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工程学 增订本》PDF下载

  • 购买积分: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丁浩著
  • 出 版 社:龙门联合书局
  • 出版年份:1951
  • ISBN:
  • 页数:174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概论 1

1-1.导言 1

第一篇 河性通论 1

1-2.定义 2

1-3.我国治河历史 3

1-4.治河工作之重要 4

1-5.治河方法之途径 7

第二章 河流之自然演变 9

2-1.河流之分类 9

2-2.河流成因之要素 10

2-2.1.降水 10

2-2.2.地形 15

2-2.3.地质 15

2-3.河道之区分 15

2-4.1.河道之组成 16

2-4.河流之分析 16

2-4.2.流水性质 18

2-4.2.1.流量 18

2-4.2.2.水位 25

2-4.2.3.流速 28

2-4.2.4.坡降 30

2-4.2.5.含砂量 31

2-5.河道的基本流量 35

第三章 河水流动之自然现象 36

3-1.位能之消耗 36

3-2.河水流动之情形 36

3-3.岸土崩塌情形 37

3-4.蛇状河道之演变及平衡状态之保持 38

3-5.岩石河床之冲刷 38

3-6.河湾水面曲线及超高的求法 39

4-2.河砂之分布 40

4-1.河砂之种类 40

第四章 河砂活动之情形 40

4-3.河砂之运动 40

4-4.泥砂混合之分析法 41

4-5.有关河砂研究之理论 42

4-6.土壤分类 46

4-8.河道挟砂与流速的关系 47

4-9.司特伯机氏方程式 47

4-10.河道坡降方程式 47

4-7.河砂颗粒直径与沉淀速率的关系 47

5-2.河面封冻之影响 48

5-1.冰凌之成因 48

第五章 冰凌 48

5-3.淌凌量之测算 49

第六章 河道测量之目的、范围及等级 51

6-2.范围 51

第二篇 河道测量及地基钻探 51

6-1.目的及特性 51

6-3.等级 53

7-1.勘测 55

第七章 河道测量进行之步骤 55

7-3.工区测量 56

7-2.初测 56

8-1.勘测 58

第八章 河道侧量之方法 58

8-2.初测 60

8-3.工区测量 62

第九章 地基之钻探 64

9-1.钻探之重要 64

9-2.地层组织 64

9-4.钻探之方法 65

9-3.钻探应用之器械 65

9-5.钻探工作之进行 66

9-6.地层探验 67

9-7.用地震法探验地层土壤或岩石深度的计算方程式 68

10-2.原则 69

10-1.目的 69

第十章 导治河道之目的及原则 69

10-3.工作步骤 73

第十一章 束狭河身之工程 76

11-1.河身需要束狭之原理 76

11-2.河道深度限制之条件 76

11-3.河水流速之限制 77

11-4.束狭河身之工程 77

11-4.1.横坝 77

11-4.2.顺坝 81

11-4.3.格坝 83

11-4.4.断续顺坝、丁坝及钩坝 84

11-4.5.活动顺坝 84

12-2.1.砂土类 87

第十二章 河工材料及结构 87

12-1.特性 87

12-2.种类 87

12-2.2.砖石类 88

12-2.3.薪木类 88

12-2.4.三合土类 88

12-2.5.钢铁类 89

12-2.6.杂料 89

12-3.结构 89

12-3.1.梢工 89

12-3.2.砖石工 92

12-3.3.土石装包工 92

12-4.材料之选用 93

第十三章 减砂防淤之方法 94

13-1.含砂量与河流之关系 94

13-2.河砂对於河道之影响 94

13-3.减砂防淤之方法 95

13-3.1.水土保持 95

13-3.2.建筑蓄水库 97

13-3.3.河道上游建筑谷堰 99

第三篇 导治河道之方法 99

13-3.4.分水放淤 99

13-4.黄河砂量之问题 100

14-4.塞支坝之种类及工程设计 101

13-5.开挖沙漠运河以减少河沙来源 101

14-2.河道分支前後河面宽度之变更 102

14-1.塞支强干之意义 102

