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论 1
第一节 自然地理 1
第二节 气候与水文 3
第三节 社会经济与水资源利用状况 10
第四节 地质特征 11
第五节 研究概况 22
第六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27
第一节 理念与划分原则 35
第二章 地下水循环系统 35
第二节 地下水系统界定 40
第三节 构造控水机制 47
第四节 系统分区与结构特征 53
第五节 几个问题探讨 74
第六节 小结 77
第三章 区域地下水循环演化规律 79
第一节 区域环境演化背景 79
第二节 区域气候与水文环境演化 86
第三节 陆地水文过程变化 96
第四节 水循环条件变化 106
第五节 小结 111
第四章 地下水循环演化同位素水文学研究 113
第一节 基本原理与研究方法 113
第二节 样品采集与测试 116
第三节 水化学特征及其演化 118
第四节 水循环系统同位素特征 131
第五节 地下水形成过程与机制 141
第六节 小结 160
第五章 地下水资源形成与分布规律 162
第一节 理念与研究方法 162
第二节 地下水资源模型计算 172
第三节 地下水资源形成与变化特征 179
第四节 地下水资源分区评价 186
第五节 不同气候条件下地下水与地表水转化特征 196
第六节 现状不同水平年水资源可利用量 204
第七节 小结 205
第一节 自然条件 207
第六章 额济纳盆地地下水形成机制 207
第二节 地下水系统结构特征 212
第三节 水化学分布规律 214
第四节 地下水同位素分布特征 220
第五节 地下水浅咸深淡成因探讨 232
第六节 生态与地质环境演变 237
第七节 小结 246
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演化影响 248
第一节 人类活动影响的演变特征与量化评价 248
第二节 水文背景条件变化 254
第三节 水资源开发利用与地下水变化 260
第四节 人类活动对地下水补给影响 265
第五节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变化影响综合分析 268
第六节 人类活动对地下水质量影响 275
第七节 人类活动对张掖市地下水NO?影响 279
第八节 小结 289
第一节 水循环系统空间结构模式 291
第八章 黑河流域地下水循环模式 291
第二节 质点运移转化模式 293
第三节 地下水形成与演化模式 306
第四节 水量转化均衡模式 320
第五节 小结 322
第九章 地下水循环演化模拟及区域代表性分析 325
第一节 研究现状与技术思路 325
第二节 地表水流-地下水流耦合模型建立 327
第三节 水循环演化模拟标识特征与关键技术 329
第四节 中游区地下水流数值模拟 333
第五节 下游区地表水流-地下水流耦合模拟 343
第六节 水循环演化模式可视化系统 353
第七节 黑河流域水循环演化模式区域代表性分析 357
第八节 小结 372
第十章 结论、对策与建议 374
第一节 主要进展与结论 375
第二节 对策与建议 383
参考文献 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