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坚持人民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 1
(二)牢记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 1
第一章 院长的职责和权力 1
第一节 院长概要 1
一、院长的中心地位 1
二、院长必须具备的条件 1
(一)领导者首先应是观念的先导 2
三、院长在改革中的使命和责任 2
(三)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 2
(四)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2
(五)知识结构要合理 2
(六)注重营造和谐的人际环境 2
(二)应确立任期目标责任制 3
(一)现行医院领导体制的共性特点 4
二、现行领导体制的主要特点 4
(三)提高认识,严格管理,促进行风建设 4
第二节 医院领导体制 4
一、现行领导体制的演变过程 4
(二)坚持重大问题集体决策与个人负责的原则 5
(一)坚持党政分开的原则 5
(二)现行领导体制的个性特点 5
三、完善现行医院领导体制的方向和基本原则 5
(六)院长负责制 6
(五)院长负责制势在必行 6
(三)必须建立健全工作制度 6
(四)配备领导干部要注意与体制相适应 6
(二)院长的权限 7
(一)院长的职责 7
第三节 院长负责制下的党政工职权划分 7
一、院长的职责与权限 7
(三)医院党委对院长实行监督保证的形式 8
(二)医院党委的权限 8
二、党委的职责和权限 8
(一)医院党委的主要职责 8
(二)院长与党委书记的关系 9
(一)院长与党委的关系 9
三、职工代表大会的职责和权限 9
四、院长负责制要处理好的关系 9
(三)一级医院、中心卫生院的领导体制与院长的职责和权力 10
(二)一级医院的规模和任务 10
(三)院长与职代会的关系 10
(四)院长与副院长的关系 10
第四节 中国的各级各类医院院长 10
一、一级医院、中心卫生院院长 10
(一)一级医院、中心卫生院的办院方向 10
(三)二级医院的领导体制与院长的职责权力 11
(二)二级医院的规模和任务 11
二、二级医院院长 11
(一)二级医院的办院方向 11
(三)三级医院领导体制与院长的职责权力 12
(二)三级医院的规模和任务 12
三、三级医院院长 12
(一)三级医院的办院方向 12
(一)军队医院的办院方向 13
五、军队医院院长 13
四、民族地区医院院长 13
(一)民族地区医院的办院方向 13
(二)民族地区医院的规模和任务 13
(三)民族地区医院的领导体制和院长的职责、权力 13
(三)军队医院的领导体制和院首长职责 14
(二)军队医院的规模和任务 14
(三)专科医院的领导体制与院长的职责和权力 15
(二)专科医院的规模和任务 15
六、专科医院院长 15
(一)专科医院的办院方向 15
第一节 知识素质 17
第二章 院长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7
第二节 技能素质 18
二、掌握相关知识 18
一、熟悉医院管理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 18
(一)创新能力 19
二、岗位胜任能力素质 19
一、政治素质 19
(一)拥护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19
(二)保持坚定的政治信仰和政治理论成熟度 19
(三)养成优良的政治作风 19
(六)团队建设能力 20
(五)知人善任能力 20
(二)战略决策能力 20
(三)复杂局面和紧急事件处理能力 20
(四)领导影响力 20
(三)自信 21
(二)公平与公正 21
(七)沟通能力 21
第三节 品质素质 21
一、基本品质 21
(一)诚信 21
(三)成就导向 22
(二)全局观念 22
(四)尊重他人 22
二、关键品质 22
(一)公众服务意识 22
(二)计划决策的内容 23
(一)计划决策的概念 23
第三章 院长的领导才能和艺术 23
第一节 院长的领导才能 23
一、能预能决的计划决策才能 23
(三)计划决策的要求 26
二、有权有威的组织指挥才能 27
(二)组织指挥的内容 28
(一)组织指挥的概念 28
(三)组织指挥的要求 30
三、善调善控的协调控制才能 31
(二)协调控制的内容 32
(一)协调控制的概念 32
(三)协调控制的要求 33
(二)协调的艺术 36
(一)面对的关系 36
第二节 院长的领导艺术 36
一、各种关系的协调艺术 36
(一)能多谋 39
二、多谋善断的决策艺术 39
三、分层负责的用权艺术 40
(二)可善断 40
(二)用权的艺术 41
(一)院长的权力 41
(一)用人的意义 42
四、知人善任的用人艺术 42
(二)用人的艺术 43
(一)演讲的概念 45
五、形象生动的演讲艺术 45
(一)激励的概念和方式 46
六、善奖敢罚的激励艺术 46
(二)演讲的艺术 46
(二)激励的艺术 47
(一)医院战略化管理的特点 49
