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五周年 第2卷》PDF下载

  • 购买积分:2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红色记忆》编委会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央党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801997166
  • 页数:963 页
图书介绍:本书分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综述、题型分类与规范讲解、2007年真题演练及模拟试卷。

第一篇 开天辟地——伟大政党的诞生 3

一、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状况与五四运动  3

(一)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  3

(二)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8

二、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12

三、一个大党和一只小船  16

四、回忆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20

五、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口号  24

第二篇 国共合作——大革命起伏跌宕 29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与大革命的兴起  29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29

(二)大革命的兴起  32

二、会商国共合作大计  38

三、黄埔军校:国共合作的产物  43

四、北伐:革命统一战线的战争  51

五、“四一二”大屠杀纪实  65

(一)上海工人纠察队成立的经过及蒋在事变前的阴谋  65

(二)4月12日晨收缴工人纠察队枪械的经过  67

(三)蒋、白等事后的表示  71

(四)二十六军党代表赵舒愤懑辞职  73

(五)工人群情之悲愤与总同盟罢工  73

(六)上海总工会宣言  75

(七)工人群众徒手夺回上海总工会会所  76

(八)南北市的市民大会  76

(九)各群众团体的声援  78

(十)十三日的群众请愿大流血  81

(十一)蒋介石之辈对于此次屠杀的文饰与闸北市民的公愤  82

(十二)总工会会所与纠察队总指挥处重被军队流氓占领  84

(十三)革命机关概遭封闭解散  85

(十四)军警流氓继续搜捕工会职员封闭工会压迫罢工  86

(十五)帝国主义者对于蒋介石屠杀群众的赞扬与反动流氓的庆贺  86

(十六)上海工人的忍痛复工  88

(十七)上海总工会致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国民政府昱文  88

六、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共合作破裂  91

一、南昌起义  101

(一)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  101

第三篇 艰难探索——中国革命道路在曲折中前进 101

(二)再会吧!武汉  105

(三)八一起义  108

(四)由南昌到流沙  111

二、向反革命势力的又一次有力反击  119

三、走上井冈山  123

四、记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的创立  132

(一)中国工农红军的简略历史  132

(二)一九二九年前红军的编制、训练和生活状况  140

五、从百色到湘赣  151

六、一九二八年的中国工人状况和工人运动反动势力对于工人阶级进攻的形势 167

反动势力进攻下的工人生活状况  168

全国工人阶级斗争发展的形势  176

赤色工会运动的工作及其工作的缺点  185

七、所谓“罗明路线”问题罗明  189

八、六届四中全会前后纪实  204

九、白雀园“大肃反”  209

十、粉碎国民党三次“围剿”的回忆  214

十一、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经验教训  221

(一)王明的上台  221

(二)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对根据地的危害  226

(三)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对白区工作的危害  230

(四)一再犯“左”倾错误的原因与教训  233

十二、突破三道封锁线  236

十三、中国工农红军的生活状况  241

(一)中国工农红军的日常物质生活  241

(二)红军的礼拜六义务工作  244

(三)红军的政治文化生活  245

(四)红军和群众的相互关系  252

(五)红军对于俘虏官兵的待遇  253

(六)红军的组织  254

(七)红军现有的武器  257

(八)红军中反帝的具体工作  257

(九)火线上的红色英雄  259

十四、遵义会议:伟大的历史转折  260

十五、三次红军大会师  266

十六、“左”倾冒险主义的一再出现及其危害  272

(一)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的出现及纠正  272

(二)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  273

(三)红军反“围剿”战争的胜利  274

(四)九一八事变,党领导东北的抗日斗争  276

(五)左翼文化运动的开展  277

(六)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危害  278

十七、毛泽东领导地位的形成和确立  281

(一)遵义会议前中共中央领导的变更  281

(二)毛泽东进入中央领导核心  284

(三)对毛泽东领导地位的几次挑战和毛泽东领导地位的确立  289

十八、坚持二十年游击战争的赣粤边  293

十九、关于博古、李德领导党和红军的错误  323

