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陆前进,卢庆杰著
  • 出 版 社: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542916548
  • 页数:342 页
图书介绍:中国人民银行1984年起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确立了中央银行体制,现代意义上的货币政策开始形成。本文立足于与工业化国家及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比较研究,分析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适度性,以及货币政策框架的设定。重点在于货币政策各种传导途径的比较,分析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存在的障碍,并对完善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出对策。

第一章 中国的货币化进程和货币市场的建设 1

第一节 经济货币化程度的衡量 1

一、经济货币化程度的衡量指标 1

二、货币化与货币需求 3

第二节 中国经济的货币化进程分析 4

一、金融资产的结构与货币化进程 4

二、中国的货币化进程演变 6

三、M2的构成分析 9

四、中国M2/GDP水平偏高的含义 13

第三节 中国的货币化指标偏高的原因分析 14

一、货币流动性下降 14

二、融资结构扭曲 17

三、货币供应量的超常增长 19

四、商业银行的发展滞后 21

五、汇率机制的影响 22

六、经济景气因素的影响 23

第四节 中国货币市场的框架结构 24

一、同业拆借市场 26

二、国债市场 30

三、票据市场 38

四、银行间外汇市场 41

五、完善我国货币市场的建设 44

第五节 回购市场 45

一、回购协议及功能 45

二、我国银行间回购市场 46

三、影响回购协议利率的因素 52

四、中央银行回购协议的操作 53

五、加快我国银行间回购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54

第二章 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和货币政策工具 56

第一节 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创造和控制 56

一、基础货币的构成 56

二、货币供给的来源 58

三、影响我国货币供给的因素 59

四、中央银行控制基础货币的工具 63

五、各国中央银行资产结构的比较 65

第二节 货币乘数 68

第三节 各国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的比较分析 69

第四节 中国的货币政策工具 74

一、信贷政策 75

二、再贷款 80

三、存款准备金制度 83

四、再贴现 89

五、公开市场操作 90

六、中国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性分析 97

第五节 货币政策工具与债务管理之间的协调 103

一、中央银行的货币管理与公共债务管理 104

二、中央银行的货币管理与票据债务管理 108

第三章 中国的利率市场化 112

第一节 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实践 112

一、利率市场化的理论意义 112

二、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实践 115

三、中国市场化利率的形成机制 125

四、利率衍生品市场的发展与利率价格发现 128

一、货币市场的利率结构 132

第二节 中国的利率结构问题 132

二、利率的期限结构理论 150

三、中国的利率期限结构 152

四、本外币利率之间的关系 160

五、人民币升值预期条件下的利率调控 165

第一节 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 167

一、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种类 167

第四章 货币政策目标选择 167

二、我国操作目标的选择 170

三、操作目标与政策工具 175

第二节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理论综述 177

一、汇率目标 177

二、货币目标 179

三、利率目标 181

四、通货膨胀目标 182

五、隐含名义锚 184

一、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标准 186

第三节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 186

二、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普尔分析 187

三、美国和英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变化 189

四、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190

第四节 我国中介目标的选择和控制 192

一、我国中介目标的选择 192

二、中央银行的冲销干预 196

三、金融创新、开放经济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 206

一、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208

第五节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与目标体系 208

二、货币政策的目标体系和中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211

第五章 货币政策传导途径分析 218

第一节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综述 218

一、传统的利率传导通道 219

二、信贷渠道 223

三、非货币性资产价格传导渠道 231

四、汇率渠道 235

五、理论评述 237

第二节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国际比较 238

一、美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239

二、英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243

三、欧元区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245

四、中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246

第三节 中国的利率传导途径 248

一、利率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248

二、利率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253

一、基本模型 259

第四节 信贷传导机制的模型分析及政策含义 259

二、信贷渠道的有效性 263

第五节 中国的银行体系与信贷传导途径 265

一、中国银行体系概述 266

二、信贷渠道在我国转轨时期的特殊性 267

三、国有商业银行的人员管理影响运作效率 272

四、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影响了其对货币政策传导的效率 273

五、信贷分配的不均影响信贷渠道的畅通 274

六、信贷渠道紧缩作用使货币政策存在顺周期作用 275

七、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与银行体系运作 276

八、不良资产影响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通道 277

第六节 货币政策的非货币性资产传导途径 280

一、股票市场的传导 280

二、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股市的影响 284

三、股权分置改革对股票市场传导机制的影响 288

第七节 汇率渠道 289

一、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 289

二、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原因分析 294

三、人民币升值条件下的传导机制——基于投机冲击和Mundell—Fleming模型的分析 296

第八节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的障碍及对策 299

一、货币政策传导的障碍 299

二、完善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对策 302

第六章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分析 307

第一节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与货币流通速度 307

第二节 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308

一、向量自回归模型(VAR) 308

二、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的综合分析 312

三、中国货币政策的效果 318

第三节 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综合因素 319

一、官方干预 319

二、金融市场的竞争力、深度和多样化 321

三、对外开放度与外部融资 322

四、金融结构与货币政策有效性 323

一、货币政策的可信度 328

二、国债 328

第四节 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其他因素 328

三、其他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 329

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效果 329

第五节 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329

一、金融创新影响了货币政策实施的基础 330

二、金融创新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330

三、金融创新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331

四、金融创新影响了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 333

五、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 334

参考文献 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