一、院长的行政领导方法 49
第四章 院长的工作方法和作风 49
第一节 院长的工作方法 49
(三)医院战略化管理设计的类型 50
(二)医院战略化管理设计的步骤 50
(一)学科建设 51
二、院长的业务领导方法 51
(二)人才建设 52
三、院长的学术领导方法 53
(四)设备建设 53
(三)基本建设 53
(三)以抓管理为核心 54
(二)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方法 54
四、院长的一般领导方法 54
(一)一般与个别相结合的领导方法 54
(四)深入调查研究 56
(五)注重效率和效益 57
(一)权威影响 59
五、院长的主要行事方法 59
(六)民主管理 59
(四)信息获取 61
(三)效率概念 61
(二)时间支配 61
一、实事求是 62
第二节 院长的工作作风 62
二、联系群众 63
(五)领导者应主动进行自我批评 64
(四)领导者要有批评的艺术 64
三、批评与自我批评 64
(一)批评的必要性 64
(二)批评的作用 64
(三)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目的 64
四、敢于决策 65
(七)要真诚帮助犯错误的同志 65
(六)要贯彻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 65
五、勤政、廉洁 66
(二)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抵制错误思想和不正之风的侵袭 67
(一)加强自我修养,增强自身免疫力 67
一、管理理论中的管理者角色 68
第一节 传统的医院管理者角色 68
第五章 医院管理者的角色 68
(二)管理者与领导者的概念 69
(一)经典的管理理论:管理者应该做什么 69
(二)中国传统的医院管理者 70
(一)西方传统的医院管理者 70
二、传统的医院管理者 70
(一)管理者的人际关系、信息传递和决策制定角色 71
一、管理者定义的变化—管理者应该做什么 71
三、传统角色的问题 71
第二节 现代的医院管理者角色 71
(四)决策制定角色 72
(三)信息传递角色 72
(二)人际关系角色 72
(五)中国管理者的角色实践 73
(一)人力开发和客户参与 74
二、医院管理者的主要职责 74
(三)领导医院组织变革 75
(二)开发和使用信息资源 75
(一)医院院长的社会角色 76
三、中国医院管理者角色的变化 76
(四)改善系统、组织和医院绩效 76
(三)医院院长的官与学 77
(二)医院院长的专业角色 77
(一)管理学的新视角 78
一、展望未来的视角 78
第三节 未来的医院管理者角色 78
(二)经济学的新视角 79
(四)社会学的新视角 80
(三)政治学的新视角 80
(二)管理学和实践发展的影响 81
(一)社会价值和信仰导致的期望 81
二、促成医院管理者角色变化的因素 81
(三)卫生系统发展带来的要求 82
一、培训的定义 84
第一节 管理培训概述 84
第六章 医院管理人员培训 84
二、管理培训的意义 85
(一)管理培训是为了提升医院管理绩效 87
三、管理培训的目的 87
第二节 管理培训的需求分析 88
(三)提升医院绩效与管理者职业发展有机整合战略 88
(二)管理者通过培训以增强自身的职业竞争力 88
三、个人层面 89
二、工作层面 89
一、组织层面 89
第三节 管理培训的设计和计划 90
一、课程设置和培训内容 91
(一)在职培训 92
二、培训方式 92
(二)脱产学习 93
(三)学习方法 94
一、选择合适的培训教师 95
第四节 管理培训的实施 95
三、学员考评 95
三、对培训过程的监控 96
二、培训的组织和准备工作 96
(一)反应层(一级评估) 97
一、四层评估模型 97
四、培训转换 97
第五节 管理培训的评估 97
(四)结果层次(四级评估) 98
(三)行为层(三级评估) 98
(二)学习层(二级评估) 98
三、基于利益相关者分析的评估 99
二、投资回报层评估(五级评估) 99
二、医院发展史 101
一、医院概念 101
第七章 医院概论 101
第一节 医院概念和医院发展史 101
二、医院的任务 102
一、医院的性质 102
第二节 医院的性质和任务 102
一、医院工作的特点 103
第四节 医院工作的特点和方针 103
第三节 医院的属性和地位 103
一、医院的属性 103
二、医院的地位 103
二、医院的工作方针 104
第六节 医院设置的认可与注册 105
第五节 医院的类别及所有制形式 105
第八节 现代医院发展趋势 106
第七节 区域卫生规划与医院 106
(二)专科医院组织机构模式 108
(一)综合医院组织机构模式 108
第八章 医院机构 108
第一节 医院组织机构 108
一、我国医院组织机构一般模式 108
二、职能机构设置模式 109
(二)医院组织机构的特征 113
(一)医院组织机构的概念 113
第二节 医院机构设置 113
一、医院组织机构的概念和特征 113
(三)专业化分工与整体协调的原则 114
(二)责、权对等原则 114
(三)医院组织机构的主要功能 114
二、医院组织机构设置原则 114
