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斯密型”还是“过密型”增长 1
第二章 手工业和制度变迁:文献回顾 10
表2-1 考察经济增长类型的几个标准 18
第三章 工业化时代的原初工业化——华北棉纺织业的历史考察 35
图3-1 明代的棉布运销 40
图3-2 清盛世的棉布运销 45
图3-3 华北棉布远销州县 48
表3-1 明代到民国(1368—1936)华北三省的棉布外销情况 52
表3-2 土布业在洋布和本国机布竞争下的发展(1860—1936) 53
图3-4 华北三大织布区 54
表3-3 华北三个大织布区情况 62
第四章 “过密化”与“工业化”——江南地区的棉纺织业考察 64
表4-1 松江府三个时期的人口和土地情况 66
表4-2 明清时期江南棉纺织业中每一匹布的净收益(斗米) 69
表4-3 边际净收益的比较(扣除食用量)(升米) 74
图4-1 土布和洋布在20世纪30年代价格比(元) 79
图4-2 松江府织布妇女每天织布净收益的变化(升米) 80
图4-3 松江布区外移图示 81
表4-4 川沙县从事非农业劳力在总劳力中的比重 85
表4-5 江南几个布区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土布产量(万匹) 88
表4-6 几个织布区织工平均每天的净收益(合成升米计算) 90
第五章 制度变迁和农村工业化的数量分析 92
表5-1 中国东部五省各县的基本情况 94
表5-2 两地区各县农村是否邻近铁路和工业城市 100
表5-3 包买制在土布产值超过十万元的县中的分布 102
表5-4 解释因素的描述统计 103
表5-5 自变量对因变量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假设) 104
表5-6 土布产值在华北和江浙的分布 106
表5-7 土布户均产值的决定因素 108
图5-1 112
表5-8 制度变迁的决定因素 115
图5-2 118
第六章 包买制和农村土布业的繁荣 119
表6-1 河北省土布生产量以及产值(1929) 121
表6-2 定县某村织机数估计(1912—1932) 123
表6-3 直隶四县按地亩分组的农户净收入(元) 124
表6-4 高阳不同收入组别的织户基本情况 127
图6-1 织户所得工资和自织自卖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 128
表6-5 不同收入组别的织户收入来源比较 134
表6-6 高阳布区莘桥镇高阳布线庄分号情况 135
表6-7 高阳土布业和其他地区织布工厂成本收益比较(1932) 140
表6-8 宝坻布业中工资与利润之变迁(1922—1929) 144
图6-2 宝坻布业中工资和利润之变迁 145
表6-9 高阳382户织户情况 146
表6-10 南通织户平均每家织业收入在业其农业与织业收入中的地位 149
图6-3 高阳城及其周围县镇 150
第七章 结论:商业化、制度变迁和农村工业化 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