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观察力的培养 通向高效率教学之路》PDF下载

  • 购买积分:1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美)Gary D. Borich著;么加利,张新立译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501951594
  • 页数:528 页
图书介绍:《教师观察力的培养--通向高效率教学之路》一书从教师观察力培养的视角,指出了一条通向高效率教学之路。全书分成两大部分:前四章宏观介绍了进行课堂教学观察的必要性、维度、准备及方法等。后八章则以前四章内容为背景支持,分别从八个维度出发,极为细致地介绍了每一维度下进行课堂教学观察的具体操作。围绕进行课堂教学观察这一主题,全书构成了一条鲜明的主线与完整的结构。继而详细阐述了有效学习中观察技能的基本原理及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将观察作为一个系统,着眼于课堂管理、明晰课程、教学类型、任务设置、学习过程等方面,将观察技能的基本原理、深入研究与实际教学经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本书在不失其理论价值的同时,更进一步凸显出鲜明的现实针对性与实践指导意义。

第一章 教师为什么需要观察 1

目标一:体现移情 7

目标二:实现合作 7

目标三:立足现实 8

目标四:明确方向 10

目标五:获得自信 10

目标六:表达热情 11

目标七:灵活机智 12

目标八:培养自立 13

初步的思考 13

补充信息 14

第二章 课堂观察的领域 15

课堂教学过程的动态性 18

现实课堂具备的特征 18

课堂教学过程的即时性 19

课堂教学进程的非连续性 20

课堂教学过程的社会性 21

明确课堂上的行为:自我提高的角度 23

反思性教学 25

拓展教学方式,解决教学行为中存在的问题 26

显示自身的教学素养 27

关注体现高效率教学的八个领域 27

进行课堂观察的八个领域 28

领域1:感受课堂氛围 28

领域3:探寻教学过程的清晰度 29

领域4:查证教学指导方式的多样性 29

领域2:聚焦课堂管理 29

领域5:明确教学目标定位 30

领域6:检验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参与 30

领域7:评估学习的成功 30

领域8:培养高品质的思维能力 31

课堂观察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31

影响教师观察的外部因素 34

学生的能力和成绩 34

教室环境 35

学生的合作与参与 36

教师的经验与接受的教育 37

学校、年级、课程因素 37

个体及文化背景差异 38

自身学生时代的受教经历 40

影响观察的自身因素 40

近期接受的学习与培训 41

监督性观察与提高性观察 42

选择合适观察视角的必要性 42

补充信息 43

第三章 进入课堂 45

一则课堂对话 47

对科克教师课堂教学的综合认识 54

感受学习氛围 55

聚焦课堂管理 57

探寻教学过程的清晰度 58

查证教学指导方式的多样性 59

明确教学目标定位 61

检验课堂上的学生参与 62

评估学习成功 63

培养高品质的思维能力 65

进入课堂进行教学观察之准备 66

观察前的准备 67

选择观察对象 68

自我介绍 69

确定观察目标 69

明确课程目标 70

了解学生 70

怎样被引见 71

选择观察位置 71

观察活动的实施 72

观察结束后的收尾事宜 73

实践活动 75

第四章 超越偏见:进行系统观察 83

为什么需要系统地观察 84

观察与记录的方法 87

方法之一:叙事性报告 87

方法之二:课堂行为频度记录 99

方法之三:课堂行为量度记录 106

实践活动 116

第五章 感受课堂氛围 119

课堂氛围的几个方面 123

教师的顾虑 126

教师顾虑心态与水平测量工具 131

课堂观察教师顾虑心态与程度的现实实践 135

宽容与控制 142

宽容与控制程度的计算与标示 147

宽容与控制的具体行为表现 150

社会环境 154

社会环境的领域 155

观察课堂上的社会环境 161

文化差异与学习氛围 165

补充信息 168

实践活动 168

第六章 聚焦课堂管理 175

课堂管理因素 180

练习观察课堂管理:一则对话 181

布置教室以适应教学目标的需要 186

课堂对话之反思 186

观察教室布置方式 190

事先制定与传达课堂规章制度 192

审视课堂规章制度 196

建立和公布教学日常性规定 198

观察日常性规定的实施 201

建立激励型系统 203

观察课堂的激励与惩罚 208

运用柔性课堂管理 210

观察柔性课堂管理的实践 214

文化多样性与课堂管理 217

补充信息 219

实践活动 219

第七章 探寻教学过程的清晰度 223

教学清晰度的领域 225

向学生讲明课程目标 227

课程目标观测 229