(一)集中决策与层次管理的原则 114
(三)矩阵组织 115
(二)直线职能式机构“直线参谋组织” 115
(四)继承与发展的原则 115
三、医院组织机构的分类 115
(一)直线组织 115
(一)我国医院现行的人员编制及比例 116
四、人员编制 116
(二)医师和护理人员工作量 117
(五)医技人员配备 118
(四)护理人员和助产士的配备 118
(三)临床科室负责人的配备 118
(二)以需要定编制 119
(一)扩大医院在人事管理上的自主权 119
(六)行政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的配备 119
五、人事管理的改革 119
第二节 医院管理的基本职能 120
第一节 医院管理基本知识 120
第九章 医院管理概述 120
(二)组织的具体作用 121
(一)组织包含的内容 121
一、计划 121
二、组织 121
四、指导与教育 122
三、控制 122
(三)建立组织应遵循的原则 122
(四)组织授权原则 122
(二)步骤 123
(一)定义 123
五、协调和服务 123
第三节 医院管理的基本方法 123
一、PDCA循环管理 123
(四)目标管理的基本方法 124
(三)目标管理的一般原则 124
(三)功能 124
二、目标管理 124
(一)目标管理的基本论点 124
(二)目标管理的特征 124
(八)目标管理的实施步骤 125
(七)目标管理的先决条件 125
(五)目标管理的特点 125
(六)目标管理的作用 125
三、标准化管理 126
(五)常用的T.Q.C技术 127
(四)T.Q.C要求 127
四、全面质量管理 127
(一)定义 127
(二)实施T.Q.C的科学管理办法 127
(三)实施T.Q.C的必备条件 127
一、医院管理的基本任务 128
第四节 医院管理的任务和内容 128
二、医院管理的基本内容 129
二、医院分级管理的目的 130
一、医院分级管理概念 130
第五节 医院分级管理 130
(二)以理论为基础的原则 131
(一)与国际接轨的原则 131
三、医院分级管理标准制定原则 131
(一)成立评审机构 132
四、医院分级管理实施 132
(三)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132
(四)坚持动态管理的原则 132
(三)巩固发展评审成果 133
(二)评审 133
第六节 医院质量管理与体系认证 134
二、为什么要制定规划和计划 136
一、什么是规划 136
第十章 院长与医院的规划 136
第一节 长远规划与五年计划 136
七、长远规划的特点 137
六、计划成功的因素 137
三、计划的层次 137
四、计划的种类 137
五、计划失败的原因 137
第二节 长远规划的阶段性和连续性 138
九、长远规划与五年计划的关系 138
八、五年计划的特点 138
一、怎样组织制定长远规划 139
第三节 长远规划的制定和内容 139
三、制定长远规划的主要内容 140
二、制定长远规划的前提 140
四、制定长远规划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41
一、院前急救管理 146
第一节 急诊医疗管理 146
第十一章 医疗管理 146
(一)急诊科的结构和设置 147
二、院内急救管理 147
(二)急诊科的制度建设 148
(三)急诊科工作质量管理 149
(四)门诊工作量的调节 150
(三)门诊工作量安排 150
第二节 门诊管理 150
一、门诊设置与规模 150
(一)门诊设置 150
(二)门诊规模 150
(三)门诊科室设置 151
(二)门诊的组织体制 151
二、门诊科室管理 151
(一)门诊工作特点 151
(五)门诊业务管理 152
(四)门诊环境设置 152
(六)门诊质量管理 153
一、病区管理的特点 154
第三节 住院病区管理 154
(七)专业门诊管理 154
(八)专家门诊管理 154
(二)基本内容及要求 155
(一)组织形式 155
二、病区医疗管理 155
(三)病历质量检查 157
五、医疗质量和效率管理评价 158
四、随访工作 158
三、晨会与值班制度 158
(一)重危病房的管理 159
七、科室管理 159
六、病区的标准化管理 159
(一)病区管理制度化 159
(二)医疗技术的规范化,操作技术的常规化 159
(三)病区设置规格化 159
(二)内科病房的管理 160
(一)护理管理的概念 162
一、护理管理概述 162
第四节 护理管理 162
(四)我国护理组织的管理体制 163
(三)护理管理的发展趋势 163
(二)护理管理的特点 163
(二)护理人力资源的特点 164
(一)护理人力资源的概念 164
二、护理人力资源管理 164
(三)护理人员的素质及角色 165
(四)护理人力资源管理 166
(一)护理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 174
三、护理质量管理 174
(五)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 174
(二)护理质量管理的原则 175
