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桑玉成主编
  • 出 版 社: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309046897
  • 页数:320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主要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第一节 马克思的生平与思想历程 1

第一章 绪论 1

家庭背景与最初思想的形成 2

政治立场与世界观的转变 3

新世界观的初现与创立 5

新世界观的公开问世 7

在经济领域的成就 7

晚年对人类学的沉思与探讨 8

家庭背景与最初思想的形成 10

第二节 恩格斯的生平与思想历程 10

政治立场与世界观的转变 11

对新世界观的创立与问世的贡献 13

为马克思完成《资本论》所作的奉献 14

晚年对唯物史观的发展 15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理论创立的背景 16

历史背景 16

理论背景 18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意义 20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特征 21

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的伟大意义 23

【经典阅读】 24

【研究与思考】 31

第二章 人的本质与人的全面发展 35

第一节 人的本质的理论 35

人的本质的综合命题 36

人的本质理论的深刻内涵 37

人的本质理论的思维逻辑 39

人的异化问题的认识过程 41

第二节 人的异化问题 41

人的本质异化的实质 42

第三节 人与人的历史 45

生产活动与社会关系 46

人与历史的相互关系 47

第四节 人的全面发展与共产主义 50

无产阶级的解放和人的解放 50

共产主义理论与运动 51

人的全面发展 53

【经典阅读】 55

【研究与思考】 63

第三章 科学的实践观 67

第一节 科学实践观的创立 67

实践是人的一种活动 68

科学实践观的基本内容和特征 69

实践活动的三种基本形式 73

第二节 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关系 74

实践的主体及其属性 75

实践的客体及其特点 77

实践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78

第三节 实践基础上的唯物主义新视野 80

实践基础上的新自然观 80

实践基础上的新历史观 83

实践基础上的新认识论 87

【经典阅读】 90

【研究与思考】 96

第四章 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 100

第一节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100

社会是发展着的活的有机体 101

社会有机体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104

社会有机体的结构和功能 106

第二节 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 113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13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17

科学技术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有力杠杆 118

社会交往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120

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力量 121

第三节 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123

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124

社会发展是历史决定性与主体选择性的统一 125

社会发展道路是多样性的统一 126

【经典阅读】 128

【研究与思考】 131

第五章 《共产党宣言》——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134

第一节 《共产党宣言》产生的历史背景 134

“共产主义幽灵”在欧洲游荡 135

马克思主义诞生前影响无产阶级的一些理论 138

第二节 无产阶级的新世界观 141

运用唯物史观研究资本主义社会 141

世界历史与世界市场 143

阶级分析和阶级斗争学说 144

对当时各种非科学的社会主义学说的批判 146

第三节 《共产党宣言》的伟大意义 148

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革命 148

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和行动纲领 150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观 151

【经典选读】 153

【研究与思考】 161

第六章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与资本的运行 164

第一节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动规律的探索 165

第二节 劳动价值理论 166

价值实体 167

价值量 168

价值形式及货币 168

价值规律 169

第三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与分割 170

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条件和生产过程 170

剩余价值的分割 173

第四节 资本运行的基本原理 177

单个产业资本的运行 178

社会资本的运行 180

第五节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181

资本积累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 182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作用和局限性 184

【经典阅读】 186

【研究与思考】 190

第七章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194

第一节 社会主义:一种人类的政治理想 194

莫尔与《乌托邦》 197

第二节 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表现形态 197

康帕内拉与《太阳城》 198

闵采尔与“千载太平天国” 199

摩莱里与《自然法典》 199

马布利与《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200

巴贝夫的“平等共和国” 200

圣西门及其实业制度 201

傅立叶及其新世界 202

欧文及其劳动公社 202

第三节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204

物质基础 205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 206

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 207

第四节 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及其与空想社会主义的联系和区别 208

【经典阅读】 212

【研究与思考】 215

第八章 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构想 217

第一节 关于未来社会发展阶段的设想 217

关于过渡时期的理论 218

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 221

第二节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制形式与分配形式 224

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制形式 224

社会主义的分配形式 228

第三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权形式 231

无产阶级专政是过渡时期的国家政权 231

巴黎公社的伟大实践 235

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国家制度的变化 238

国家的自行消亡 239

【经典阅读】 240

【研究与思考】 247

第一节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贡献 250

第九章 马克思主义在俄国和中国的发展 250

列宁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 251

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的贡献 254

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 256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一国胜利”论 260

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新探索 262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发展 26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 26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 269

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 26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个理论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72

【经典阅读】 275

【研究与思考】 278

结语 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281

理论是灰色的,实践之树常青 281

与时俱进的先驱和典范 283

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288

附录 “西方马克思主义”简介 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