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一、淮河文化研究的意义 3
整合资源 深入研究——“第三届淮河文化研讨会”开幕词 祁家云 3
创阜阳师院特色 迎淮河文化盛会——“第三届淮河文化研讨会”欢迎辞 胡鹤玖 5
昔日三清贯颍 今朝名家云集——在“第三届淮河文化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杜长平 7
淮河文化的弘扬与淮河流域的崛起——“第三届淮河文化研讨会”的学术总结 程必定 9
集众家智慧 出文化精品——“第三届淮河文化研讨会”闭幕词 郑禹 14
继往开来 展淮河灿烂文化——“第三届淮河文化研讨会”综述 马鸿雁 刘宏 16
关于淮河文化研究的几点意见 李良玉 25
二、淮河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25
淮河文化的概念与内涵 陈立柱 洪永平 30
试论淮河文化的水文化特质 亓龙 38
安徽淮河流域的中华文明之光 臧志攀 王政 51
漫漫文化路 悠悠两淮情——评《两淮文化》 赵欢欢 59
三、老庄哲学与淮河文化 67
论楚淮文化对道家生命哲学形成的影响 李霞 67
从清静无为到奋发有为——《淮南子》思想研究 王国良 75
魏文帝曹丕之“慕通达”及其原因与影响考论 王永平 80
《淮南子》的“无为”论 史向前 92
元代艺术思想中的庄子哲学 孙小力 97
老庄哲学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冲突 李晓元 107
曹植与汉魏之际文化变迁 胡秋银 113
和声无象 哀心有主——论嵇康的音乐美学思想 黄毓任 121
浅谈淮河道家美学思想 武培权 132
老子治国思想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汪增相 139
美在自然与美是道德——庄子康德美学追求之比较 常娟 147
四、语言文学与淮河文化 159
曹植创作“情兼雅怨”说略 刘跃进 159
曹植札记(三题) 顾农 163
《淮南子》文艺审美思想述评 吴建民 171
三曹文书的文学色彩 魏宏灿 177
乡村叙事与皖北文化寻踪——王安忆小说的一种解读 朱育颖 185
试谈欧阳修苏轼的颍州诗词 王秋生 195
“抱利器而无所施”——曹植后期表之不足 王启才 202
“白战体”与颍州之关系 张明华 210
“淮河文学”生成浅论 方川 215
试析钟嵘《诗品》对曹丕的品评 刘飞 220
追摹汉魏各有心——谢灵运与江淹拟建安诗之比较 郑虹霓 226
阜阳方言的名量词 魏锦虹 232
“鸡”“鸭”在阜阳方言中的变调考察 苏锡育 242
小议临泉方言中比喻格式“给……啷” 于芹 248
五、历史地理与淮河文化 255
淮域形势与六朝历史(提纲) 胡阿祥 255
元代济州河的兴建及其作用 张金铣 257
古代战乱之际淮北居民的外徙 吴海涛 264
论曹操开发江淮、经略合肥 周怀宇 269
明代凤阳一府的赈灾 周致元 280
淮河流域黄患与徐州城市变迁 赵明奇 周玉涛 288
关于刘锜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李兴武 296
对捻军运动两个学术观点的新探讨 徐修宜 302
十年来捻军运动史研究 唐俊峰 于文善 310
建国以来淮河流域水患灾害及其治理 于文善 胡亚魁 318
明代河图与黄淮水利 王大庆 327
论清代前期淮河流域航运的管理 蒲霞 340
明初帝后与明代妇学——以《仁孝文皇后内训》为中心 邱瑰华 348
宋金和战期间两淮路水利事业的兴废 陈艳 354
从考古资料看龙山时期淮北地区的水灾现象——兼论龙山时代该地区经济与气候之关系 冀和 362
李景聃在安徽寿县的考古调查 张爱冰 375
齐鲁史前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兼论考古学与历史地理学的结合 孙天胜 381
“腰斩”之痛:探究淮北衰退之谜——评吴海涛著《淮北的盛衰——成因的历史考察》 马俊亚 387
关注淮北 发展淮北 以昨天为鉴——评吴海涛《淮北的盛衰——成因的历史考察》 苏亚平 于文善 393
淮河流域历史地理学研究的若干设想 张文华 396
魂牵梦绕淮河情——评《淮河传》 余璐 399
古蔡国三次迁都与其联姻外交 孙友虎 405
六、社会经济与淮河文化 415
存同求异:近代江南淮北社会文化的比较观 池子华 415
淮河流域近代水旱灾害对社会经济的危害 唐元海 427
《老子》“法律思想”质疑 李良玉 434
管仲为政的思想是改革旧序与孝悌伦理的绾合 陆琳 439
晚清两淮地区灾荒与民间秘密结社 梁家贵 443
明清社会对蚌埠演变轨迹的影响 郭学东 453
基督教信仰与农民问题的调查与研究——以皖西北农村为个案研究 王申红 459
论老庄的道德观与我国中小学德育内容建构 伍德勤 467
江淮地区婚嫁习俗的传承与变异 刘家富 472
淮河流域安徽省部分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 汪燕敏 480
阜阳劣质奶粉事件的文化原因分析 石经海 491
欠发达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以阜阳市为例 郇红艳 朱剑峰 502
近十年来淮河流域经济史研究述评 朱正业 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