(三)护理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 176
(四)护理质量控制 180
(二)专科护理管理 182
(一)基础护理管理 182
四、护理业务技术管理 182
(三)护理照护模式 183
五、临床护理教育管理 185
(四)新业务、新技术的管理 185
(三)继续护理学教育 186
(二)护士规范化培训 186
(一)新护士岗前培训 186
(四)护生临床教学 187
(一)护理安全的重要性 190
六、护理安全管理 190
(五)护理进修生培训 190
(六)美国的护理教育体系 190
(三)护理安全的控制 191
(二)护理安全的相关因素 191
(一)护理成本管理 192
七、护理经营管理 192
(二)护理预算管理 195
(三)护理服务营销管理 198
(二)护理信息管理 202
(一)护理信息系统 202
八、护理信息管理 202
(一)护理管理主要依据的法律规范 203
九、护理管理与法 203
(二)依法管理 204
第五节 传染病的管理与消毒隔离 206
(二)医务管理 207
(一)建筑环境设置 207
一、传染病的管理 207
(一)消毒管理 208
二、传染病的消毒隔离 208
(二)隔离管理 209
(一)职工保健 210
一、院内预防保健工作 210
第六节 预防保健管理 210
(一)健康教育 211
二、院外预防保健工作 211
(二)传染病报告工作 211
(三)其他 211
(五)健康检查及疾病普查普治 212
(四)保健咨询检查 212
(二)社区预防保健 212
(三)指导基层医疗单位 212
(三)预防措施种类和作用 213
(二)预防工作内容 213
三、预防工作 213
(一)初级卫生保健 213
(四)预防措施制定的依据与原则 214
(三)妇幼工作的任务 215
(二)计划生育管理手段 215
四、计划生育工作和妇幼工作管理 215
(一)计划生育管理机构 215
(二)确定医疗风险监控点 216
(一)医疗风险的确定范围 216
第七节 医疗风险与安全管理 216
一、概述 216
(五)医疗风险成因分析 217
(四)医疗风险收集与分类方法 217
(三)医疗风险收集途径与来源 217
(七)医疗风险的管理防范 218
(六)医疗风险管理战略 218
(三)医疗纠纷的处理 219
(二)医疗纠纷的分类与原因 219
二、医疗纠纷 219
(一)基本概念 219
(一)基本概念 220
三、医疗事故 220
(四)医疗纠纷防范处理技能 220
(四)医疗事故的处理 221
(三)医疗事故分级标准及技术鉴定 221
(二)构成医疗事故的基本条件 221
(六)医疗事故的防范 222
(五)医疗事故的民事责任 222
(二)举证责任倒置 223
(一)基本概念 223
四、医疗诉讼 223
(二)造成医疗意外的因素 224
(一)基本概念 224
五、医疗过失、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缺陷 224
(一)医疗过失 224
(二)医疗过失行为 224
(三)医疗缺陷 224
六、医疗意外 224
八、医疗服务合同 225
(三)医疗损害赔偿适用的法律 225
七、医疗损害 225
(一)基本概念 225
(二)医疗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 225
十二、负性事件 226
十一、警戒事件 226
九、病案管理和病案回顾 226
十、医疗并发症 226
(一)医院内感染的原因 227
二、医院内感染的原因和途径 227
第八节 医院内感染管理 227
一、医院感染的定义、种类 227
(一)医院感染的定义 227
(二)医院感染的种类 227
(一)监测目的 229
三、医院内感染监测 229
(二)医院内感染的途径 229
(三)医院内感染的分布 229
(四)医院内感染的危害 229
(三)监测内容 230
(二)监测类型 230
(一)医院感染的组织管理 231
四、医院内感染的预防 231
(三)医院内感染的措施管理 232
(二)医院内感染的制度管理 232
(三)医院内感染疫源地的消毒 233
(二)医院内感染者的隔离 233
(四)医院内感染的重点部门管理 233
五、医院感染的控制 233
(一)医院内感染者的调查 233
(二)医技科室工作特点 234
(一)医技科室的发展趋势 234
(四)医院内感染接触者的检疫 234
第九节 医疗技术部门管理 234
一、概述 234
(三)医疗技术部门的管理特点 235
(二)医院药事管理的组织 236
(一)医院药事管理的概念与任务 236
二、医院药事管理 236
(三)药品供应管理 237
(五)医院制剂管理 240
(四)药品质量监督管理 240
(六)加强药剂科经济管理 241
(八)药学服务 242
(七)药物经济学 242
(一)营养治疗在医疗工作中的重要性 244
三、营养科管理 244
(九)临床药学 244
(四)营养科的主要任务与业务管理 245
(三)营养科的组织和人员编设 245
(二)营养科管理特点 245
(五)营养科室的工作制度管理 246
(二)影像科室的设置和设备 247
(一)影像科室的科室设置和人员编设 247
四、医学影像科管理 247