二十、毛主席谈方志敏  331

二十一、关于我在华工作的错误  334

(一)五次“围剿”时的错误  334

(二)与长征有关的错误  337

(三)中共北方战略上的错误  338

二十二、争取杨虎城  340

二十三、争取张学良  349

二十四、从洛川会谈到延安会谈  359

(一)洛川会谈前的形势  359

(二)洛川会谈  361

(三)洛川到石楼,返回瓦窑堡  365

(四)延安会谈  366

二十五、西安事变纪实  370

一、开创抗日战争的新局面  381

(一)卢沟桥事变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381

第四篇 抗日战争——中国共产党中流砥柱 381

(二)洛川会议和党的全面抗战路线  382

(三)八路军改编和在华北的协同作战  382

(四)敌后游击战争的开展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383

(五)党的持久战理论  385

(六)王明右倾错误和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386

二、首战告捷  388

三、百团大战显神威  393

四、战时期在皖南新四军军部  397

五、打退国民党三次反共高潮  406

六、亲历皖南事变  416

七、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420

八、在抗战、团结、进步方针下发展敌后抗战  436

(一)打退第一次反共高潮  436

(二)党的统一战线策略的发展  437

(三)敌后抗日战争的发展  438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系统形成  440

九、用胜利迎接大反攻  442

十、胜利的大会团结的大会  448

十一、延安狂欢之夜  453

十二、日军投降前后  455

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461

(一)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形势  461

第五篇 民主革命——中国共产党走向全面胜利 461

(二)“和平、民主、团结”方针的提出  463

(三)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  464

(四)解放区军民自卫战争的准备  467

二、重庆谈判始末  469

三、毛泽东先生到重庆  478

四、赶赴东北  481

五、司徒雷登与美国百年侵华政策的破产  488

司徒雷登来华的前前后后  488

司徒雷登的足迹、手段和网  490

三次派人去东京秘密活动  493

假调解——真帮凶  497

可悲的下场,临终的叫嚣  499

六、延安保卫战  504

七、回忆东北“八一五”光复初期的几个重要情况  511

(一)我们到东北去的简要经过  511

(二)撤离哈尔滨市前后的情况  514

(三)苏军向国民党移交政权  517

(四)卢冬生同志之死和李兆麟同志的遇刺问题  519

(五)我们返回哈尔滨市后二次改组市委  520

(六)对土地改革中有关政策问题的不同看法  525

(七)有关林彪和高岗的几个问题  526

八、战略大决战  533

(一)千里跃进大别山  533

(二)决战辽沈  539

(三)参加淮海战役  555

(四)在平津战役中  567

九、将革命进行到底  577

十、毛泽东主席率中共中央抵达北平的第一站  603

十一、毛泽东与张治中的一次重要谈话  606

第一次起稿:《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纲领草稿》  612

十二、共同纲领的制定  612

第二次起稿:《新民主主义的共同纲领》草案初稿  615

第三次起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620

十三、国旗、国徽、国歌、纪年、国都的诞生  626

十四、开国大典阅兵式  631

十五、终生难忘的开国大典转播工作  640

一、新中国的建立和全国大陆的统一  647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647

第六篇 全面过渡——从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647

(二)建立新型对外关系  648

(三)中国大陆的空前统一  650

二、巩固新政权的斗争  652

(一)统一全国财经  652

(二)抗美援朝战争  653

(三)土地改革运动  655

三、两个伟人的会面  657

四、周总理率团谈判156个项目  663

争取苏联对中国经济建设的支援  663

我政府代表团离京赴莫斯科  665

紧张的项目谈判  667

五、经济战线上的“淮海战役”  672

六、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制  680

七、五星红旗插上喜玛拉雅山  685

八、西藏和平解放谈判始末  690

九、护送班禅额尔德尼返藏  700

十、毅然决策援朝鲜  707

十一、官司打到联合国  713

(一)严重的国际事件  713

(二)祖国交付的重任  714

(三)纽约的头条新闻  717

(四)初登国际舞台  720

(五)中国人民的声音  722

(六)会场以外有“战场”  725

(七)强大的后盾巨大的反响  728

(八)历史潮流不可阻挡  729

十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732

(一)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732

(二)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改造  734

(三)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736

十三、“三反”、“五反”运动的经过  738

(一)“三反”的起因和发动  738

(二)雷厉风行进行“三反”  740

(三)处决刘青山、张子善  744

(四)“五反”的发动  747

(五)关系全局的上海“五反”斗争  751

(六)要让资本家重新靠拢我们  756

