继续教育推出重大举措 128
不重视理论学习者缓提 129
一张评议卡 卡住“浮懒假” 130
某部引导战士正确行使民主权利 131
某部营连自订训练计划激活训练场 132
1999年 133
开展训练改革不能冷落了战士 133
能者随时入库 平者调整出局 133
某训练团对机关干部实施等级评定 134
某汽车营一连手握一本“安全经” 135
二炮某型装备发展论证创建新模式 136
二炮实行专业技术职务续任制 137
指导员竞争上讲台 138
某旅科技练兵不攀比花钱赶风头 139
战士为何反对组织给家里写信 140
某基地科技练兵走集约化之路 140
见义勇为者为何未被优先入党 141
某部在高原建成全军“菜篮子”样板工程 142
某通信团注重发挥营级“前沿指挥所”作用 143
摈弃门户之见 坚持五湖四海 144
送礼跑官者一律不用 145
哨所生活设施全部实现“家庭化” 146
有了现代化 防止简单化 146
二炮组织完成装备延寿重大试验任务 147
某部党委让战士登上讲台 148
2000年 150
岂能让战士报一次账跑三趟机关 150
某基地构筑后勤应急保障力量建设模式 151
千余名新战士第二故乡认“妈妈” 151
部队内部走访应酬风当刹 152
21名官兵喜得“挑刺奖” 153
战士徐海波曾建红喜获30万元科研经费 154
“个人的大事也是大事” 155
“回去,安心地休假” 156
宁在应酬上“失礼” 不在工作上“失分” 157
空调装到班 炊事机械化 158
合同签出的忧与喜 159
文凭热何以变冷了 161
花上两元钱 好书读一年 163
把神威写上苍穹 164
工程技术总队“拉网式”技术比武一举四得 165
某团纠正基层“找事拴兵”现象 166
反映问题岂能“过筛子” 167
二炮推出高级专业技术干部评审新举措 168
2001年 170
某部军人代表大会开得好实在 170
总部检查组离开之后 171
三次支委会为何作不出一个处分决定 172
旅政委张纯力谋划政治教育改革有作为 173
某旅理论学习公示制实风扑面 174
某部以训练风险换来重大训练效益 175
理论学习标兵缘何解不开自己的思想疙瘩 177
军地数十万人情系优秀士兵蒋友清 178
一页电文传到基层为何变成四页 179
优秀基层主官缘何不愿探亲休假 180
某部选送优秀士兵入学透明公正 182
“根本利益”观念的深层变革 183
2002年 186
新训场上出现亲属“陪训”现象 186
某旅新年度老老实实按照《纲要》抓基层 187
某工程团“限时服务制”锁住机关官僚主义 188
动人的微笑你有没有 189
某部党委抓基层问计于基层 192
不能伤了战士的心 193
某工程部队探索“营自为战”施教模式 195
十多项制度为何没管住一个兵 196
某旅让形式主义栽了大跟头 197
讲成绩岂能让战士背“黑锅” 198
“兵和妻子我都爱” 199
优秀连长缘何被战士亮了“红牌” 199
一不留神,咋就有了“官气” 200
引来的“凤凰”又放飞 203
乳汁情深 204
喻集林“辞职” 205
某部训练改革敢动“大手术” 207
某旅着力打造高素质领导班子 208
让竞争“对手”互当考官 209
全军第一栋制式化士官家属楼落成 210
二炮首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二所揭牌 211
2003年 213
某旅采取措施确保教育训练落实 213
自警自重一心一意为官兵 自省自励勤政廉政当公仆 214
敢为创新者撑腰壮胆 215
汪德武成为二炮最年轻的导弹技术专家 217
让“百分之二十”生成战斗力 218
28万元重奖72名科技兴工士官 220
使命让我如此坚强 221
士官楼姓“士”不姓“官” 224
八条软“中华” 警醒“一班人” 225
博士为何“红杏出墙” 227
列兵替代教授执掌教鞭 228
请“老山沟”出山 229
既要重金买马 也要自训“良驹” 231
掌声为何响起来 232
发张公函就算为官兵排忧解难吗 234
百余名营连主官军政岗位互换扬威“打赢”一线 235
“好战士”为何不是“好孩子” 237
新视角解扣子 新标尺谋打赢 新招数破难题 238
六种战法缘何被一场沙尘暴淘汰 239
清官莫要清谈 干净还需干劲 240
给战士的“牢骚”一个“说法” 241