(三)影像科室的管理 248
(一)功能检查的种类和任务 249
五、功能检查和内镜诊疗科室管理 249
(三)功能检查及内镜诊疗室业务管理 250
(二)功能检查及内镜诊疗室的设置与人员编制 250
(二)检验科室管理 251
(一)检验医学科的设置 251
六、医院检验科管理 251
(二)病理科业务管理 253
(一)病理科的设置与人员编制 253
七、病理科的管理 253
八、输血科的管理 254
(二)输血科工作管理 255
(一)输血科的组织和任务 255
(一)手术室设置 256
(二)手术室的业务管理 256
九、手术室管理 256
(一)人员编设与要求 257
十、消毒供应科管理 257
(二)建筑设置与设备 258
三、康复医学的基本原则 259
二、康复医学的诊疗对象 259
第十节 康复医学管理 259
一、康复医学的基本概念 259
五、康复医疗机构的设置 260
四、康复治疗的主要手段 260
(一)诊疗场所 261
六、康复医疗机构的设施 261
(二)诊疗设备与器材 262
七、康复医学科业务技术管理 263
(三)康复科室人员配备 263
(四)理疗室的安全工作管理 264
(三)治疗室的业务技术管理 264
(一)康复医学科工作管理 264
(二)诊察室的业务技术管理 264
(一)医院质量管理的任务 266
二、医院质量管理的任务和特点 266
第十二章 质量管理 266
第一节 医院质量管理的定义、任务和内容 266
一、质量管理的一般概念 266
四、医疗质量和工作质量的六要素 267
三、医院质量管理的内容 267
(二)医院质量管理的特点 267
(三)医疗质量自主管理 268
(二)科室和部门质量管理小组 268
第二节 医疗质量管理的组织与评估 268
一、医疗质量管理的组织体系 268
(一)院级质量管理组织 268
(一)医疗质量管理标准与方法 269
三、主要医疗标准 269
二、医疗质量控制与评价 269
(一)质量的控制方法 269
(二)医疗质量的评价内容 269
(三)医疗质量评价方法 269
(二)医疗质量评价方法 272
一、医院标准化的概念 276
第三节 质量标准化管理 276
(二)医院管理标准 277
(一)医院技术标准 277
二、医院标准化的原理及其主要形式 277
三、医院标准化的分类 277
四、医院标准化体系 278
五、医院标准化管理的原则 279
(三)标准的评价 280
(二)标准的贯彻执行 280
六、医院标准化管理程序 280
(一)制定标准 280
七、医院标准化管理的基本方法 281
(四)修订标准 281
(三)病种质量单元标准化管理 282
(二)医院的“双合格”标准化管理 282
八、医院标准化管理的应用 282
(一)医院分级管理 282
二、质量管理工作循环的内容 283
一、PDCA循环的重要意义 283
第四节 医院质量管理的方法 283
四、建立医院质量管理的PDCA循环体系 284
三、质量管理循环的特点 284
一、全球患者安全工作现状 286
第一节 WHO全球患者安全联盟 286
第十三章 患者安全 286
(四)探索患者安全解决方案 287
(三)患者安全研究 287
二、关于全球患者安全联盟 287
三、全球患者安全联盟面临的任务与挑战 287
(一)清洁医护 287
(二)患者参与 287
第二节 评审在患者安全中的作用 288
(五)患者安全问题的报告 288
(二)建立有效的国家报告系统 289
(一)制定警讯事件政策 289
一、制定和实施国家患者安全目标的作用及意义 289
二、推进国家患者安全目标的主要工作 289
(四)运用失败模式及影响分析合理规划安全 290
(三)加强警讯事件根本原因分析 290
一、患者安全文化要素 291
第三节 患者安全文化的发展和运作 291
三、推进患者安全国家目标的成效 291
(一)建立了警讯事件资料数据库 291
(二)揭示了各类警讯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 291
(三)确立患者安全的目标和重点 291
三、患者安全文化障碍 292
二、患者安全文化机构特征 292
四、患者安全文化改变 293
二、正确理解和认识质量问题与患者安全 294
一、医疗质量及患者安全全球现状 294
第四节 制定质量改进的策略 294
(一)美国慢性病系统管理模式 295
四、有效的“系统”模型及框架 295
三、推进质量改进的基础与思路 295
(二)卫生机构策略 296
(一)国家卫生战略 296
(二)危险分层的三角形模式 296
五、提高质量的卫生战略与机构策略 296
第一节 组织绩效、医疗质量、病人参与和满意度调查之间的逻辑关系 298
第十四章 医院病人的满意度测量 298
第二节 满意度监测的政策和技术价值 299
(四)建立群体间和个体间相互信任 300
(三)以病人为中心确定政策优先重点 300
一、政策上的影响 300
(一)政府说明公立医疗服务绩效的证据 300
(二)帮助政府完善医疗服务管制 300
(三)完善投诉管理 301
(二)提供自身比较和同行学习的机会 301
(五)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 301
二、技术上的影响 301
(一)有助于减少医疗负性事件 301
