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导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郭艳文,李海军主编
  • 出 版 社: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538432868
  • 页数:428 页
图书介绍:本书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念,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一章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现状 1

第一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 2

一、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战略意义 2

二、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国际国内形势 5

三、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新要求 10

第二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面临的挑战 14

一、理念的挑战 15

二、环境的挑战 17

三、内容的挑战 19

四、方式方法的挑战 20

五、管理的挑战 22

六、理论建设的挑战 23

一、素质的内涵及要求 25

第三节 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25

二、大学生素质的现状 27

三、培养综合素质的内容、途径和方法 30

第二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32

第一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 32

一、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33

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33

三、以理想信念为核心 34

四、以爱国主义为重点 36

五、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 38

六、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39

七、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39

一、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的原则 41

第二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 41

二、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42

三、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44

四、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 46

五、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47

六、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49

第三章 把握大学生活,确立新的发展目标 50

第一节 大学是人生发展的新阶段 50

一、大学时期是人生转折的关键时期 50

二、确立新的奋斗目标、树立新形象 64

第二节 培养全面健康的自我 69

一、正确理解自我 69

二、健康自我的内容 71

三、培养全面健康的自我 74

第四章 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76

第一节 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 76

一、人际交往的内涵和意义 76

二、人际交往的作用与发展 79

三、人际交往的方法与技巧 83

四、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与原则 87

第二节 友谊的获得与培养 92

一、友谊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92

二、珍惜友谊的建立与发展 94

第三节 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99

一、爱情的本质和特征 99

二、正确对待情感与学业关系 102

三、树立正确高尚的恋爱观 105

第五章 树立科学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114

第一节 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114

一、人的本质的科学阐释 114

二、增强社会责任感 120

第二节 树立科学正确的人生观 126

一、人生观的形成与作用 126

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科学人生观 131

三、当代大学生应有的人生态度 139

第三节 树立科学正确的价值观 143

一、人生价值概述 144

二、树立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观 153

三、人生价值的实现 161

一、理想的含义、特征与类型 173

第一节 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 173

第六章 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 173

二、理想对人生具有重要的作用 176

三、科学把握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的内容和特征 178

四、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关系 182

第二节 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185

一、信念的含义、特征和作用 185

二、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187

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 189

第三节 坚定科学理想信念、推动社会不断发展 191

一、将崇高理想转化为科学信念 191

二、追求崇高理想的实现需要坚定的信念 193

三、在实践中把理想化为现实 195

一、爱国主义科学的内容 203

第七章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做坚定的爱国者 203

第一节 爱国主义的历史地位 203

二、爱国主义的作用 208

第二节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210

一、爱国主义的时代特征 210

二、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要内容 211

三、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历史使命 216

第三节 做坚定的爱国主义者 219

一、弘扬民族精神、升华爱国情操 219

二、维护民族团结、祖国安定,促进祖国统一 224

三、投身社会实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28

第一节 道德概述 231

一、道德的起源 231

第八章 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231

二、道德的本质 234

三、道德的作用 236

第二节 继承和弘扬优良道德传统 239

一、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 240

二、中国革命道德传统 245

三、继承人类文明发展的优秀道德成果 248

第三节 大学生应具备的道德品质 249

一、道德品质的基本含义 249

二、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251

三、道德品质在人的素质中的作用 254

四、大学生应具备的道德品质 256

一、为人民服务思想的由来与发展 267

第九章 道德建设与道德规范 267

第一节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 267

二、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核心 269

三、努力实践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道德、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73

第二节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 277

一、正确理解集体主义 277

二、反对和抵制个人主义 280

三、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283

第三节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 285

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基本要求提出 285

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基本要求主要内容 286

三、确立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基本要求的意义 289

一、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规范 290

第四节 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规范和社会公德 290

二、社会公德 292

第十章 培养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理想 296

第一节 职业与职业道德 297

一、职业及其发展趋势 297

二、职业道德及其特点、作用 299

第二节 职业理想与职业选择 301

一、职业理想的人生意义 301

二、职业选择的基本原则 305

第三节 敬业精神概述 308

一、敬业精神的含义、构成和核心 308

二、敬业精神的基本要求 311

三、敬业精神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13

一、敬业精神是成功者共有的品质 316

第四节 当代大学生应具有强烈的敬业精神 316

二、敬业精神是当代大学生学业和事业成功的基础和保证 319

第五节 大学生敬业精神的培养 321

一、确立高尚的立业动机 321

二、适应社会需要,培养全新的就业观念 323

三、培养强烈的职业情感 324

四、让敬业精神在职业实践中闪光 326

第十一章 塑造健全的人格 329

第一节 人格概述 329

一、人格基本含义及类型 329

二、人格完善的意义 334

第二节 大学生人格障碍及其成因 335

一、人格障碍的界定 335

二、人格障碍的类型 336

三、大学生人格障碍发生的原因 339

第三节 塑造健康、健全的人格 340

一、健康人格的六大原则 340

二、塑造健康、健全的人格 343

第十二章 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 346

第一节 大学生心理特征 346

一、心理及其实质 346

二、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 350

第二节 健康新观念 351

一、健康新观念 351

二、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 355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361

第三节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及其防治 361

二、大学生常见的神经症及其防治 362

三、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方法 371

第十三章 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 374

第一节 人的全面发展及其要求 374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 375

二、人的发展程度是社会进步最重要的标志 376

三、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 379

第二节 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容 381

一、政治思想素质 381

二、科学文化素质 382

三、身心素质 383

五、品德素质 384

四、审美素质 384

六、创新素质 385

七、提高自身素质,实现全面发展 385

第三节 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 386

一、深入进行政治思想素质教育 386

二、深入进行民主法制教育 389

三、深入进行人文素质教育 391

四、深入进行科学精神素质教育 394

五、深入进行健康素质教育 395

第十四章 全球网络化与网络的伦理思考 398

第一节 网络发展及网络的伦理价值 398

一、网络发展概述 398

二、网络的运用与道德的进步 399

三、互联网对道德的负面影响 400

四、网络对传统的人际交往、人际关系的影响 401

第二节 网络社会面对的伦理困惑 402

一、关于隐私的新的界定 402

二、信息所有权的共享与独有 403

三、言论自由与信息欺诈的矛盾 403

四、文化交流与文化多样化危机 404

五、网络给人性健全带来的难题 404

第三节 网络道德建设的原则和规范 406

一、面对网络社会,确立网络社会的道德原则 406

二、进入网络社会,执行倡导的网络道德规范 407

三、大学生积极争做网络社会的文明使者 409

一、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素质教育 410

第四节 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体系建设 410

二、加强校园网络建设 412

三、加强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主题网站和网页建设 413

四、结合学生实际开展网络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活动 414

五、通过网络加强同大学生的思想沟通和交流 416

六、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417

第五节 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管理 419

一、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管理的重要性 419

二、运用法律手段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管理 421

三、运用技术手段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管理 423

四、运用行政手段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管理 424

后记 425

参考文献 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