第十四章 塞支强干之方法 102

14-3.塞支坝位置之选择 103

14-5.干股护岸 104

15-1.概要 105

15-2.裁湾之种类 105

第十五章 裁湾取直之方法 105

15-3.裁湾河段内水位之变迁 106

15-4.裁湾计划及施工方法 106

15-7.隧道裁湾 107

15-6.裁湾河段之泥砂淤积问题 107

15-5.新河开放及堵塞旧河道 107

15-8 裁湾取直和塞支强干在治河原则上相同之点 108

16-2.1.人工疏浚 109

16-1.疏浚之意义及目的 109

第十六章 疏浚河道之方法 109

16-2.疏浚之方法 109

16-2.2.机械疏浚 110

16-4.挖泥机选用之标准 113

16-3.河底主要泥砂之分类 113

16-6.炸礁方法 114

16-5.泥砂运输之方法 114

16-7.炸礁材料和人工估计 115

第十七章 护岸工程 116

17-3.建筑位置及结构 116

17-2.建筑方法 116

17-1.意义及目的 116

17-4.护岸工种类 117

17-5.工程费用及养护 120

17-6.护岸施工以前之工作 120

17-7.矶头护岸工 120

第十八章 堤防及决口 121

18-2.堤之种类 121

18-1.定义及功用 121

18-3.堤工设计 122

18-4.堤工建筑法 123

18-5.堤之养护及防守 124

18-6.决口种类 126

18-7.堵口方法 127

第十九章 渠化工程 129

19-2.采用渠化工程应具备之条件 129

19-1.意义及目的 129

19-4.船室内水位升降所需之时间 130

19-3.船闸位置之选择 130

19-5.船闸之布置 131

19-6.船闸设计 132

19-6.1.闸门应力的分析 134

19-7.施工程序 135

19-8.船闸管理 135

19-9.我国船闸工程之历史 135

20-1.蓄洪水库之作用 136

20-2.蓄洪水库之容量;对於河道下游洪水位降低之关系 136

第二十章 蓄洪水库及分水泄洪 136

20-4.蓄水量之计算 137

20-3.库址之选择 137

20-5.水库之容积及面积曲线 138

20-9 分水的作用 140

20-8.淮河蓄洪水库的概况 140

20-10.采用分水泄洪的客观条件 140

20-11.分水的方法 140

20-12.分水的计划 140

20-13.分水的工程 140

20-13.1.滚水堰 140

20-13.2.分水闸 140

20-14.分水的管理 140

20-15.荆江分水泄洪工程 140

20-6.水库之重要工程 140

20-7.拦水坝之基础 140

第二十一章 多目标之治河方法 141

21-1.多目标方法之意义 141

21-2.目标与河道性质 141

21-3.进行多目标治河计划前之准备工作 142

21-4.工程计划之方法 143

21-5.施工程序 144

第二十二章 模型之定律及分类 145

22-2.水工模型研究之问题 145

22-1.定义 145

第四篇 水工模型试验 145

22-3.模型之定律 147

22-4.模型之分类 148

22-4.1.依形态分类 149

22-4.2.依河床性质分类 149

22-4.3.依模型性质分类 150

22-4.4.其他模型 152

22-5.砂质之选择 152

22-6.砂床设计之原理 152

第二十三章 制造模型之材料及方法 154

23-1.制造模型之材料 154

23-2.模型之制造方法 155

24-3.引水渡槽 156

24-2.安置模型之试验室 156

24-1.试验所需水量之供给 156

第二十四章 模型试验室之设备 156

24-4.测量仪器 157

24-6.照相设备 158

24-5.水流循环之设备 158

24-7.试验人员 158

25-3.模型试验之限制 159

25-2.试验工作之进行 159

25-1.试验结果之期望 159

第二十五章 模型试验之进行 159

25-5.模型试验布置方法 160

25-4.模型试验费用 160

25-6.水工模型试验历史 160

附录 161

中西名词对照 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