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研究背景 1
1 引言 1
2 研究进展 3
2.1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时空变化研究 3
2.2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驱动机制研究 6
2.3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影响 8
2.4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尺度 10
2.5 土地利用的优化调控 11
2.6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的技术支撑 11
3 案例区选取及概况 13
3.1 案例区的选取 13
3.2 伊洛河流域概况 14
4 研究目的与内容 18
第二章 伊洛河流域典型区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 24
1 引言 24
2 研究数据的获取 26
2.1 遥感信息提取的理论方法 26
2.2 获取LUCC数据的技术路线 27
2.3 获取洛宁县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数据的具体步骤 28
3 土地利用变化的转移矩阵 33
4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 36
5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 41
6 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变化 41
7 农业用地时空变化 45
1.1 LUCC驱动机制 49
第三章 伊洛河流域不同尺度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驱动机制 49
1 引言 49
1.2 LUCC驱动力系统 50
2 研究方法 52
2.1 统计与模型分析 52
2.2 参与性农村评估方法 52
2.3 典型样点的选择 53
3 中观尺度——县域LUCC驱动机制分析 54
3.1 自然因子分析 54
3.2 人文因子分析 56
4 微观尺度——村域LUCC驱动机制分析 63
4.1 村委会的作用 63
4.2 政策因素 64
4.3 农户的思想观念 65
4.4 比较经济利益 65
4.5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66
5 结论与讨论 66
第四章 伊洛河流域典型区域土地覆被的景观格局及变化 69
1 引言 69
2 研究方法 70
2.1 景观要素分类 70
2.2 地貌类型区划分 71
2.3 景观特征指数 72
2.4 景观动态分析方法 74
3.1 水平各景观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 75
3 景观格局特征 75
3.2 不同地貌类型区的景观结构特征分析 76
4 土地覆被与景观格局变化 . 79
4.1 土地覆被变化 79
4.2 景观格局变化 82
5 人类活动的影响 88
5.1 人类活动与景观空间格局 88
5.2 人类活动与景观格局变化 89
6 结论与讨论 89
第五章 伊洛河流域典型区域生态经济综合区划与优化调控 93
1 引言 93
2 理论与方法 94
2.1 生态经济综合区划的性质 94
2.2 区划方法回顾 96
2.3 研究的基本框架 99
2.4 数据准备与处理分析方法 100
3 生态因子的空间分异 104
3.1 指标的选取 104
3.2 自然生态因子 104
3.3 人文生态因子 115
4 生态经济综合分区与优化对策 122
4.1 生态经济区划的基本原则 122
4.2 生态经济各因子权重的确定 123
4.3 生态经济综合分区与优化开发建议 126
5 结论与讨论 129
1 引言 132
第六章 伊洛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与可持续发展 132
2 流域经济研究及问题 133
2.1 流域经济系统 133
2.2 流域开发与治理 134
2.3 流域可持续发展 134
2.4 存在的问题 135
3 流域经济空间分异与可持续发展 136
3.1 流域与流域经济 136
3.2 流域经济的基本特征 136
3.3 流域经济空间分异 138
3.4 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139
4.1 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空间分异 141
4 以县市为基本单元的经济空间分异 141
4.2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分异 145
4.3 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148
5 以乡镇为基本单元的经济空间分异 150
5.1 农民人均纯收入空间特征及其变化 151
5.2 农民人均纯收入相对差距空间特征及其变化 153
5.3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量空间自相关 155
5.4 空间分异特征小结 157
6 流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58
6.1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158
6.2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重点 159
7 结论与讨论 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