提供先行组织者方面的知识 230

对提供先行组织者方面的知识技能及教学行为的观察 233

复习旧课 234

对复习旧课教学行为的观测 236

指令清楚 237

指令清晰性观测 239

了解学生以往的学习水平与受教育情况 243

教学水平观测 245

运用案例、图表和演示 248

观测案例、图表和演示等教学行为 249

总结和回顾 250

总结和回顾行为观察 251

文化差异与课程内容的清晰度 252

实地观察某一堂课内容的清晰度:一则对话 253

课堂对话之反思 260

实践活动 264

第八章 查证教学指导方式的多样性 267

教学指导方式多样性的领域 269

教学指导多样性观测:一则对话 270

课堂对话之反思 275

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手段 275

吸引注意力行为的观测 277

生动而富有激情的课堂 279

教学手段与教学媒体的多样性 281

观察生动而富有激情的课堂行为 281

观察教学活动和媒介的多样性 283

课堂上奖励与强化 291

观察课堂上的奖励与强化行为 293

提问方式的多样性 295

观察多样化的课堂提问 299

运用学生的智慧 305

观察学生智慧的运用 307

文化差异与指导方式的多样性 310

补充信息 312

实践活动 312

提高教学指导方式多样性的网络资源与ERIC分类 315

第九章 明确教学目标定位 317

教学目标定位的几大领域 319

实际观察教学目标定位:一则对话 320

课堂对话之反思 325

制定课程的单元计划与章节计划 325

观察单元与课程计划与本课程的切适性 329

课堂上高效地处理事务性工作 330

对课堂上处理事务性工作进行的观察 333

克服学生的失范行为 336

处理课堂上学生失范行为的观察 339

选择最适当的教学策略实现教学目标 343

对实现教学目标最好教学策略的观察 350

构建复习-反馈-评价的良性循环 353

对课堂上构建复习-反馈-评价良性循环的观察 355

文化差异与教学目标定位 357

实践活动 362

第十章 检验学习过程中的学生参与 367

学生参与学习的几个领域 370

观察学生参与学习的课堂教学实践:一则对话 371

课堂对话之反思 378

引导预期的学习行为 378

引导学生预期的学习行为的观察 381

在轻松的环境中给予学生反馈 381

观察教师的反馈 386

组织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活动 387

对个性化的自主调节学习活动的观察 388

进行有意义的口头表扬 390

对有意义口头表扬行为的观察 393

监督与检查 396

观察监控和检查活动 400

文化差异与学生的学习参与 406

实践活动 408

第十一章 评估学习成功 411

学习成功的领域 414

学生学习成功的实践案例:一则对话 416

课堂对话之反思 421

立足学生原有学习基础的学习单元设计 422

观察如上设计行为 429

提供适时反馈,提高学习效率 432

对教师适当反馈行为的观察 437

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单元课程 442

观察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所进行的单元课程设计 446

课程内容之间的过渡与衔接 448

对课程内容之间的过渡与衔接的实际观察 452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453

对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教学行为的观察 455

文化差异与学习成功 459

实践活动 462

第十二章 培养高品质的思维能力 467

培养学生高品质思维能力的几种行为 469

高品质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实践:一则对话 470

课堂对话之反思 475

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475

观察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481

确立思维的模式和学习方略 481

观察思维模式和学习方略的确立 486

组织学生进行练习 488

组织学生进行练习活动的观察 490

安排学生口头表达活动 492

观察学生的口头表达 494

使学生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提高自己 495

观察后果性学习活动 498

建立档案,利用行为测验评价学生的学习 499

观察档案及表现性评价 503

文化差异与行为表现 507

补充信息 508

实践活动 509

附录 如何确定不同观察人员运用记数式测量所得观察结果的一致性 511

术语表 513

参考资料 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