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1-1 环境监测的意义和作用 1
1-2 环境监测的任务和特点 1
一、环境监测的任务 1
二、环境监测的特点 3
1-3 环境污染和环境污染物 4
一、环境污染及其特点 4
二、环境污染源 6
三、环境污染物的性质 8
1-4 环境监测技术概述 9
一、化学物理监测 9
二、生物监测 11
1-5 环境保护标准 12
一、环境保护标准的作用和制订原则 12
二、环境标准的分类 13
三、未列入标准的物质最高允许浓度的估算 15
复习题 15
第二章 监测数据的统计处理和分析质量控制 17
2-1 监测数据的统计处理方法 17
一、误差和术语解释 17
二、离群数据的统计检验 22
三、分析结果的表示与统计检验 28
2-2 分析数据的回归处理和相关分析 33
一、直线回归方程 33
二、相关系数及其显著性检验 34
三、回归线的精度和置信区间 35
2-3 监测数据质量保证的意义和内容 36
2-4 分析方法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37
2-5 环境标准物质 37
一、环境标准物质及其作用 37
二、使用环境标准物质的注意事项 39
2-6 分析质量控制 39
一、实验室内分析质量的控制 40
二、实验室间分析质量的控制 49
复习题 54
第三章 环境样品的采集、保存和预处理 57
3-1 环境样品采集的基本理论和要求 57
3-2 水样的采集和保存 58
一、采样断面和采样点的设置 59
二、水样的采集方法 60
三、水样的采集时间和频率 61
四、水样保存的一般方法 61
3-3 大气样品的采集 63
一、污染物在大气中存在的状态 63
二、大气污染物采样点的布设 63
三、采样时间和频率 65
四、大气样品的采集方法 66
五、采样仪器 71
3-4 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72
一、污染土壤样品的采集 72
二、土壤本底值测定样品的采集 74
三、土壤样品的制备 74
3-5 生物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74
一、植物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74
二、动物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75
3-6 其他样品的采集 76
一、固体废弃物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76
二、沉积物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77
三、降雨的采集 77
3-7 环境样品的预处理 77
一、水样的预处理 77
二、固体样品的预处理 78
三、环境样品中污染物的分离和富集 80
复习题 91
第四章 化学分析法 93
一、重量分析法 93
二、容量分析法 95
三、应用举例 96
复习题 103
第五章 光学分析法 104
5-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法 104
一、概述 104
二、吸收光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105
三、分析仪器的类型和构造 106
四、提高吸收光谱法准确度的途径 110
五、吸收光谱法的应用 117
5-2 红外光谱分析法 122
一、概述 122
二、红外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 124
三、红外光谱仪及制样技术 129
四、振动光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132
五、定量及定性分析 139
六、应用举例 146
5-3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 147
一、概述 147
二、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148
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 151
四、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的干扰及其消除方法 156
五、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方法 157
5-4 荧光分析法 161
一、概述 161
二、荧光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163
三、荧光强度的测量 165
四、分子荧光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166
五、荧光分析的应用 166
5-5 化学发光法 167
一、概述 167
二、基本原理 168
三、化学发光法的应用 169
复习题 174
第六章 电化学分析法 178
6-1 极谱分析法 178
一、概述 178
二、极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179
三、极谱定量分析方法 181
四、干扰电流及其消除方法 182
五、反向溶出伏安法 184
6-2 电导分析法 186
一、概述 186
二、电导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186
三、电导的测量 187
四、电导滴定 188
五、电导测定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189
6-3 电位分析法 190
一、概述 190
二、电位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191
三、电位滴定法 192
四、离子选择电极法 192
复习题 200
