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关于民族性的一点说法壹 中国人的“群”规则毛泽东 中国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 9
费正清 官僚主义的流弊 10
吴思 官僚集团的生存规则 15
古伯察 狡诈的中国人 17
孙中山 好道德与坏习气 21
梁启超 国民所缺之德与不知之识 32
杜威 不知个人权利为何物 39
梁漱溟 安分守己,抱残守缺 42
蒋中正 没有责任感的中国人 50
陶行知 无国民资格之国人 53
缪凤林 中国人之种种主义 57
吴自甦 中国人的伦理 58
张君劢 一切以人为主 60
杨懋春 传统本位的中国人 62
陈其南 深得暧昧之精髓 66
吴聪贤 农业大国的农民意识 69
钱钟书 死要面子活受罪 72
贰 中国人究竟有多少“劣根”?鲁迅 百病缠身的中国人 75
老舍 文化之累 84
麦华陀 逆来顺受、生命力顽强的民族 86
史密斯 因缺乏时间观念而充满耐性 88
胡适 举国皆为“差不多” 105
朱希祖 维系香火与重男轻女 111
张君俊 萎靡不振之痼疾 112
劳德 矛盾重重的中国人 114
王造时 国民心理之根源 117
潘光旦 消极、自私、能力薄弱 118
费孝通 禁锢在小圈子里的国人 125
柏杨 丑陋的中国人 128
沈从文 中国人的病 139
朱自清 牢骚满腹的民族 140
梁实秋 公众场合的旁若无人 141
储安平 明争暗斗的中国人 142
叁 不讲“来世”的文明胡适 苏格拉底精神 145
渡边秀方 天命思想与和平主义 148
庄泽宣 冷漠保守的中国人 152
牟宗三等 中国人之精神与智慧 162
项退结 倾向于实体、类比的思维 165
成中英 中国哲学的几个主义 170
文崇一 中国国民性格 174
钱穆 国人之天性 182
张岱年 不思改进,安于现状 192
李敖 积习难祛,因循守旧 195
张爱玲 虚无主义的中国人 199
丰子恺 客气与揩油 202
肆 中庸之道的“好歹”林语堂 难以捉摸的中国人 205
约翰逊 压抑,但并不破坏 218
麦嘉温 君子之道 220
服部宇之吉 融汇与同化 223
杜亚泉 顺其自然的文明 225
贝施福 以拙取胜的民族 227
唐钺 崇尚快感与空谈 230
蔡元培 无往而不胜的中庸 231
季羡林 极难对付的知识分子 233
大谷孝太郎 自我归向“未发之中” 236
孙本文 贵执中,恶过度 242
伍 粘着的民族李大钊 以静为本位的中国人 247
约翰逊 粘着于物质世界之中 250
罗斯 内敛而松散的情绪 253
史密斯 走老路,最保险 255
沃纳 抱团,一种向内的结合 258
胡适 蒙住眼睛的自欺 259
罗素 消极抵抗的效力 263
龙应台 难以突破压力 266
勒津德 缓慢而缺乏创造激情 267
陆 中国社会的女性化李敖 长久压抑的恶之源头 273
孙隆基 母胎化的社会 279
林语堂 近乎女性的心灵 285
麦嘉温 女性的依附地位 291
秋瑾 一生遭际,尽是不平 292
吴祖光 壮门面的贞节牌坊 294
陶泰忠 女性的地狱 295
高罗佩 女性之内的等级划分 296
聂绀弩 不容忽视的尊长之威 297
柒 南人北人的是是非非利希霍芬 中国19省人的性格特点 299
潘光旦 北中国与南中国 305
汪曾祺 南北五味 309
曹聚仁 曰东南、曰西北 310
张恨水 老北平的独特韵味 313
郁达夫 福建 杭州 314
林文询 成都人的嘴劲 316
沈从文 凤凰掠影 318
张爱玲 上海人之“通” 319
捌 “大中华”的价值和“架子”利希霍芬 自大和老奸巨猾 321
冯友兰 既出世又入世的文明 325
辜鸿铭 东西文明的差异 326
史密斯 瞧不起外国人 328
中野美代子 不可改变的大中华意识 331
朱自清 万事求全 332
金庸 侠义精神的伸张 333
杨振宁 自卑与自大的情结 334
丁肇中 发扬新的格物致知精神 335
玖 “拆穿”西洋镜费正清 科学发展的阻碍 337
汤因比与池田大作 中国乃是世界未来的希望 340
麦嘉温 思维抽象,缺乏理性 343
严复 好古而忽今带来的停滞 346
陈独秀 一盘散沙的民族 347
庄延龄 灵巧而缺乏道德感 349
胡适 物质与精神的辨别 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