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研究的缘起、视角和意义 1
第一节 选题背景 3
一、水环境与城市发展 3
二、水资源与社会危机 5
三、水污染与社会危害 7
四、水管理与污染治理 9
第二节 研究视角 10
一、环境社会学的研究视角 11
二、关于城市水环境的研究视角 23
三、本文采用的研究视角 25
一、拓宽环境问题的研究对象 27
第三节 研究意义 27
二、提供城市水环境的社会学认知模式 28
三、揭示综合治理城市水环境的社会机制 29
第二章 南京秦淮河:特征、污染与治理 31
第一节 秦淮河的特征 33
一、自然特征:起源与水系 33
二、社会特征:文化与经济 37
第二节 秦淮河的污染 41
一、秦淮河污染的变迁 42
二、内秦淮河的污染 43
三、外秦淮河的污染 46
第三节 秦淮河的治理策略 49
一、古代策略 50
二、中华民国策略 52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策略 54
第三章 政府行为:环保动因、特点与缺陷 61
第一节 政府关注城市水环境的动力机制 64
一、中央政府的推动 64
二、公共物品的供给 67
三、经济指标的引领 69
四、市民诉求的影响 71
第二节 政府集中整治城市水环境的行为特点 73
一、强制性 73
二、表面性 76
三、献礼性 77
第三节 政府日常管理城市水环境的行为特点 79
一、管理真空 80
二、管理错位 84
第四章 企业行为:“经济人”与“社会人” 91
第一节 工业污染负荷 93
一、外秦淮河主城段工业污染负荷 93
二、秦淮河江宁段工业污染负荷 98
三、秦淮河溧水段工业污染负荷 101
第二节 企业污染行为 104
一、污染行为作用模式 104
二、污染行为原因分析 106
一、环保行为作用模式 113
第三节 企业环保行为 113
二、环保行为动因分析 117
第五章 市民行为:污染、反思与觉醒 127
第一节 生活污染负荷 129
一、外秦淮河主城段生活污染负荷 129
二、秦淮河江宁段生活污染负荷 132
三、秦淮河溧水段生活污染负荷 134
第二节 市民污染行为 135
一、污染行为作用模式 135
二、污染行为原因分析 140
一、环保行为作用模式 148
第三节 市民环保行为 148
二、环保行为动因分析 154
第六章 公众参与:治理城市水环境的重要方式 161
第一节 环保NGO 163
一、环保NGO及其特点 163
二、环保NGO的功能 166
三、环保NGO的作用模式 168
第二节 大众传媒 172
一、大众传媒的作用 172
二、大众传媒建构城市水环境问题的过程 175
三、大众传媒关注城市水环境问题的动力机制 179
第三节 绿色社区 185
一、绿色社区的内涵 185
二、营造绿色社区的主要途径 186
三、建设绿色社区的动力机制 191
第七章 互动与整合:基于组织创新视角的对策分析 195
第一节 组织创新的理论依据 199
一、水环境的公共物品性质及其供给 200
二、水环境的相对性与社会冲突 201
三、可持续发展与公众参与 202
四、社会转型与社会重组 204
五、环境权与环境信息公开 205
第二节 组织创新的实践基础 207
一、治理城市水环境的国际经验 207
二、治理城市水环境的国内探索 213
三、治理城市水环境的社会机制 218
第三节 组织创新的路径选择 222
一、转变政府职能:从划桨到掌舵 222
二、实施流域管理:从局部到全局 224
三、加强司法作用:从立法到执法 225
四、壮大环保NGO:从政府包办到公众参与 226
五、建设绿色社区:从社区文化到社会时尚 228
六、公开环境信息:从提高知情权到增强责任感 230
七、探索运作模式:从政府管制到特许经营 231
八、拓宽治理视角:从点源污染治理到面源污染治理 233
参考文献 235
后记 245
附录 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