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章 绪论 1
0.1 木材是一种“环境材料” 1
前言 1
0.2 木质环境学特性研究的积极意义 3
0.3 木质环境学的产生与发展 4
0.4 木质环境学的研究内容 5
0.4.1 木质环境的环境学感觉特性 5
0.4.2 木质材料对环境物理条件的影响及可居住性 6
0.5 木质环境学研究的指导思想 7
0.5.1 紧密结合木材科学的基础知识 7
0.4.4 木质环境学特性的调控和保护 7
0.4.3 木质材料构成的室内微环境对生物体、人体的影响 7
0.5.2 与视觉、触觉、听觉等物理学科相结合 8
0.5.3 与建筑物理学与室内微环境学联系起来 8
0.5.4 应用心理学、生理学知识和手段开展相关研究 8
0.6 本书的主要内容及学习方法 9
第1章 木材表面视觉环境学特性 10
1.1 色度学基础 10
1.1.1 色度学 11
1.1.2 表色系统简介 12
1.1.3 颜色测量方法简介 18
1.2 木材材色视觉物理量 22
1.2.1 木材颜色的产生 22
1.2.2 木材材色物理量测量的发展 24
1.2.3 我国树种群体木材材色视觉物理量的色度学空间分布 25
1.2.4 世界森林木材材色空间分布规律 35
1.2.5 木材材色视觉物理量的综合分析 40
1.2.6 木材材色视觉物理量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化 43
1.3 木材的光反射特性与光泽度视觉物理量 56
1.3.1 木材的光反射特性 56
1.3.2 木材表层和内层光反射特性的分离测定 58
1.3.3 木材表面光泽度及其分布特征 60
1.3.4 木材对紫外线和红外线的吸收与反射特性 65
1.4 木材表面视觉特征变化对视觉心理感觉的影响规律 65
1.4.1 视觉心理量的选取 65
1.4.2 实验心理学调查分析方法 66
1.4.3 材色变化对视觉心理感觉的影响规律 67
1.4.4 纹理变化对视觉心理感觉的影响规律 74
1.5 木材表面视觉特性与人的视觉心理 79
1.5.1 木材颜色的视觉心理特性 79
1.5.2 木材纹理的视觉心理特性 80
1.5.3 木材光泽度的视觉心理特性 82
1.5.4 木材视觉物理量与视觉心理量之间的关系 83
1.5.5 视觉心理量解析 88
1.5.6 室内空间的木材率与视觉心理 91
1.6 木材表面视觉特性与人的视觉生理 92
1.6.1 研究方法与测试指标选取 92
1.6.2 视觉生理反馈结果分析 93
2.1.1 木材是纹理型的事物 96
2.1 木材的纹理 96
第2章 木材纹理的特征参数提取及环境学特性预测 96
2.1.2 木材纹理定量化的相关研究 97
2.2 基于计算机图像处理进行木材纹理定量化的构想 101
2.2.1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 101
2.2.2 图像的离散数字化 102
2.2.3 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运算形式 103
2.2.4 典型纹理算法 104
2.3 木材纹理物理量的定义 106
2.3.1 从木材科学定义木材纹理物理量 107
2.3.2 从心理物理学和视觉环境学定义木材纹理物理量 107
2.3.3 从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图形学定义木材纹理物理量 108
2.4.1 木材纹理灰度特性的分析 110
2.4 木材纹理特征量的检测 110
2.3.4 木材纹理物理量的归纳与总结 110
2.4.2 木材纹理特征量的针对性检测 113
2.5 木材纹理的空域和频域统计特征分析 118
2.5.1 木材纹理特征的空间灰度共生矩阵分析 119
2.5.2 木材纹理特征的行程长度矩阵统计分析 128
2.5.3 应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功率谱分析木材纹理频率特征 131
2.5.4 应用小波在多尺度和多频率空间提取木材纹理特征 135
2.5.5 木材纹理的分形特征与纹理复杂度描述 141
2.6 木材纹理特征参数体系的建立 144
2.6.1 各种纹理算法的针对性及优缺点分析 144
2.6.2 各种纹理算法之间的相互联系 145
2.7 基于改进的视觉物理量预测木材的环境学品质 146
2.6.3 木材纹理综合变量体系的建立 146
2.7.1 材料与方法 148
2.7.2 结果与分析 148
第3章 木质材料的触觉环境学特性 154
3.1 木质材料的接触冷暖感 154
3.1.1 木材的热学性质提要 154
3.1.2 木材的接触冷暖感 158
3.2 木质材料的接触粗滑感 167
3.2.1 木材表面粗糙度 167
3.2.2 木材表面触觉粗糙感 169
3.2.3 影响木材表面粗糙感的因素 170
3.3 木质材料的接触软硬感 174
3.4 木质材料触觉特性的综合分析 175
3.5 木质材料触觉特性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177
3.5.1 三因素理论 177
3.5.2 心理生理学 177
3.5.3 材料对人体生理影响的评价模式 177
3.5.4 生理反馈实验结果 180
3.6 木地板的步行特性 187
3.6.1 木质地板材料的静摩擦 188
3.6.2 木质地板材料的滑动性 190
3.6.3 步行时木质地板的软硬性与弹性 193
