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编;陈占安,孙蚌珠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301088272
  • 页数:327 页
图书介绍:本书由北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编,陈占安教授主编,2003年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项项目。主要内容有。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阶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等,本书在内容上和形式上均有自己的特色。

第一章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1

专栏1—1 邓小平的生平 2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3

一、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 3

二、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根据 5

三、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 6

四、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主观条件 8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发展 10

一、邓小平理论的初步形成 10

专栏1—2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10

二、邓小平理论的逐步展开 12

三、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确立 14

专栏1—3 邓小平南方谈话 15

四、邓小平理论的运用和发展 16

一、邓小平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17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17

二、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20

一、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21

第四节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21

二、全面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23

专栏1—4 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必须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 25

阅读文献 26

思考题 27

第二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 28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 29

第一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29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根据 32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 34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现实依据 35

第二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发展 37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酝酿和准备 37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内容的最初表述 40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体系的完整阐述 41

专栏2—1 党章和宪法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论述 42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思想地位的确立 42

第三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44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44

专栏2—2 正确认识和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 44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 52

第四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56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 56

专栏2—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 57

二、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60

专栏2—4 充分认识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重大意义 62

阅读文献 63

思考题 63

第三章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64

第一节 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65

一、党的思想路线的提出和确立 65

专栏3—1 两种互相对立的态度 66

二、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与邓小平理论的贡献 68

专栏3—2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70

专栏3—3 解放思想是当前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 72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坚持和进一步发展 77

专栏3—4 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79

第二节 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和科学内涵 81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81

二、理论联系实际 82

三、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83

第三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关系 84

一、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 85

二、提倡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和精神状态 86

阅读文献 89

三、常提常新、永无止境的奋斗过程 89

思考题 90

第四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91

专栏4—1 不列颠百科全书条目——社会主义 92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本质 93

一、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 94

二、认清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性 95

专栏4—2 怎样理解社会主义? 98

三、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提出 99

四、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涵义与特点 101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104

专栏4—3 一脉相承说发展生产力 105

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106

二、发展是硬道理,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108

三、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不断实现维护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110

阅读文献 114

思考题 114

第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 115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 116

专栏5—1 国情 116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及其科学内涵 116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涵义 120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121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124

专栏5—2 新华社电讯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126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26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 127

二、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131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 132

专栏5—3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把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统一起来 132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34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 136

阅读文献 138

思考题 138

第六章 科学发展观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139

第一节 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 140

一、“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140

二、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特点 142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44

专栏6—1 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的标准 146

第二节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47

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47

二、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150

三、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152

专栏6—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要点) 156

第三节 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统筹发展 158

一、树立科学发展观 158

二、实现协调发展 160

专栏6—3 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总体进展和行动 165

思考题 167

阅读文献 167

第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 168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169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69

二、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171

专栏7—1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 177

三、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178

一、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81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形式 181

二、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184

三、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188

专栏7—2 基尼系数 188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0

一、社会主义社会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191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及其初步建立 195

专栏7—3 完全市场经济地位 198

三、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

思考题 201

阅读文献 201

第八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203

第一节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204

一、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204

二、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206

第二节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207

一、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207

专栏8—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209

专栏8—2 中国政党制度的特征和优势 214

二、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216

三、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220

一、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21

第三节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21

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223

专栏8—3 我国现行宪法的四次修改 224

阅读文献 226

思考题 227

第九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228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 229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 229

专栏9—1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232

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233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特点 235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针 237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237

专栏9—2 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 238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240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基本内容 241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241

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242

专栏9—3 “两弹一星”精神 242

三、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统一,构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247

专栏9—4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47

四、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250

第四节 以人为本,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51

一、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 252

二、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 253

三、加强文明建设,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254

思考题 256

阅读文献 256

第十章 “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257

第一节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258

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 258

二、“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 261

专栏10—1 《基本法》第23条 262

三、“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意义 263

第二节 按照“一国两制”基本方针,推进祖国和平统一 266

一、“一国两制”的伟大实践 266

专栏10—2 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香港基本法关于香港政制发展的解释 267

专栏10—3 “一国两制”在香港的成功实践 269

二、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270

专栏10—4 “一国两制”在澳门的成功实践 274

思考题 275

阅读文献 275

第十一章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276

第一节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77

一、邓小平对当今时代特征的科学判断 277

专栏11—1 对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与中国改革开放战略的制定 279

二、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国际形势的新判断 280

第二节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82

一、独立自主与维护世界和平 283

专栏11—2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价值和生命力 285

二、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286

专栏11—3 中国: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 289

三、开展全方位外交,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292

思考题 294

阅读文献 294

第十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295

第一节 建设和保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力量 296

一、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 296

专栏12—1 今日“老大哥”——深刻认识我国工人阶级的新变化 298

二、农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人数最多的依靠力量 300

三、知识分子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301

四、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 302

五、新出现的社会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303

第二节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304

一、坚持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304

专栏12—2 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304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依靠各族人民的团结 306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 308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形成 308

二、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309

三、坚持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辩证统一 311

专栏12—3 中苏共产党不同的历史命运的“两个镜头” 312

一、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必要性 313

第四节 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313

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体要求 314

三、着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316

四、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 318

专栏12—4 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工作原则 321

五、以改革的精神建设党 322

阅读文献 325

思考题 325

后记 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