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灸的起源及其发展 1
二、经络概述 3
(一)经络的作用 3
(二)经脉的命名 5
(三)经脉的相互关系 6
(四)经穴的主治性质 8
(五)腧穴的取法 9
三、十四经经穴 11
(一)手太阴肺经 11
(二)手阳明大肠经 13
(三)足阳明胃经 15
(四)足太阴脾经 17
(五)手少阴心经 19
(六)手太阳小肠经 21
(七)足太阳膀胱经 23
(八)足少阴肾经 26
(九)手厥阴心包络经 28
(十)手少阳三焦经 30
(十一)足少阳胆经 31
(十二)足厥阴肝经 34
(十三)任脉 36
(十四)督脉 38
3.针前的准备事项 40
2.针法的练习 40
(一)针法 40
1.针和针的种类及其应用 40
四、针灸法 40
4.进针方法 42
5.针刺的方向及浅深 43
6.现代行针基本操作法 44
7.古代常用的补泻操作法 45
8.退针法 46
9.晕针与折针的处理 47
10.禁针 47
2.施灸的操作法 48
1.灸的种类及灸治应用物质的制法 48
(二)灸法 48
3.施灸时应注意的事项 49
(三)针灸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50
五、配穴和证治 51
(一)配穴的基本法则 51
(二)各科证治举例 53
1.杂病 53
2.五官科病 55
3.诸痛病 56
4.妇科病 57
5.儿科病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