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史官的起源与早期发展 1
第一节 史官源头 1
一、“史”字构形问题 1
二、史与巫、瞽 7
第二节 重黎与羲和 29
一、重黎“绝地天通” 29
二、胤征羲和 42
第二章 周代史官体制 54
第一节 职名与职事 54
一、史官的职名 54
二、史官的职事及职能结构 99
一、史官的来源及任命 108
第二节 体制建置与变迁 108
二、史官内部三系统说 112
三、史官的政治地位 122
四、诸侯国史官建置 141
五、春秋战国时期史官体制的变迁 142
第三章 周代史官职守之学 157
第一节 文职之学 157
一、文秘 157
二、参谋咨询 168
三、文字管理 171
第二节 馆职之学 173
一、档案管理 173
二、文献典藏 176
三、户籍管理 179
第三节 史职之学 181
一、监察 182
二、史记 184
第四节 礼职之学 188
一、祭礼 188
二、丧礼 191
三、觐礼 195
四、射礼 196
五、军礼 199
六、燕礼 200
七、聘礼 201
八、冠礼 201
九、籍礼 202
第五节 “天”职之学 205
一、巫术 205
二、占筮 206
三、祭祷 212
四、制历颁朔 214
第六节 武职之学 217
第四章 周代史官学术思想 219
第一节 宗教思想 219
一、神灵观念 220
二、神人关系 223
三、神道的意义 224
四、神道与天道 225
五、前宗教性特征 228
第二节 哲学思想 231
一、“道”的变迁及其属性 232
二、和而不同 235
三、阴阳与五行 238
四、天道与人道 240
第三节 政治思想 244
一、主要政治概念:德、道、礼、敬 244
二、关于国体的论述 246
三、关于政体的论述 247
四、关于君臣之道的论述 249
五、国家政治与神灵的关系 254
六、其他政治命题与政治主张 255
一、基本的伦理概念 256
第四节 伦理思想 256
二、道德的起源 259
三、道德与政治 259
四、礼学思想 260
第五节 学术特征 262
一、思想特征 263
二、思维特征 274
第六节 史官文化与早期中国史学 278
一、《周礼》“大史”职司记事考 278
二、史官文化与史学传统的形成 283
第五章 周代史官人物 286
第一节 周初史官的杰出代表——史佚 286
第二节 西周史官文化的集大成者——太史伯阳 292
二、角 304
一、辛有 304
第三节 东周王室史官群体 304
三、过 305
四、兴 308
五、服 309
六、苌弘 310
七、州黎 314
八、老子 315
第四节 晋国史官群体 317
一、孙伯黡 318
二、史苏 318
三、董因 321
五、董狐 322
四、史援 322
六、史赵 323
七、史墨 325
八、董安于 328
第五节 卫国史官群体 329
一、西周时期卫国史官体制的初建及发展 330
二、春秋时期卫国史官人物 332
附录:两周史官人物表 341
一、文献记载的西周史官人物 341
二、铭文记载的西周史官人物 342
三、东周史官人物 343
附论:史官文化的历史地位 346
参考书目 365
后记 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