十四、高岗、饶漱石事件评述  759

(一)高、饶问题发生的环境与原因  759

(二)高、饶反党分裂活动的主要事实  763

(三)对高、饶问题的处理及其经验  766

十五、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前前后后  768

十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回顾  782

第七篇 曲折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上的政治斗争与经济调整 791

一、探索的良好开端  791

(一)探索任务的提出  791

(二)党的八大的贡献  792

(三)八大后的继续探索  794

二、召开八大前后片断回  796

三、朱可夫事件与彭德怀庐山罢官  804

(一)毛泽东指示军队整风  804

(二)军委会拿粟裕开刀  806

(三)毛泽东眼中的中国朱可夫  809

四、反“右派”亲历记  813

五、“大跃进”在安徽亳县  820

(一)浮夸风与“高产卫星”  820

(二)一哄而起的人民公社。  822

(三)得不偿失的大炼钢铁  824

(四)罕见的秋收秋种  825

(五)大办水利  827

(六)严重的旱灾  828

(七)“右倾”运动和“更大跃进”  830

(八)“左”倾中的粮食统购统销  831

(九)农村公共食堂存在的问题  832

(十)大饥大病和食物中毒  835

(十一)查禁不止的农村人口外流  837

(十二)三次转折减少了人口非正常死亡  838

(十三)粗浅的认识  840

六、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  842

(一)全党范围的整风运动  842

(二)从整风到反右的转变  845

(三)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的后果及其教训  849

七、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852

(一)在“大跃进”中萌发人民公社的构想  852

(二)北戴河会议的讨论和决议  860

(三)从“共产风”看人民公社的弊病  869

八、赫鲁晓夫与毛泽东会谈记录  876

九、庐山会议前后  918

(一)关于庐山会议前后的情况  918

(二)七月二十三日对我是一个严重的考验  924

十、“八字”方针的制定和实施  927

参与起草和贯彻调整国民经济的方针  927

参加落实经济调整的几次重要会议  932

十一、中苏论战的台前幕后  938

十二、城乡“四清”运动  945

(一)“四清”运动的酝酿和准备  945

(二)“四清”运动的试点和发动  948

(三)“四清”运动的高潮  949

(四)“四清”运动的升级  953

十三、政治上“左”倾错误的发展  958

(一)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理论  958

(二)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959

(三)意识形态领域的政治批判  961

一、“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967

(一)对国内外形势严重估计  967

第八篇 十年内乱——“文化大革命”盖棺定论 967

(二)“文化大革命”发动的直接导火线  968

(三)两次中央会议的发动  970

(四)“红卫兵”运动与全国大串联  973

二、康生、曹轶欧与“第一张大字报”  975

(一)第一张大字报是在康生、曹轶欧策划、授意下炮制的  976

(二)5月25日大字报出笼后康生、曹轶欧继续活动  982

(三)“三部曲”和“自发论”是站不住脚的,许多著作对“第一张大字报”的提法是尊重事实的  984

(四)“第一张大字报”肆意攻击诬陷北大党委和北京市委,对北大、北京市以至全国起了恶劣影响  985

三、我所知道的“三家村”  990

(一)《前线》创刊的前前后后  990

(二)从《燕山夜话》到《三家村札记》  993

(三)批判初起  996

(四)最后的抗争  998

四、所谓“二月逆流”的前前后后  1004

五、从庐山会议到“九·一三”事件  1019

六、刘少奇冤案始末  1029

(一)“文化大革命”初期的分歧  1029

(二)毛泽东《炮打司令部》  1031

(三)“打倒刘少奇”活动的升级  1032

(四)残酷的迫害  1034

(五)冤案的成因  1037

七、我国恢复联合国席位的经过  1040

八、周恩来保护老干部的一着棋  1058

九、林彪的卫士长不得不说  1063

(一)我是怎样成为林彪贴身警卫的  1063

(三)林彪自己出走,并非劫持  1069

十、“九·一三”事件处理经过  1085

十一、邓小平政治生涯的第三次低谷的症结何在在  1092

(一)形势的逆转  1092

(二)整顿的中断  1093

十二、一座小院和一条小路  1102

十三、大无大有周恩来  1108

十四、粉碎“四人帮”的实过程  1123

十五、临危受命,稳定上海  1152

(一)临危受命,紧急行动接管上海  1156

(二)依靠群众,人民上海属人民  1162

(三)突破要害,擒贼擒王露余党  1169

(四)查清罪行,把“四人帮”送上历史审判台  1174

(五)开放引进,加快建设造福一方  1189

十六、接管电台的行动  1195

十七、江青集团的崛起与垮台  1204

(一)江青集团的产生及作乱  1204

(二)江青集团的崛起与“组阁”梦的破灭  1207

(三)江青集团的反扑与垮台  1212

十八、将“四人帮”押解秦城实录  1216

一、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  1225

(一)粉碎“四人帮”后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1225

第九篇 徘徊前进——拨乱反正与历史的重大转折 1225

(二)社会的初步安定和“两个凡是”的提出  1226

(三)国民经济的初步恢复和新的冒进  1228

(四)拨乱反正的初步展开与真理标准大讨论  1229

二、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记事  1232

