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和丕禅 1
导论 1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1
第二节 研究综述 4
一 关于公平与效率 4
二 关于我国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 6
三 我国城市农民工人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 9
四 以往研究的不足 17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逻辑结构 18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0
第五节 主要概念的界定 21
一 城市农民工人 21
二 社会保障制度 24
第六节 创新与不足 26
第一章 城市农民工人的产生及其群体特征 28
第一节 城市农民工人的产生 28
一 城乡二元结构的松动 28
二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显化 30
三 城乡差距的持续扩大 33
四 城市工业企业的吸纳 36
第二节 城市农民工人的国际比较 37
一 发达国家早期的乡城迁移者 38
二 印度的城市农民工人 40
三 发达国家中的非法移民 43
第三节 我国城市农民工人、城市居民及农村居民的特征比较 46
第四节 我国城市农民工人的群体特征 47
第五节 本章小结 50
一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 52
第二章 城市农民工人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必要性分析 52
第一节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变迁及其理论解释 52
二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变迁的理论解释 55
第二节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分析 57
一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 58
二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 62
第三节 土地的保障功能分析 65
一 土地保障功能的理论分析 65
二 土地保障功能的实证分析 69
第四节 城市农民工人在就业地的社会保障状况分析 75
一 城市农民工人的社会保障现状 76
二 城市农民工人社会保障权缺失的原因分析 79
第五节 建立城市农民工人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 82
一 社会保障权是城市农民工人的基本权利 82
二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83
三 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需要 84
四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87
五 实现社会稳定的需要 88
第六节 本章小结 90
第三章 城市农民工人社会保障制度的定位 92
第一节 城市农民工人社会保障制度定位的影响因素 92
一 基本国情的制约 93
二 社会经济结构大转型的要求 95
三 “以人为本”的新发展观与社会保障的价值取向 97
四 世界制造业中心发展目标与农民工人素质之间的冲突 99
五 城市农民工人群体的需求层次 102
第二节 城市农民工人社会保障制度的定位 105
二 制度的功能定位 106
一 制度的性质定位 106
三 制度的内容定位 108
四 目标人群的定位 110
五 政府责任的定位 111
第三节 本章小结 112
第四章 城市农民工人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可行性分析 115
第一节 企业的社会保障缴费能力分析 115
一 劳动力成本与企业竞争力 116
二 社会保障缴费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119
三 社会保障缴费率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分析 121
第二节 城市农民工人的社会保障缴费能力分析 125
一 城市农民工人的收入状况 125
二 城市农民工人的消费状况 128
三 城市农民工人缴纳保费的能力 131
第三节 政府建立城市农民工人社会保障制度的能力分析 133
一 政府的意愿分析 133
二 对政府财政能力的分析 135
三 对政府行政能力的分析 141
第四节 本章小结 145
第五章 城市农民工人社会保障制度的模式选择 147
第一节 城市农民工人社会保障制度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147
一 城市农民工人的流动性 147
二 城市农民工人的移民倾向 149
第二节 城市农民工人社会保障制度的现有模式 155
第三节 对城市农民工人社会保障制度现有模式的评价 158
一 对农村模式的评价 158
二 对完全城镇模式的评价 161
三 对相对独立模式的评价 165
第四节 建立城市农民工人社会保障制度的模式选择 169
第五节 本章小结 173
第六章 城市农民工人社会保障制度的保障项目选择 175
第一节 城市农民工人社会保障制度项目选择的必要性 175
第二节 现行城市农民工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运行绩效评价 180
一 城市农民工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类型 180
二 城市农民工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缺陷分析 182
三 城市农民工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优先建立的制度思考 184
第三节 城市农民工人社会保障制度优先推行项目的选择 188
一 基于效益的保障项目选择 188
二 基于成本的保障项目选择 190
三 工伤保险应成为优先发展的保障项目 192
第四节 本章小结 196
一 建立城市农民工人的社会救助制度 198
第七章 城市农民工人社会保障制度运行环境构建 198
第一节 城市农民工人社会保障制度的内部建设 198
二 强化城市农民工人社会保障管理 201
第二节 城市农民工人社会保障制度的外部优化 204
一 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配合 204
二 加大对农村人口的义务教育投入 206
三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209
四 做好城市农民工人的培训工作 210
五 充分发挥工会的维权作用 213
参考文献 216
附录 调查问卷表 231
后记 235
英文目录 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