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水资源含义及其特征 1
一、水资源的含义 1
第一章 绪论 1
二、水资源的特征 2
三、水资源的分类 5
第二节 水资源短缺与水环境污染 6
一、世界与我国水资源概况 6
二、水资源短缺 10
三、水环境污染 11
一、水资源持续利用的提出 15
第三节 发展水资源循环经济的意义 15
二、水资源持续利用的概念和内涵 16
三、发展水资源循环经济的意义 17
第二章 水资源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 21
第一节 水资源承载力 21
一、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 21
二、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方法 22
三、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发展趋势 24
第二节 水资源价值 25
一、水资源价值的内涵 26
二、水资源价值的表现 27
三、水资源价值的计量方法 28
第三节 生态环境需水 31
一、生态环境需水的概念 31
二、生态环境需水量分类 32
三、生态环境需水量特征 33
四、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方法 35
五、生态环境需水的调控措施 35
第四节 水资源优化配置 36
一、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概念 37
二、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目标和方式 38
三、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相关理论 39
四、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的发展趋势 41
第五节 非传统水资源利用 42
一、污水资源化 43
二、雨水资源化 47
三、微咸水利用 51
四、海水综合利用 52
五、跨流域调水 59
一、节约用水的内涵 65
第三章 节约用水技术 65
第一节 节约用水 65
二、节约用水的作用 66
第二节 工业节水技术 66
一、工业循环用水技术 66
二、生产工艺节水技术 67
三、污水处理回用 68
四、其他节水技术 69
第三节 农业节水技术 70
一、输水系统的节水技术 70
二、田间灌溉节水技术 71
三、田间农艺节水技术 73
四、化学节水技术 74
五、旱区雨水收集利用技术 74
六、管理节水技术 75
第四节 生活节水技术措施 76
一、加强节水宣传教育 76
二、采取有效的经济措施 76
三、推广应用节水器具 76
二、水污染的主要来源 78
一、水污染的基本概念 78
第四章 水污染防治技术 78
第一节 水污染的概念及来源 78
三、水体主要污染物及其环境效应 82
第二节 污水处理技术 85
一、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 85
二、污水处理新技术 91
第三节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技术 93
一、概述 93
二、农业面源的污染源 93
三、农业面源污染的环境影响 94
四、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技术与策略 95
第四节 城市雨水径流污染控制技术 97
一、概述 97
二、城市雨水径流中污染物的类型及来源 97
三、城市雨水径流污染控制技术 98
第五节 水环境修复技术 102
一、概述 102
二、物理方法 102
三、化学方法 103
四、生物方法 104
第五章 非传统水资源利用技术 107
第一节 污水回用技术 107
一、污水回用的基本处理方法 107
二、污水回用的处理工艺 110
第二节 雨水利用技术 116
一、雨水农业利用技术 116
二、城市雨水利用系统与技术 118
二、蒸馏法淡化技术 122
一、概述 122
第三节 海水淡化技术 122
三、膜法淡化技术 123
四、其他淡化技术 124
五、海水淡化的成本 125
第六章 水资源循环经济模式 126
第一节 水资源循环经济的减量化模式 126
一、水资源的农业减量化模式 126
二、水资源的工业减量化模式 128
三、水资源的生活减量化 137
一、水资源的农业资源化模式 138
第二节 水资源循环经济的资源化模式 138
二、水资源的工业资源化模式 142
三、水资源的生活资源化模式 151
四、社会层面的污水回用模式 161
第七章 水资源循环经济管理 175
第一节 概述 175
一、水资源管理的内涵 175
二、水资源管理的内容 175
三、水资源循环经济管理 177
三、保护并修复水生态系统 178
四、厉行节约用水 178
第二节 水资源循环经济管理的原则 178
二、确保水安全 178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178
五、防治水污染 179
六、多渠道开源 179
七、优化配置水资源 179
第三节 水资源循环经济管理的方法 179
一、法律 179
二、经济 180
三、科学技术 181
四、行政 181
五、宣传教育 181
第八章 水资源循环经济实践研究——以山东潍坊海化开发区为例 182
第一节 山东省潍坊市海化开发区水资源现状 182
一、海化开发区基本概况 182
二、水资源现状及特点 183
第二节 水资源供需预测分析 188
一、预测方法概述 188
二、灰色预测的建模原理与方法 189
三、需水量预测 192
四、可供水量预测 192
五、水资源供需分析 193
第三节 水资源循环经济模式的建立 193
一、企业内部层面 193
二、企业间层面 195
三、社会层面 207
四、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及中水回用工程 214
三、工业区污水收集、处理及回用工程 214
二、住宅区雨水收集利用示范项目 214
第四节 水资源循环经济优先项目 214
一、人工湿地雨水收集利用工程 214
五、水资源信息系统 215
六、盐田改造项目 215
七、地下卤水补充工程 215
八、海水淡化工程 216
第五节 效益分析 216
一、环境效益分析 216
二、经济效益分析 216
一、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公众意识 217
二、制定实施相关的法规政策 217
三、社会效益分析 217
第六节 推动水资源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 217
三、建立完整合理的水价体系 218
四、研究并实施相关水质标准 218
五、健全水资源信息管理体系 218
六、发挥市场机制,发展投资多元化 219
七、推进科技进步,建立人才支持体系 219
参考文献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