二、保证满意度监测工具技术上的可靠性 302
一、坚持满意度监测为医疗质量改善服务的目的 302
第三节 病人满意度监测的原则 302
四、保证充分的信息交流和畅通的信息反馈 303
三、保证满意度监测工具实践上的可行性 303
第四节 满意度监测工具的结构 304
五、独立的满意度研究组织保证调查的公正性 304
一、确定调查医院范围 305
第五节 监测数据的采集 305
二、确定抽样框架和抽样 306
一、满意度指标和指数的计算 307
第六节 满意度监测数据的分析 307
三、分发和回收问卷 307
四、整理数据 307
二、满意度监测结果的基准调整 308
一、医院的个体报告 309
第七节 监测数据的沟通 309
三、统计学检验 309
四、开展培训活动 310
三、年度报告 310
二、阶段报告 310
第一节 医院危机及其管理的概念 311
第十五章 医院危机管理 311
二、医院危机的分类 312
(三)破坏性 312
第二节 医院危机的特征和分类 312
一、医院危机的特征 312
(一)突发性 312
(二)潜在性 312
二、健全医院危机管理组织体系 313
一、树立危机意识 313
第三节 医院危机预防管理 313
四、制订危机管理预案 314
(四)危机再评估 314
三、建立危机预测机制 314
(一)信息收集 314
(二)调查和发现潜在危机 314
(三)解决潜在的危机 314
六、做实服务品牌降低危机几率 315
五、危机模拟演习 315
三、危机时期的决策及其实施 316
二、信息的收集和分析 316
第四节 危机暴发时的应对策略 316
一、启动危机预案 316
(一)新闻发言人的培养 317
五、设立新闻发布制度 317
四、危机时期的人力安排 317
二、从危机中获利 318
(二)消除心理应激障碍 318
(二)应对媒体的态度 318
第五节 危机后管理 318
一、危机后恢复重建 318
(一)尽快恢复正常的工作 318
(三)实习医院 319
(二)教学医院 319
第十六章 教学管理 319
第一节 管理体制及各部门职责 319
一、管理体制 319
(一)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 319
(一)医院研究生教育的层次和类型 320
一、研究生 320
(四)实习基地 320
二、临床教学基地各部门职责 320
(一)教务科 320
(二)学生科 320
(三)教研室(系) 320
第二节 各类医学生的管理 320
(二)医院研究生教育的管理 321
(三)制定教学大纲 322
(二)制定教学计划 322
二、本科生 322
(一)教师选派及计划安排 322
(五)临床实习 323
(四)医德、医风、学习方法 323
四、定期考核和检查 324
三、基本功训练和业务讲座 324
第三节 进修医生的管理 324
一、制定招生计划和生活管理制度 324
二、岗前教育 324
三、学分制管理 325
二、内容和形式 325
五、进修生管理注意事项 325
第四节 继续医学教育 325
一、管理机构 325
四、教师管理的激励政策 326
三、师资外语培训 326
第五节 师资培训和质量管理 326
一、师资梯队建设 326
二、对新教员的教学基本功训练 326
一、建立教学评估制度 327
第六节 教学质量控制 327
五、建立教师教学工作档案 329
四、建立健全考试制度 329
二、任课教师名单的审查制度 329
三、备课、试讲及听课制度 329
(一)培训基地应具备的条件 330
一、培训基地与管理 330
第七节 教学的档案管理和试题库 330
第八节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管理 330
(四)培训基地的管理 331
(三)培训基地的经费 331
(二)培训基地的申报 331
(二)培训对象、时间与内容 332
(一)培训目标 332
二、培训与考核 332
(二)市地卫生局及医院相应机构的职责 333
(一)省、自治区、直辖市级相应机构的职责 333
(三)培训方法 333
(四)考核 333
三、组织领导及管理 333
(三)建立、完善培训工作运行的激励与制约机制 334
(三)是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和提高医院学术地位的需要 335
(二)是培养医学人才和提高科学素质的需要 335
第十七章 科研管理 335
第一节 医院医学研究的意义、任务和特点 335
一、医院医学研究的意义 335
(一)是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医疗质量的需要 335
(二)预防医学的研究 336
(一)临床医学研究 336
(四)是促进医学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和实现科技兴院的需要 336
(五)是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及加快中西医结合的需要 336
二、医院医学研究的任务 336
(三)临床研究常常需要多专业、多学科的协作 337
(二)临床研究的不可控因素多 337
