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3
关于书的闲话 3
曹氏兄弟的文论 6
对胡适的再了解 8
“居之者” 10
王羲之 12
“语言的纯洁性” 14
陆游的爱国诗 16
五人义 18
文心 21
小说家言 23
圆通 25
“吃人肉”在文士笔下 27
童年艺趣忆 30
关于四山摩崖 33
真人 35
诗中哲意 37
中国的家族观念 39
薛宝钗论诗 41
林黛玉论诗 43
贾母“论文艺”及其他 45
译事之难 48
于右任楹联 51
“小儿科”与古典文学 54
王安石《送孙正之序》 56
王安石论韩愈 57
《明妃曲》 59
周作人辟韩 61
《钝吟杂录》 63
《孟子·万章》 66
我看《论语》 70
油画何时传入? 72
宗璞散文中的学者 73
王夫之不趋时 77
伯爵的小算盘 78
唐顺之论“本色” 80
“人人见惯而绝是可笑者” 82
张华揖书 84
养病的哲学兼及“气功” 86
文学的社会性 89
忧郁、颓废及其他 91
诗言志与波德莱尔 94
代名词的滥用 96
“察传”说 98
谀墓 100
简体字之失当 101
新文风 102
史 107
李卓吾论唐太宗 107
子顺相魏 110
“小骂大帮忙”引出的闲话 112
汉文帝的“法治论” 114
陆凯与陈寿 116
宦情与学境 119
古之黎靬 121
“大秦”辨 123
危素与《元史》 126
对历史的一种思索 128
宋育仁及其《时务论》 131
读史散记 134
才与德 137
郑庄公 140
鲁桓公 143
楚的扩张 145
读史数则 147
释“历史的长期合理性” 149
翰林学士与辅弼之臣 156
隋炀帝亡国之象 159
主骄臣谄亡天下 161
逄蒙学射 164
狂态复萌苏世长 167
翁同龢与戊戌变法 169
晚清的改良梦 173
李少君若在今日 176
王荆公初心孤矣 178
谏诤之道——崔鷃上书 180
老生常谈一则 182
徐光启 184
中西文化的哲学底蕴 186
利玛窦与徐光启 188
中西之交与古今之异 193
再谈徐光启 195
“天主”与“上帝” 198
关于18世纪西欧天主教内有关中国礼仪之争的一个“新发现” 200
马勒伯朗士与“中国礼仪” 202
关于斯宾诺莎和马勒伯朗士 206
莱布尼茨与中西之交 208
瞎子摸象——启蒙时期欧洲哲学家眼中的“中国哲学” 211
中西文化之交相格义之学 214
解与悟 217
汤若望 219
莱布尼茨的圆通之学 222
方圆难周 226
中西文化之一大歧异 231
中西文化思想史之再观察 233
两汉与欧洲之交 238
哲 243
冯友兰与康德 243
哲学·历史·政治 245
学哲絮语之一 247
学哲絮语之二 248
学哲絮语之三 250
学哲絮语之四 252
学哲絮语之五 255
学哲絮语之六 257
学哲絮语之七 260
学哲絮语之八 264
学哲絮语之九 267
学哲絮语之十 269
学哲絮语之十一 271
学哲絮语之十二 275
学哲絮语之十三 278
顾宪成 282
“著相”与“不著相” 285
海涅论德意志的民族性 287
哲学可悟不可解 293
无谓的争论——陆朱“鹅湖”之争 295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297
重读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自序》的感想 299
重读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总结》 303
戴东原的《孟子字义疏证》 308
经学与哲学疆界不分 310
戴东原的科学方法论 312
戴东原与笛卡尔 316
康德与中国哲学(一) 322
康德与中国哲学(二) 323
康德与中国哲学(三) 325
康德与中国哲学(四) 326
当代新儒家的哲学内涵 328
我看康德 330
地地道道的文人——伏尔泰 337
文化与文明 343
中国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 346
知识分子的良知 349
英法文明的区别 350
析“知识分子” 353
若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356
探寻中国的“自性”(identity) 358
关于“全球文化”问题 363
“内圣外王”与史官文化 365
何谓“西方文明”? 367
中国文化与人文及其他 373
学 379
《报任少卿书》与治学 379
研究工作的“非学者化” 381
“史”与“论” 383
入门须正,立志须高 384
宜粗不宜细 385
郑板桥论画竹 386
意新语工 387
关于学习马克思主义 389
冷板凳 391
通学 393
读书的“连环套” 395
司马迁写《五帝本纪》法 397
黄宗羲写《明儒学案》 398
治学宜慎 400
关于国际问题的研究 402
孟子与“国际关系”的准则 405
“全球化”是历史趋势 407
“全球化”并非一片和谐 411
杂说欧洲 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