(一)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历史背景和酝酿准备  1232

(二)一篇文章引发了一场大讨论  1235

(三)邓小平、罗瑞卿的有力支持和大讨论局面的形成  1236

(四)中央工作会议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1240

(五)理论务虚会和讨论的补课  1242

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若干情况  1245

(一)关于会议的基本过程  1246

(二)关于会议讨论最为热烈的几个问题  1253

四、我所亲历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1262

(一)陈云同志令人震惊的发言  1262

(二)反对“两个凡是”的呼声  1264

(三)激烈的思想交锋  1266

五、胡耀邦与平反冤假错案  1270

(一)自己纠正错误  1270

(二)历史的委托  1271

(三)正本清源  1275

(四)有力的支持  1277

(五)安党心定人心  1279

六、“天安门事件”平反真相  1289

(一)亲身经历  1290

(二)文献考证  1292

附:《胡绩伟对此文的一点补充》  1296

七、随邓小平出访美国  1299

(一)访问前传来的警报  1299

(二)先遣组赴美  1301

(三)紧张的八个昼夜   1305

八、参与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   1310

(一)欣然受命   1310

(二)审理中的难题  1312

(三)48稿起诉书  1318

(四)公诉主犯江腾蛟  1320

(五)开庭的日子  1323

(六)宣判  1331

一、改革开放的起步  1337

(一)国民经济调整的提出和展开  1337

第十篇 经济飞跃——改革开放的确定与全面展开 1337

(二)村改革的突破与城市改革的试点  1339

(三)经济特区的创办和“一国两制”的构想  1341

(四)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提出  1343

(五)争取党风和社会风气的好转  1344

二、回顾安徽的农村改革  1346

(一)省委《六条》出台前后  1346

(二)省委在山南公社进行包产到户试验  1351

(三)七省座谈会上的争论  1358

(四)全国农村人民公社经营管理会议上的分歧  1363

(五)1980年的人为折腾  1365

三、关于“包产到户”的争论  1371

(一)“农业学大寨”和贯彻执行中央的两个文件  1371

(二)恢复和建立生产责任制  1373

(三)“阳关道”与“独木桥”  1374

(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推广  1378

(五)关于“顶门杠”问题  1380

四、五个“中央一号文件”的诞生  1384

(一)第一个“中央一号文件”  1384

(二)第二个“中央一号文件”  1386

(三)第三个“中央一号文件”  1389

(四)第四个“中央一号文件”  1391

(五)第五个“中央一号文件”  1392

五、治理整顿 保持稳定治理  1395

(一)整顿的开始和1989年的政治风波  1395

(二)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形成。  1397

(三)坚定地走自己的道路  1399

(四)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  1400

六、打破西方国家的“制裁”  1403

(一)西方国家宣布“制裁”中国  1403

(二)打破制裁的方针  1404

(三)打破制裁的艰难过程  1406

(四)中美关系的改善与制裁的基本打破  1411

七、邓小平领导我们抓改革开放  1414

(一)“关起门搞建设是不行的”  1414

(二)“还是办特区好”  1415

(三)“不是收,而是放”  1417

(四)“再加上闽南‘三角洲’”  1419

(五)“特区经济要从内向转到外向”  1420

(六)“我们正在搞一个更大的特区”  1421

(七)沿海地区扩大开放“事关大局”  1422

八、经济特区的创立  1425

(一)先走一步就是主动  1425

(二)小平同志定下了“特区”这个名称  1426

(三)广东先行一步  1427

(四)我们办的是“经济特区”  1428

九、把打击经济犯罪作为主要任务  1430

(一)依法处理孙永根贪污、受贿案  1433

(二)抓系统,系统抓  1435

(三)杜国祯案  1437

(四)用一年左右的时间把经济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压下去  1439

(五)海燕电器厂案  1441

一、新阶段的到来  1447

(一)邓小平南方谈话及其重大意义  1447

第十一篇 指路明灯——邓小平理论的确立与“三个代表”的提出 1447

(二)中共十四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  1450

二、邓小平在深圳 1452

(一)“特区姓社不姓资”  1452

(二)“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1453

(三)“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  1454

三、邓小平在珠海  1457

(一)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左”  1457

(二)“我要是外商,我也会来这里投资的”  1460

(三)你们这里是很好的社会主义”  1463

(四)“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  1468

(五)“发展才是硬道理”  1471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474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孕育  1474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  1479

