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什么是塑造 1
第一节 立体造像的技艺基础 1
第二节 雕与塑 3
第三节 通体塑造与扁体塑造 5
第二章 怎样学习塑造 8
第一节 练习塑造的几种形式 8
第二节 塑造的材料和用具 12
第三节 磨炼技巧掌握规律 19
第一节 塑造的准备 21
第三章 圆雕通体塑造 21
第二节 通体观察与强化记忆 23
第三节 基本形 26
第四节 结构与形表 30
第五节 点线面体 37
第六节 重心与平衡 43
第七节 实体与空间 52
第八节 质感与量感 56
第九节 取舍与夸张 63
第十节 局部与整体 69
第十一节 形廓与影像 70
第十二节 塑造与光照 74
第四章 浮雕扁体塑造 79
第一节 塑造的准备 79
第二节 定向塑造与定向观察 81
第三节 造像的透视性 84
第四节 高度立位与控制 87
第五节 体积形式的转换 89
第六节 扁体的体面关系 92
第七节 起伏与光源 96
第八节 局部特征的强化处理 98
第九节 形体边沿与底板的转接 99
第五章 塑造与人体造型 103
第一节 塑造与人体造型的“三态” 103
第二节 形态基础结构 105
第三节 体表特征与骨像 110
第四节 “形”与“动”的关系 113
第五节 中轴运动与躯干态势 115
第六节 肢体杠杆 120
第七节 联动造型 124
第八节 动中有动 127
第九节 十指连心 130
第六章 塑造与动物体造型 133
第一节 人与动物 133
第二节 体征共性倾向 135
第三节 殊异性表现 140
第四节 “形”“动”同构 146
第五节 联动态势 150
第六节 关节的动表现力 154
第七节 心态——情态 157
第一节 塑造与陶瓷语言的综合机制 161
第七章 塑造在陶瓷雕塑中的应用 161
第二节 造型技巧的特殊运用 163
第三节 设计手段 164
第四节 成形依据 166
第八章 塑造与陶瓷材质感性特征 168
第一节 材质——塑造语言的一个成分 168
第二节 含蓄——釉面雕塑的天然品格 170
第三节 透明与显像 172
第四节 色调与造型取向 174
第五节 挥洒薄彩串流中 176
第六节 欲含又吐 妙呈胎骨 178
第七节 厚釉下的体量感 180
第八节 塑绘结合 183
第九章 塑造与雕塑注浆成形 186
第一节 塑造为什么要介入成形问题 186
第二节 注浆成形述略 189
第三节 原型塑造与模具设计 190
第四节 模具的翻制 204
第五节 成形作业 218
第十章 塑造与雕塑模印成形 228
第一节 模印成形述略 228
第二节 原型塑造与制模 231
第三节 模印作业 233
第四节 脱胎与修整 240
第十一章 塑造与雕塑手工成形 245
第一节 挖塑 245
第二节 围塑 254
第三节 拉塑 260
第四节 卷塑 266
第五节 捏塑 268
第六节 堆塑 271
第七节 贴塑 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