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哲学的现实与现实的哲学” 1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的意义 1
一 问题的提出 2
二 选题的意义 8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述评 10
一 国外研究概况 11
二 国内研究概况 17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26
一 研究思路 26
二 研究方法 28
第一章 全球化背景下的西方现代性哲学话语 30
第一节 “现代性”的概念辨析 30
一 中国传统思想中“古”与“今”的时间观 31
二 西方传统时间学说中的“现在”观念 34
三 作为时代意识的现代概念与现代性原则的确立 39
第二节 西方现代性哲学话语 48
一 黑格尔与韦伯:面向理性的现代性话语 48
二 尼采和海德格尔:批判的现代性话语 53
三 哈贝马斯:面向交往理性的现代性话语 58
第三节 现代化、全球化与现代性 61
一 现代化:现代性建构的实践形态 61
二 全球化:现代性外推的社会空间 66
三 现代性后果及其出路 70
第二章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两种现代性话语 73
第一节 中国现代化道路:实践与理论 73
一 中国现代化的“历史之谜”及其求证 74
二 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82
三 中国现代化道路的三次论争 87
第二节 自由主义与中国现代性 93
一 作为西方现代性理论基础的自由主义及其历史局限性 94
二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西方话语 101
三 新自由主义与马克思主义 112
第三节 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性问题 116
一 全球化与传统儒学的式微 118
二 东西文化论争与现代儒学的复兴 126
三 儒学的创造性转化与中国现代性 131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历史与现实 139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必要性: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140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现实” 140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现代化的特殊性 148
三 中国现代性建构的理论基础 150
第二节 中国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151
一 “革命”现代性话语考析 152
二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革命” 156
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命题的提出及其基本含义 159
第三节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166
一 现代化的三种模式 167
二 现代化道路三种模式对中国的影响 169
三 中国共产党人对现代化的理论探索 171
第四章 现代性的批判与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内在逻辑 186
第一节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批判 187
一 资本主义社会的进步性 187
二 马克思对资本现代性的批判 191
三 马克思对现代形而上学的批判 197
第二节 中国现代性建构的三重逻辑 202
一 市场经济:效率与公平 204
二 主体性问题的反思与建构 218
三 市民社会与“和谐社会” 228
第三节 “以人为本”:中国现代性建构的基本原则和核心理念 234
一 “以人为本”命题的提出与辨析 235
二 “以人为本”的现代性意蕴 241
三 “以人为本”的理论要求 248
结语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自觉与创新 254
一 以实践为进路,建构中国现代性,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自觉 254
二 深入批判“全球主义”意识,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新发展 257
三 中国梦的提出:道路自信、制度自信与理论自信的科学统一 267
参考文献 271
后记 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