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章 新中国建立初期全省水利建设大发展(1949年10月~1957年9月) 1
第一节 实事求是地制定水利建设计划 1
一、伟大的号召,正确的决策 1
二、正确贯彻“蓄泄兼筹”的治水方针 3
三、制定江河流域规划 4
四、修订水利建设计划 7
第二节 组建水利建设队伍 9
一、建立领导机构 10
二、科技干部献身水利建设 12
三、依靠工农兵群众开展水利建设事业 14
第三节 大型水库工程 16
一、石漫滩水库 17
二、板桥水库 19
三、白沙水库 21
四、薄山水库 23
五、南湾水库 25
第四节 滞洪工程建设 27
一、老王坡滞洪工程 28
二、潼湖、吴宋湖、蛟停湖滞洪工程 30
三、泥河洼滞洪工程 32
四、黄河、沁河滞洪工程 33
五、卫河滞洪工程 35
第五节 河道治理工程 37
一、黄河第一次大复堤 38
二、沙河、颍河治理 39
三、洪河、汝河、淮河干流治理 42
四、涡河、浍河、沱河治理 43
五、其他骨干河道治理 44
第六节 万亩以上灌区工程 45
一、人民胜利渠灌区 46
二、白沙水库灌区 48
三、花园口灌区、黑岗口灌区及共产主义渠首闸工程 50
四、改建、新建灌溉工程 51
第七节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 53
一、井灌 54
二、万亩以下灌区建设 55
三、除涝治碱 57
四、水土保持 58
第八节 辉煌的成就,巨大的效益 60
一、水利建设大发展 60
二、抗禦了水旱灾害,发展了农业生产 62
三、积累了丰富的建设经验 63
四、培养了一支水利建设队伍 65
第二章 水利建设的曲折发展平原治水的实践(1957年10~1965年5月) 67
第一节 “三主”治水方针的制定 68
一、豫北13县水利工作座谈会 69
二、沙颍河治理座谈会 70
三、鄢陵水利经验交流会 72
第二节 水利建设“大跃进”和全党、全民办水利 74
一、1957~1958年冬春的水利建设 75
二、1958~1959年冬春的水利建设 77
三、1959~1960年冬春的水利建设 81
第三节 水库建设的迅猛发展 82
一、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 84
二、宿鸭湖水库 89
三、昭平台水库 90
四、白龟山水库 92
五、鸭河口水库 93
六、陆浑水库 95
七、花园口枢纽工程的兴废 96
八、潘口平原水库的兴废 99
第四节 大力兴建灌溉工程和引黄灌溉的反复 100
一、林县红旗渠工程 103
二、郑州市东风渠 106
三、三义寨人民跃进渠 106
四、兴建共产主义渠 108
五、南湾水库灌区 108
六、梅山灌区 110
八、白龟山灌区 112
七、宿鸭湖水库灌区 112
第五节 抗洪抗旱斗争 114
一、1958年黄河抗洪斗争 114
二、1959~1961年抗旱斗争 116
三、1963年抗洪抢险斗争 117
四、1964年洪涝灾害及黄河花园口抢险斗争 119
第六节 河道治理 121
一、黄河第二次大修堤 122
二、沁河第二次修堤 122
三、淮河堤防退建 123
五、周(口)商(丘)永(城)运河的兴废 124
四、开挖洪河分洪道 124
六、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的兴废 125
七、涡河、惠济河治理 126
八、浍河、王引河治理 128
九、卫河清淤与天然文岩渠治理 129
第七节 调整水利工作布署,平原地区以除涝治碱为中心 129
一、缩短水利建设战线 130
二、精简机构和调整管理体制 131
三、平原地区应以除涝治碱为中心 132
四、全省进行水库普查 133
五、加强管理,从恢复中求发展 134
第八节 治水方针的历史回顾 135
一、“蓄泄兼筹” 135
二、平原除涝“以蓄为主、以排为辅” 136
三、平原治理“以蓄为主” 138
四、平原地区“以蓄为主”方针的纠正 139
第九节 水事纠纷的协商处理 143
一、豫晋引漳入林协议 145
二、豫鲁金堤河排水协议 146
三、豫冀水利协议 147
四、豫皖水利协议 148
第十节 人民治水的功绩 150
第一节 困境中的水利建设 154
一、“文化大革命”前夕的水利建设形势 154
第三章 “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水利建设(1966年6月~1976年9月) 154
二、“文化大革命”对水利建设的冲击 156
三、1968年淮河干流抗洪斗争 158
四、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持续开展抗旱斗争 159
五、编制《河南省治淮规划要点报告》 162
六、开展水利工程大检查 163
第二节 水库工程建设 164
一、孤石滩水库 165
二、宋家场水库 167
三、石山口水库 168
四、窄口水库 170
五、五岳水库 171
六、泼河水库 173
七、鲇鱼山水库 174
八、中小型水库 176
第三节 河道治理 180
一、黄河大堤修复和河道整治 180
二、淮河干流治理 185
三、洪河、汝河河道治理 188
四、沙河、颍河河道治理 190
五、豫东平原河道治理 191
六、豫北平原河道治理 194
七、闸、桥建设及其新技术 197
一、坚持旱涝保收田建设 199
第四节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199
二、大力进行机电井的建设 202
三、十大灌区配套 206
四、新建灌区建设 212
第五节 “75·8”特大洪水的抗洪斗争 217
一、水情、灾情 218
二、抗洪排水 220
三、测报洪水的英勇业绩 223
四、水库失事的经验教训 225
五、“75·8”大水后水库临时渡汛措施 228
第四章 新时期的河南水利事业(1977年10月~1992年12月) 232
一、基本建设战线过长 233
第一节 水利建设的调整、整顿 233
二、量力而行进行水利基本建设 235
三、加强现有工程的管理 237
第二节 水旱灾害与抗灾斗争 242
一、水旱灾害 242
二、水利设施在抗灾中的作用 243
第三节 水利意识的提高 245
第四节 水利建设的重大改革 247
一、水利建设实行多渠道投入 247
二、水利基本建设实行项目管理 251
三、农村水利建设实行“以奖代补” 252
四、开展达标晋级与“红旗渠精神杯”竞赛活动 254
五、建立水利执法体系 257
六、简政放权,拓展水利服务范围 262
第五节 加大水利基本建设力度 266
一、水利基本建设投资逐年增加 266
二、骨干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267
三、加快引黄灌溉工程建设 276
第六节 全面开展农田水利建设 279
一、集中连片建设旱涝保收田 279
二、黄淮海平原农业综合开发中的水利建设 281
三、粮食基地县的水利建设 283
四、切实解决山区人畜吃水问题 285
五、加强机井建设和管理 287
第七节 加快水土保持工作的步伐 289
一、水土保持方针、政策的调整 289
二、治理、管理方式的改革 291
三、小流域治理典型 293
四、治理效益 295
第八节 农村小水电建设 297
一、水力资源普查 298
二、卢氏电气化县 298
三、投资政策的变革 300
第九节 水产事业的发展 300
一、渔业生产、流通体制的改革 301
二、商品鱼基地建设 302
三、水产科技的发展 303
四、渔业执法体系的建立 304
第十节 水利职工队伍的建设 306
一、职工教育 306
二、专业教育 307
三、科技的进步 309
四、职工素质的提高 311
结束语 316
一、建设成就 316
二、经验教训 317
三、面临的严峻形势与发展目标 320
后记 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