(三)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所进行的改革  1484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继续发展  1490

五、撒切尔夫人访华与中英高峰会谈  1494

六、香港、澳门的回归  1499

(一)香港回归的历程  1499

(二)澳门回归的历程  1509

(三)港澳回归的历史意义  1514

七、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516

(一)邓小平逝世与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的庄严宣告  1516

(二)香港回归祖国,“一国两制”构想开始化为现实  1517

(三)中共十五大,高举旗帜与跨世纪的战略部署  1518

八、经受考验 应对挑战  1521

(一)在经济和自然两大风险的考验中确保经济发展  1521

(二)国企改革、机构改革及其他改革  1523

(三)1999年进行的三场大的政治斗争  1525

(四)“三讲”教育的开展与“三个代表”的提出  1527

九、党的“十五大”在观念上的新突破  1529

(二)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意义重大  1529

(二)《报告》在经济体制改革问题上有新的突破  1530

(三)《报告》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确定,对防止今后主观主义、极左冒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531

(四)在经济改革问题上,不要乱扣“自由化”的帽子,要防止以“左”批右,决不允许因为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而妨碍改革开放、发展经济 1533

(五)《报告》把政治体制改革作为一部分提出,我是没有想到的 1534

(六)《报告》有意识地突出了对封建主义危害的批判,这是基于几十年实践的总结和认识的结果  1535

十、从党的一大到十五大:在旗帜问题上的历史回顾  1537

(一)中国共产党人立起的旗子,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1537

(二)党的七大以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为标志载入党的史册  1538

(三)党的八大以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为标志而载入党的史册  1539

(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已经逐步举起了邓小平理论的旗帜  1540

十一、莫斯科申奥纪实  1543

(一)得道多助  1543

(二)连过三关  1544

(三)独一无二  1545

(四)踏上征途  1545

(五)争分夺秒  1547

(六)投票表决  1548

(七)对手着急  1549

(八)告别萨翁  1549

(一)中国与世贸组织前身关贸总协定的渊源  1551

十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551

(二)中国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谈判  1554

(三)中国申请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进程  1559

十三、“三个代表”思想是新世纪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  1567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学发展观  1579

(一)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历史性进步  1579

第十二篇 经济腾飞——小康社会建设的稳步发展 1579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1588

(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590

二、载人航天精神激励民族奋进  1596

三、庆祝“神六”圆满成功  1598

四、党的生命之魂  1603

(一)关键在党关键在保持先进性  1603

(三)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  1618

(三)把先进性教育活动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1636

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  1653

(一)关于“十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面临的形势  1653

(二)关于“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1655

(三)关于“十一五”时期的主要任务  1657

(四)关于“十一五”时期需要处理好的几个重大关系  1662

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和措施  1665

(一)统筹城乡发展,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1665

(二)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建设现代农业  1669

(三)深化农村改革,完善乡村治理结构  1672

(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  1676

(五)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1679

七、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着力解决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  1684

八、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  1687

(一)深刻认识世界新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1687

(二)扎实完成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任务  1690

(三)动员全党全社会力量,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奋斗  1696

九、认真实施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开创我国科技发展的新局面  1698

(一)深刻认识制定《规划纲要》的重大意义  1698

(二)准确把握科技发展的指导方针和目标  1700

(三)明确我国中长期科技发展的重点任务  1702

(四)落实推进科技发展的政策措施  1704

(五)实施《规划纲要》需要把握的几个重大关系  1706

十、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纲领性文件  1709

十一、解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策略  1712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1712

(二)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1715

(三)建立健全公共服务  1723

(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1734

(五)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737

(六)完善社会管理体制和协调机制  1740

十二、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1744

十三、把“八荣八耻”作为干部考核重要标准  1746

十四、树立和发扬社会主义荣辱观  1748

(一)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1748

(二)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1763

(三)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1775

(四)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1788

(五)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1804

(六)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1813

(七)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1823

(八)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1832

第十三篇 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5周年必备党史知识 1845

一、革命先驱播下星星之火  1845

二、将士浴血赢得民族独立  1865

三、人民当家作主探索建设之路  1881

四、改革春风吹响跨世纪华章  1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