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统一战线理论 3
加强统一战线理论宣传教育工作——学习习近平同志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刘东 3
在宗教教职人员中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傅欣 8
加强归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北京市西城区侨联 17
以中华文化之魂助飞统一战线之梦&孙瑞华 26
着眼“五有”目标配置统战资源 服务民生改善&刘雅莉 33
我国基层协商民主问题初探&李丽凤 王德文 张妍玲 40
党际协商民主的价值功能及完善路径&宋菊芳 47
关于增强民主协商实效性的几点思考&沈腾 54
协商民主与票决民主的结合及模式的选择&王鉴岗 59
协商民主视野下的人民政协民主监督&蔡国雄徐芳洁 66
中西方协商民主实践形式比较研究&刘慧娟 73
试论统战文化的内容和特性&韩晓青 81
当前高校统战工作的现状与发展策略&万建中 87
关于统战工作文化属性的若干思考&李祥熙 96
新时期文化统一战线建设的理论审视&张改凤 101
新世纪新阶段统战工作的创新发展研究&史爱东 108
试论统战工作的政治心理学研究&唐睿君 114
人民政协政治参与的制度资源开拓&齐卫平 122
浅论党外人士在人大及其常委会中的政治作用&翟峰 127
统一战线是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途径&叶介甫 131
新时期统战理论研究综述&梁晓宇 138
公共参与、协商民主与当代中国基层领域的社会整合&孙存良 144
“五一”口号与人民政协的创立和发展&张平夫 152
第二部分政党制度与多党合作理论 161
中国特色多党合作制的三维结构特征&黄小钫 161
试析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维护稳定功能&范伟 171
我国政党制度整合功能研究——基于社会分层视角&石学峰 178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政党制度&贾庆国 188
八大前后中共对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指导方针的探索——写在学习贯彻《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白皮书)之际&徐兵 197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文化内涵&李金河 206
多党合作制度下政治沟通刍议&朱琳妍 214
加快推进新时期多党合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袁家政 222
论各民主党派响应中共“五一”口号的意义&王小鸿 226
第三部分参政党建设理论 235
关于提高民主党派内部监督效能研究&毛桂芬 张瑞芳 张亚娟 235
以章程建设科学化推进参政党自身建设的科学化&孙照红 244
“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对参政党的素质要求&刘兴朝 253
加强民主党派主体性建设路径探析&降瑞峰 郝丽 260
传递凝聚“正能量”同襄共圆“中国梦”——参政党在意识形态工作中大有可为&王报换 269
浅析参政党与当今中国公民社会组织的关系&郑 宪 李梦奇 277
党管干部原则与民主党派组织独立性问题研究&王江燕 285
略论发挥党派界别的作用&苍玉清 294
试论加强民主党派机关专业化建设&蔡永飞 299
论民主党派省级组织换届工作&王琳 311
浅议参政党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朱琳妍 320
论参政党的代表性&蔡永飞 325
建设学习型参政党的几点认识&张大宁 33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民主党派干部队伍建设&王琳 339
多党合作制度框架下民主党派的政治责任与政治使命&汪守军 347
论中国参政党的政治参与&邱永文 355
关于中国参政党科学发展的几点设想&李然 362
充分发挥我国政党制度优势 促进社会和谐&张彦玲 丁青 367
试论“网络政治”与民主党派思想建设的关系&张云新 374
做好参政议政工作的探索与思考&马大龙 377
民主党派在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民盟北京市委理论课题组贾庆国 382
参政党建设目标纵横谈&郑宪 391
论中国参政党的转型&蔡永飞 400
执政党建设和参政党建设互相促进&王继宣 408
怎样看待政党关系和谐&周淑真 413
第四部分新的社会阶层理论 419
非公有制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一点体会&李晓哲 419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北京市工商联调研室 426
做好首都新社会阶层统战工作的思考&王永山 435
推进社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思考——浙江台州路桥街道商城社区统战工作的实践和启示&王建均 44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民主党派新社会阶层工作研究徐祖荣 451
新社会阶层人士政治参与问题分析&王珏 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