某旅模拟训练与实战发射“零距离”对接 242
得奖者为何不如意 244
头发湿漉漉 何须再戴帽 245
二炮首次接收地方技工入伍当士官 246
打仗不能只劳“能者” 247
刘海涛入伍一年成为全能号手 248
2004年 250
对未能兑现的事向基层官兵致歉 250
高楼盖起来 形象树起来 251
投资十五万 只为两个兵 252
“一摸准”还要不要练下去 253
平时训练必须着眼未来实战需要 255
学而优则奖 256
某基地一流专家享受一流待遇 257
操作规程重要 战斗力更重要 258
三亩地三十天变了三回“脸” 260
不思打仗 立马撤职 261
名师弟子遭淘汰 262
新战士江斌下连三天当上副班长 263
既抓成才率 又抓回归率 265
30分钟演习为啥3次被亮“红牌” 266
施工“三班倒” 教育照常搞 268
一起“白卷”事件 催生七项改革 269
不借“拐杖”训练 不靠“保姆”打仗 271
留言簿里兵心如玉 272
办好事也要尊重士兵愿望 273
只要官兵不满意:改 274
拥有家财万贯 不如人才一片 276
摈弃旧观念 实现新跨越 277
先进的办公设备为何在连队遭冷遇 279
八连战士献计两百条助连队重返先进 281
林水明:不褪色的典型 283
某基地斥资百万打造营区防雷网 285
孙亮德:这个士官了不得 286
“深山黄牛”直追“信息尖兵” 288
王圣良:钟情无人喝彩的舞台 290
医学硕士要求转业之后 292
韩德仁:爱学习的好老头儿 293
过筛子 照镜子 指路子 295
手无“金刚钻” 难有立身处 297
为六战士搭舞台唤起龙腾虎跃 298
“常委红线”牵出十八对“鸳鸯” 299
临危救战友 洪水祭英魂 301
博士艾景军自愿离京赴高原基层任职 303
硕士王新民带出“专家队” 304
提升战斗力不能“因噎废食” 305
电子考官“硬碰硬” 数字裁判“实打实” 307
“整个考核我一直在冒汗” 308
死套框框 牛郎织女隔房相望 以人为本 六对鸳鸯喜迁新房 309
某导弹旅一批“富家子弟”荣登光荣榜 310
某训练团请带兵班长上台言“败” 311
借资本市场之力 寻为兵服务新路 312
盲目上马 数万经费打了水漂 科学决策 千元投入引来甘泉 314
2005年 316
重大事身边事关心事一事一议 小评论小故事小活动小中见大 316
用“栽树的精神”搞建设 317
100%的党组织中有“专家型”委员 320
找准事业重心 付出创业艰辛 321
快速度破解高难度 创造力提升打击力 322
某团立功受奖官兵事业家庭“两头甜” 324
科学界定“训练有素”与“形式主义” 325
某部责令两名“金牌教员”进训练场“淬火” 326
一份整顿方案 三次遭遇“整顿” 327
一缕阳光考出的“无字答卷” 328
某旅向党员提出“三问” 329
工程学院学员对教员升降有了表决权 331
某旅剖析典型事例狠治“数字泡沫” 332
一场大火检验一支部队 333
一次考核考“倒”一个先进 333
演练非“演戏” “假打”必挨打 334
跨越国界的爱 335
两任旅长“一把号” 三任政委“一个调” 338
兵在动中练 装在动中管 339
四种顾忌导致三缄其口 三剂药方引来真刀真枪 341
国防生杭久成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342
二炮首座高原制氧站造福“导弹筑巢人” 343
“知兵笔记”何以变成“扰兵笔记” 344
某团光爆新技术比肩国际先进水平 346
动了打仗的脑筋 就有打赢的办法 347
“先进之花”静悄悄地开 349
某部试行“千分制”搅活训练“一池春水” 351
携笔从戎岗位建功 重返校园捷报频传 352
通信工程团年终“双争”气象新 353
看看组织欠了官兵什么 354
乍听是个新闻 细问却是旧闻 仔细品品旧闻 却道还是新闻 356
去年状告骨干带兵粗暴今朝赞颂连队爱兵情深 357
凌晨,老兵离营静悄悄 359
四度春秋三过死亡关 两届班子接力献爱心 360
“风水宝地”该干啥 361
置身“战场”看“短板” 363
老先进坐上“冷板凳” 365
雪域高原的科学奇迹 367
温室“养”不出战斗力 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