(三)基础医学研究 337
(四)医院管理研究 337
三、医院医学研究的特点 337
(一)临床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病人 337
(二)管理机构职能 338
(一)组织机构 338
第二节 医院科研工作管理内容与实施 338
一、医院科研的组织管理 338
(一)计划制定依据 339
二、计划管理 339
(三)医院科研的管理原则和指导思想 339
(三)计划制定的程序和基本内容 340
(二)原则 340
(四)目标管理 341
(一)科研选题的原则 342
三、课题管理 342
(二)投标 343
(三)课题实施的管理 344
(二)科研经费的使用 345
(一)经费的来源和构成 345
四、科研经费管理 345
(四)财务监督的程序 346
(三)课题经费管理程序 346
(二)科研仪器设备管理 347
(一)物质条件管理的任务 347
五、物质条件管理 347
(三)实验物品管理 348
(二)科技人才的管理原则 349
(一)科技劳动特点 349
(四)实验动物管理 349
六、科技人才管理 349
(二)鉴定的主要内容 350
(一)科技成果鉴定 350
七、科技成果管理 350
(四)医学科技成果推广的主要方式和途径 351
(三)科技成果评价 351
(一)专利 352
八、知识产权 352
(一)科技合作与交流的特征 353
九、科技合作与交流 353
(二)科技开发 353
(一)情报信息在科研管理中的作用 354
十、医院科技信息管理 354
(二)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原则 354
(三)科技合作与交流的主要形式 354
(二)科研管理过程中情报信息的一些获取方式 355
(三)医院科研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 356
(三)医院科技档案的分类 357
(二)医院科研档案在科研工作中的作用 357
十一、医院科技档案管理 357
(一)医院科技档案的概念 357
(一)科研伦理学的原则 358
十二、医学科研与医学伦理 358
(四)科技档案的管理和利用 358
(四)研究的监督 359
(三)研究者的人道主义素质 359
(二)实施医学研究的责任 359
(二)原则 361
(一)意义 361
第十八章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 361
第一节 医院人力资源配置(医院人员编制) 361
一、人员编制的意义和原则 361
(三)影响人员编制的因素 362
二、医院人员的组成 363
(二)按工作量计算临床人员编制 364
(一)确定劳动量的基本方法 364
三、人员编制的测算方法 364
第二节 医院人力资源培训 367
二、制定培训计划 368
一、医院员工培训的流程 368
一、概念 369
第三节 招聘与面试技术 369
(七)提问 370
(六)建立和谐气氛 370
二、结构化面试的步骤 370
(一)工作分析 370
(二)制定面试问题 370
(三)制定面试问题的基准答案 370
(四)组成面试小组 370
(五)面试准备 370
(二)个性因素 371
(一)动机因素 371
(八)结束面试 371
(九)回顾面试 371
三、面试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371
(一)用结构化表格 371
(二)推迟决策 371
(三)面试中能准确地得到评价求职者的特征 371
(四)让求职者说话 371
(五)面试偏倚的发生 371
四、面试要获得求职者的哪些信息 371
(四)知识经验因素 372
(三)智力因素 372
二、医院人力资源绩效评估的基本过程 373
一、绩效评估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性 373
第四节 绩效考核与评价 373
(四)增强与员工的沟通 374
(三)全方位、立体考评 374
三、医院绩效评估工作需要注意的问题 374
(一)完善岗位说明书,增强评估标准的客观性 374
(二)让员工充分参与 374
二、设计并实施一种人力资源信息系统 375
一、选择一种人力资源信息系统 375
(五)注意考评中存在的错误 375
(六)对绩效评估体系不断改进完善 375
第五节 人力资源信息系统 375
六、目前医院开发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376
五、系统切换 376
三、安全性能 376
(一)备份 376
(二)准入控制 376
四、培训 376
二、福利制度 377
一、薪酬制度(工资制度) 377
第六节 医院薪酬、福利和劳资关系 377
一、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的应用意义 378
第七节 激励 378
三、劳动合同 378
(三)提高激励的有效性 379
(二)注重自我激励 379
二、医院管理中激励手段运用的方法 379
(一)注重精神激励 379
(四)更多地做到事前激励 380
