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1
前言 1
1 导论 1
1.1 问题的提出:货币政策操作规范之争 1
1.2 本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8
1.3 本书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11
图1-1 本书的研究思路 12
1.4 本书的创新之处、不足与困难 15
2 货币政策规则:历史演进及文献评述 18
2.1 货币政策规则的一般设计 19
2.2 货币政策规则的历史演进 22
表2-1 货币政策规则的历史回顾 22
2.3 时期视角的货币政策规则 26
表2-2 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国家一览 35
本章小结 39
3 规则还是相机抉择:转型期中国货币政策操作规范的选择 42
3.1 规则还是相机抉择:理论分析 42
图3-1 时间非一致性与最优均衡 46
图3-2 相机抉择下的均衡通货膨胀水平 52
3.2 转型期中国货币政策操作实践的回顾 53
表3-1 1993—1997年的货币政策调控效果 56
表3-2 1996年以来中国利率调整情况一览表 58
表3-3 1998—2002年的公开市场操作情况 59
表3-4 1998—2002年的货币政策调控效果 60
表3-5 2003—2005年的公开市场操作统计 61
表3-6 1996年以来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62
表3-7 2003年以来的货币政策调控效果 67
3.3 中国货币政策规则性和相机抉择性的实证判断 68
表3-8 规则性和相机抉择性货币政策成分对GRGDP影响的预测方差分解 76
图3-3 规则性和相机抉择性货币政策成分对GRGDP的冲击 76
图3-4 规则性和正负向相机抉择性货币政策成分对GRGDP的冲击 77
表3-9 规则性和正负向相机抉择性货币政策成分对GRGDP影响的预测方差分解 78
图3-5 规则性和相机抉择性货币政策成分对通货膨胀的冲击 79
表3-10 规则性和相机抉择性货币政策成分对通货膨胀影响的预测方差分解 80
表3-11 规则性和正负向相机抉择性货币政策成分对通货膨胀影响的预测方差分解 81
图3-6 规则性和正负向相机抉择性货币政策成分对通货膨胀的冲击 81
3.4 规则型货币政策操作的动态模拟 82
表3-12 模拟的规则型货币政策对GRGDP影响的预测方差分解 84
表3-13 模拟的规则型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影响的预测方差分解 85
表3-14 规则型货币政策操作的动态模拟效果 86
图3-7 真实产出增长率实际值和模拟值的对比 87
图3-8 通货膨胀率实际值和模拟值的对比 87
3.5 由相机抉择向规则的转型:转型期中国货币政策操作规范的现实选择 88
本章小结 91
本章附表 93
4 泰勒规则(工具规则):实证问题及在中国的检验 95
4.1 泰勒规则的提出 95
4.2 泰勒型规则的实证问题 97
4.3 泰勒型规则的估计 102
表4-1 泰勒(1999b)的估计结果 105
表4-2a Judd和Rudebusch(1998)的估计结果 106
表4-2b Judd和Rudebusch(1998)的估计结果 106
表4-2c Judd和Rudebusch(1998)的估计结果 107
表4-3a CGG(2000)的估计结果 109
表4-3b CGG(2000)的估计结果 109
4.4 泰勒规则在中国的检验 111
图4-1 1994年以来中国的真实GDP与潜在GDP 114
图4-2 1994年以来中国的GDP缺口 115
图4-3 1994年以来中国的通货膨胀率 116
表4-4 泰勒规则在中国的GMM检验结果 118
表4-5 各变量序列的ADF检验结果 119
表4-6 各变量之间的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 120
图4-4 泰勒规则对利率的拟合情况 121
4.5 泰勒规则在中国的适用性分析 122
本章小结 124
5.1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实践与效果 126
5 通货膨胀目标制(目标规则):理论、实践及在中国的检验 126
表5-1 几个西方发达国家通货膨胀目标制的主要内容 132
表5-2 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前后的平均通胀水平比较 135
5.2 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理论分析 136
5.3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特征与基本要素 142
图5-1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操作流程 144
图5-2 通货膨胀目标制框架的基本要素 145
5.4 通货膨胀目标制在中国的实证检验 146
图5-3 ω的数值及走势 152
图5-4 ω的相关图 153
5.5 通货膨胀目标制在中国的适用性分析 154
图5-5 我国各种物价指数的走势情况比较 158
本章小结 159
本章附录 161
6.1 开放经济下的最优货币政策 164
6 开放经济下的货币政策规则:理论及MCI的作用 164
图6-1 产出方差—通胀方差边界(目标函数=Var(y)+μVar(π)) 170
图6-2 盯住πL的效果 175
6.2 中国货币状况指数的构建及运用 176
表6-1 各国(地区)货币状况比率的取值 177
图6-3 人民币实际汇率指数走势图 181
图6-4 人民币实际利率走势图 182
表6-2 中国开放经济下IS曲线的回归结果 183
图6-5 中国的实际货币状况指数与真实产出增长率 185
表6-3 中国开放经济下菲利普斯曲线的回归结果 187
图6-6 中国的名义货币状况指数与通货膨胀率 188
6.3 开放经济下MCI的作用——进一步的研究 189
图6-7 经济供给因素的影响 194
6.4 MCI在中国的意义 197
本章小结 198
7.1 转型期中国货币政策规则的选择:基于拟合效果的分析 200
7 转型期的中国货币政策规则:选择与过渡 200
表7-1 灵活通胀目标制的VAR估计结果 204
图7-2 通货膨胀目标制对通货膨胀率的拟合情况 206
图7-1 通货膨胀目标制对利率的拟合情况 206
图7-3 通胀目标制和泰勒规则对利率拟合情况的比较 208
7.2 转型期中国货币政策规则的过渡安排 210
表7-2 通胀目标制和泰勒规则对利率的预测精度比较 210
图7-4 不同b值情况下λ和δ之间的关系(b=0.1,0.25,0.9) 216
7.3 积极创造条件,适时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 219
本章小结 224
参考文献 226
后记 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