第七章 色谱分析法 202
7-1 色谱分析简介 202
一、经典柱层析 202
二、纸色谱 204
三、薄层层析 205
7-2 气相色谱分析法 206
一、概述 206
二、气相色谱常用术语 206
三、气相色谱仪 209
四、气相色谱检测器 210
五、气相色谱理论基础 216
六、气相色谱分离条件选择 218
七、气相色谱分析方法 226
7-3 高效液相色谱 231
一、概述 231
二、高效液相色谱仪 232
三、高效液相色谱的分类及原理 234
四、液相色谱法的流动相 241
五、高效液相色谱的基本理论 243
六、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243
7-4 色谱分离方法的选择 243
7-5 色谱分析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举例 246
一、经典柱色谱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246
二、纸色谱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246
三、薄层色谱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247
四、气相色谱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247
五、液相色谱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247
复习题 252
第八章 质谱分析法 255
8-1 概述 255
8-2 质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256
8-3 质谱仪 257
一、质谱仪的组成 257
二、质谱仪的主要技术指标 259
三、质谱表示方法 261
8-4 质谱分析的基础 261
一、有关质谱峰的概念 261
二、分子离子峰与分子量的确定 263
三、分子式的确定 265
四、有机化合物的开裂及分子结构的确定 268
8-5 质谱的定性分析 277
8-6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 279
一、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结构原理 280
二、定性鉴定 281
三、色谱—质谱数据的人工处理 282
四、定量分析 282
五、质谱法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283
复习题 283
第九章 流动注射分析 287
一、概述 287
二、流动注射分析的基本原理 288
三、流动注射分析仪器 289
四、流动注射技术 291
五、流动注射分析的应用 295
复习题 296
第十章 中子活化分析法 297
一、概述 297
二、中子活化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297
三、活化分析的步骤 299
四、中子活化分析法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301
复习题 302
第十一章 简易监测方法和现代监测技术 303
11-1 简易监测方法 303
一、检气管法 304
二、试纸比色法和溶液快速法 305
三、环炉技术 306
11-2 连续自动分析 310
一、概述 310
二、大气污染物的连续自动分析 310
三、水体中污染物的连续自动分析 314
11-3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315
一、概述 315
二、相关光谱及其应用 316
三、红外遥感及其应用 317
复习题 318
第十二章 污染物形态分析 319
一、污染物形态分析的意义 319
二、污染物形态的分类方法 320
三、天然水中金属元素的形态分析 320
四、土壤和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形态分析 326
五、大气中金属元素的形态分析 328
六、金属元素的价态分析 332
复习题 335
第十三章 放射性污染监测 336
13-1 概述 336
一、放射性的种类 336
二、环境中放射性污染物的来源 336
三、辐射线对生物的影响 337
四、放射性监测 338
13-2 放射性污染监测的基本原理 338
一、放射性衰变的一般规律 338
二、放射性测量 339
13-3 放射性污染监测 344
一、放射性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345
二、放射性元素分析方法的主要特点 345
三、环境中放射性污染监测实例 347
复习题 350
第十四章 环境污染生物学监测与生物学评价 351
14-1 生物监测与环境质量生物学评价概述 351
一、生物监测与生物评价的概念 351
二、生物监测和生物评价的特点 352
三、生物监测与生物评价的任务 353
14-2 水污染生物监测与生物评价 354
一、指示生物法 354
二、生物群落法 359
三、生物指数法 363
四、种类多样性指数 365
五、水污染生物测试 366
14-3 大气污染生物监测 384
一、大气污染对植物的影响 384
二、大气污染植物监测方法 390
复习题 395
第十五章 环境噪声测量 397
15-1 声音和噪声 397
15-2 噪声的物理特性 398
一、频率、声速和波长 398
二、声压、声强和声功率 400
三、级和分贝 402
四、噪声的迭加 403
15-3 人耳听觉特性与噪声评价量 405
一、听阈与痛阈 405
二、等响曲线与响度级 406
三、噪声的基本评价量 408
15-4 测量仪器 415
一、声级计 415
二、数字化测量仪器 419
15-5 环境噪声的测量 420
一、噪声容许标准 420
二、测量程序 423
三、背景噪声的影响 423
四、公共噪声测量 424
复习题 429
主要参考文献 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