第4章 木质材料的振动声学和环境声学 201
4.1 木材的振动和传声 201
4.1.1 木材的三种基本振动方式 202
4.1.3 频率和频谱 204
4.1.2 木材的传声 204
4.1.4 乐音和噪声 205
4.2木 材的振动声学品质 207
4.2.1 木材的声学性能品质指标 207
4.2.2 乐器用木材声学性能品质评价 210
4.3 云杉属木材声学品质特性与影响因素研究 213
4.3.1 国内外乐器材木材声学品质的研究概况 213
4.3.2 云杉属木材声学品质与其结构因子的关系 217
4.4 建筑声学基础 225
4.4.1 声强、声压和分贝 226
4.4.2 声波的反射、折射、吸收和透射 229
4.4.3 驻波和共振 231
4.4.4 混响 232
4.5 木质材料的吸声性能 234
4.5.1 吸声系数的测量方法 235
4.5.2 吸声材料(构造)与吸声机制 238
4.5.3 木质材料的吸声特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246
4.5.4 木质装饰吸声板 262
4.5.5 减轻家居噪声影响的几点建议 263
4.6 木质材料的隔声性能 264
4.6.1 吸声和隔声、吸声材料和隔声材料的区别 264
4.6.2 隔声和隔声材料(构造) 265
4.6.3 木质材料(构造)的空气声隔绝性能 270
4.6.4 木质材料(构造)的楼板冲击音隔绝性能 278
4.6.5 室内装修隔声设计的几点建议 284
4.7.1 用白噪声源测量房间的混响时间 287
4.7 木质空间的混响 287
4.7.2 木质室内空间的混响时间调控 289
第5章 木质材料的嗅觉环境学特性 292
5.1 木材中的抽提物 292
5.2 木材抽提物的生物活性与药用价值 294
5.2.1 甾类化合物 295
5.2.2 生物类黄酮 296
5.2.3 萜类化合物 299
5.3 木材抽提物的生物活性成分对生物体的影响 300
5.3.1 木材抽提物对小鼠生长的影响 300
5.3.2 木材抽提物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301
5.4.1 木材抽提物与芳香疗法 304
5.4 木材抽提物的空气质量调节作用 304
5.4.2 木材抽提物与空气调节 305
5.4.3 木材抽提物的利用 306
5.5 木质建材的有机挥发物与室内空气污染 309
5.5.1 室内空气中的有机挥发物 309
5.5.2 木质建材中的有机挥发物 314
5.5.3 木质建材及住宅的氡放射 321
第6章 木质材料对室内建筑物理微环境的调节特性 324
6.1 木质材料对室内温度的调节特性 325
6.1.1 建筑平壁的传热 325
6.1.2 木质材料的调温性能 334
6.1.3 不同墙体住宅的室温比较 338
6.2.1 湿度与居住性 343
6.2 木质材料对室内微环境的湿度调节特性 343
6.2.2 木材的吸放湿特性及其调湿作用 350
6.2.3 木质材料的调湿性能与评价指标 352
6.2.4 木质材料调湿性能的影响因素 361
6.2.5 住宅内部的湿度设计 364
6.3 木质墙体的结露现象 374
6.3.1 居住性和结露 375
6.3.2 墙体的防结露设计 375
6.3.3 防止和控制冷凝的措施 377
第7章 木质环境对生物体的调节影响作用 379
7.1 对动物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379
7.1.1 实验材料 379
7.1.3 研究方法 380
7.1.2 实验动物 380
7.1.4 取食量 381
7.1.5 饮水量 383
7.1.6 体重 384
7.1.7 脏器质量 385
7.1.8 讨论 386
7.2 对动物体生理指标的影响 387
7.2.1 实验动物 388
7.2.2 实验方法 388
7.2.3 生理指标检测结果与分析 390
7.3 对动物体免疫及繁殖的影响 395
7.3.1 实验方法 395
7.3.2 免疫功能检测结果与分析 398
7.3.3 不同居室微环境对小鼠繁殖性能的影响 399
7.4 木质材料对生物体调节特性的综合分析 402
7.5 木质环境对人体影响初探 404
7.5.1 研究方法与测试指标 404
7.5.2 实验内容 405
7.5.3 研究结果概述 405
第8章 木质环境学相关问题 410
8.1 木材环境学品质科学评价模式的建立 410
8.1.1 客观评价法 410
8.1.2 主观评价法 411
8.1.3 基于心理生理量的评价方法 413
8.1.4 综合评价体系 414
8.2.1 木材与其他装饰材的环境学品质与可居住性的对比 415
8.1.5 小结 415
8.2 木材的优秀环境学品质与现代人居微环境模式的构建 415
8.2.2 以低质木材制作具有良好环境调节性建筑内装材的建议 416
8.2.3 适合中国国情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现代人居微环境模式的具体建议 417
8.3 木结构住宅在中国的发展讨论 418
8.3.1 木结构建筑定义及主要结构形式 418
8.3.2 木结构住宅的优点 419
8.3.3 木结构建筑在国外的发展 420
8.3.4 木结构建筑在我国的发展 420
8.3.5 木结构建筑在我国当前推广的困难 421
8.4 木质环境学的展望 422
参考文献 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