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转移人口的流动与融入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问题》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田明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030462999
  • 页数:298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中国城镇化的前因后果 1

第一节 什么是城镇化 1

一、城镇化概念在中国的出现 2

二、城镇化研究的发端 3

三、概念使用的分歧 4

四、概念使用与中国市镇设置和城乡划分标准 6

五、概念使用与城镇化道路的争议 9

六、官方城镇化战略提出过程及概念含义 10

七、作者的看法 15

第二节 城镇化的原因 17

一、人性对美好的追求是城镇化得以实现的基础 17

二、集聚经济是城镇化的永续动力来源 19

三、工业化是城镇化的第一推动力 21

四、就业结构转变是城镇化的直接推动力 24

第三节 城镇化的意义及后果 27

一、促进劳动分工,推动产业创新 28

二、扩大需求,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29

三、调整利益格局,理顺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关系 30

四、提高群众的参政议政能力,推进政治现代化进程 31

五、有利于共享文化成果,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33

六、有利于优化国土开发的空间秩序,保护生态环境 33

第二章 城镇化问题与改革 36

第一节 中国城镇化取得的成就 36

一、城镇化打破了城乡壁垒,促进了社会流动 37

二、促进了社会制度和社会政策的建立与完善 38

三、城市现代化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38

第二节 中国城镇化存在的问题 39

一、农业转移人口问题 39

二、乡村发展和乡村治理问题 40

三、城镇化不均衡问题 41

四、资源浪费,土地开发无序问题 41

五、城市病问题 42

第三节 新型城镇化与改革 43

一、行政区划调整与设市模式创新 45

二、户籍制度改革 49

三、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和土地流转制度改革 53

四、因地制宜的城镇化模式 56

第三章 市民化与新型城镇化 60

第一节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滞后的主要表现 60

一、户籍城镇化与常住人口城镇化差距不断扩大 61

二、农民工参加职工社会保险的缺失 65

三、农业转移人口子女受教育状况存在不公平现象 67

四、农业转移人口无法享受保障性住房 67

第二节 市民化滞后的历史追问 69

一、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 70

二、投资的城市偏向政策 70

三、保障性住房与福利分房 71

四、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运行的贡献者与被排斥者 72

第三节 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 75

一、成本的构成 76

二、成本的核算 79

三、成本的分担 81

第四章 人口迁移机制与空间格局 88

第一节 人口迁移的机制与研究现状 88

一、中国人口迁移研究内容及评价 88

二、人口迁移理论及机制 90

第二节 中国人口迁移的总体态势 99

第三节 中国人口迁移的空间格局 104

一、人口迁移的宏观地带性格局 106

二、人口迁移的流场和集聚中心 108

三、城乡及不同规模城市之间的分布 109

四、人口迁移的影响及评价 111

第五章 迁移过程中的横向迁移 115

第一节 迁移过程 115

第二节 横向迁移特征 118

一、流动频率和流动速度 119

二、流动轨迹 122

第三节 横向迁移的影响因素 127

一、理论分析 127

二、个人决定因素 129

三、个人与环境的关系的影响 132

四、空间流动与城市融入 134

五、有序提高农民工的居留稳定性 139

第六章 流动过程中的回乡与留城 140

第一节 回乡与留城的影响机制 140

一、生命周期因素 141

二、人力资本因素 142

三、婚姻状况、举家迁移与住房的影响 143

四、新迁移经济学:收入、职业与家庭禀赋 146

五、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 149

六、流出地与流入地的结构性因素 150

第二节 留守人口对外出人口的回流期望 152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53

二、变量选取与建立模型 157

三、回归结果与相关分析 162

四、从城乡两个方面改善留守人口的境遇 169

第七章 工作流动:影响与机制 172

第一节 工作流动的影响 172

一、工作流动与职业地位变化 172

二、工作流动频繁的负面影响 173

三、频繁更换工作的理论分析及评价 174

第二节 为什么要不停地更换工作 177

一、工作流动速度 178

二、流动速度比较 180

三、决策机制 182

第三节 工作流动能带来工资的提升吗 187

一、影响农民工收入水平的因素 187

二、影响工作流动与收入关系的因素及理论 188

三、不同更换工作次数农民工的收入水平 191

四、模型分析 192

五、工作流动对收入的影响特点 200

第四节 主动流动还是被动流动 202

第八章 社会经济地位与城市融入 205

第一节 农民工经济地位与社会阶层 205

一、经济地位与社会阶层 205

二、农民工职业地位形成的原因 211

第二节 农民工的社会融入 214

一、社会融入的概念与理论 214

二、农民工社会融入状况 222

三、影响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因素 226

第三节 空间隔离与空间融合 231

一、中国社会空间分异 232

二、流动人口的空间隔离 234

第九章 地方化因素与城市融入 238

第一节 数据 239

第二节 城市特色与流动人口构成 242

一、城市吸引范围与流动人口来源地 242

二、流动人口构成城市比较 245

第三节 社会融入的城市比较 247

一、多指标综合比较法 247

二、心理融入指标替代分析法 252

三、融入程度的城市比较 255

第四节 地方化因素对城市融入的影响 258

一、地方化因素的作用机制 259

二、因变量指标构造 261

三、回归分析 262

四、地方因素影响的机制分析 268

五、政策启示 272

参考文献 275

后记 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