(二)群众性 381
(一)政策性 381
第十九章 医院财务经营管理 381
第一节 医院财务管理概述 381
一、医院财务管理的概念 381
二、医院财务管理的特征 381
四、医院财务管理的内容 382
三、医院财务管理的原则 382
(三)多样性 382
(一)医院预算的概念 383
一、医院预算概述 383
第二节 医院预算管理 383
(三)医院预算编制原则 384
(二)医院预算的内容 384
(二)医院财务预算的编制方法 385
(一)编制财务预算的准备工作 385
二、医院财务预算编制方法 385
三、医院财务预算执行中的控制和调整 386
(四)政府采购预算 386
(三)预算编制及审批程序 386
(二)医院筹资的原则 387
(一)医院筹资的概念 387
第三节 医院筹资管理 387
一、医院筹资概述 387
(三)医院筹资的渠道 388
(二)筹资风险 389
(一)筹资成本 389
二、医院筹资成本与风险的控制 389
(二)医院收入管理的内容 390
(一)医院收入的概念 390
第四节 医院收支管理 390
一、医院收入管理 390
(三)医院支出控制 391
(二)医院支出管理原则 391
(三)医院收入管理的原则 391
二、医院支出管理 391
(一)医院支出管理概念 391
(二)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要做好的工作 392
(一)固定资产概念及分类 392
第五节 财产物资管理 392
一、固定资产管理 392
(一)库存物资的概念和分类 393
三、库存物资管理 393
二、药品的管理 393
(一)全面分析 394
二、财务分析形式 394
(二)库存物资的管理 394
第六节 财务分析 394
一、财务报告的概念及内容 394
(二)因素分析法 395
(一)比较分析法 395
(二)部分分析 395
(三)专题分析 395
(四)典型分析 395
三、财务分析方法 395
(四)反映工作量的指标 396
(三)反映偿债能力指标 396
(三)结构分析法 396
四、财务分析指标 396
(一)反映病人经济负担的指标 396
(二)反映工作效率的指标 396
一、医院的财会机构 397
第七节 财务人员管理 397
(五)反映药品管理的指标 397
(六)反映资金使用效果指标 397
五、财务分析报告的编写 397
三、医院财务人员的培训 398
二、医院财务人员的职责 398
第八节 医院经营管理概述 399
五、财务人员的奖惩 399
四、医院财务人员的考核 399
(一)计算机操作基本技能 399
(二)会计专业知识 399
(一)医院成本的构成 400
一、医院成本核算概述 400
一、医院经营管理的原则 400
二、医院经营管理内容 400
第九节 医院成本核算 400
(一)直接成本的初始归集 401
二、医院成本费用的归集及核算 401
(二)成本的分类 401
(三)成本核算原则 401
二、医院作业成本法的分摊方法及步骤 402
(二)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区别 402
(二)直接成本的分配归集 402
(三)间接成本费用的分配归集 402
第十节 作业成本法在医院成本核算中的应用 402
一、作业成本法简介 402
(一)作业成本法的有关概念 402
(一)定量预测法 404
三、医院成本预测的方法 404
第十一节 医院成本预测 404
一、医院成本预测的内容 404
二、医院成本预测的程序 404
一、医院成本决策的程序 405
第十二节 医院成本决策 405
(二)定性预测法 405
(三)利用本量利分析预测成本 405
三、医院成本控制的内容 406
二、医院成本控制的程序和方法 406
二、医院成本决策的方法 406
第十三节 医院成本控制 406
一、医院成本控制的定义 406
(二)建立医院工资总量宏观调节机制 407
(一)分配的基本原则 407
第十四节 科室经济核算与分配 407
一、科室经济核算 407
(一)科室经济核算定义 407
(二)科室经济核算的步骤 407
二、绩效分配 407
(二)工作效率指标体系 408
(一)医疗质量指标体系 408
第十五节 医院效益透视 408
一、医院效益总述 408
二、医院效益评价体系 408
(三)综合比较法 409
(二)单项指标相对比较法 409
(三)经济效益指标 409
(四)资金利用和开发指标体系 409
(五)社会监督指标评价体系 409
三、常用医院效益评价方法 409
(一)标准值比较 409
一、按服务项目付费 410
第一节 医院费用的支付方式 410
第二十章 医院费用的支付方式 410
三、按人头预付 411
二、按天数 411
五、按病种付费、病例组合与按诊断分类定额预付制 412
四、总额预算 412
六、按预算条目 414
第二节 不同付费方式利弊比较 415
第三节 付费方式展望 416
一、市场营销的定义及产生 423
第一节 医院市场营销及整合营销传播的产生 423
第二十一章 医院市场营销 423
二、市场营销观念的演变 424
三、医院市场营销的产生 425
一、宏观环境 426
第二节 医院市场环境分析 426
四、医院整合营销传播 426
(三)政治环境 427
(二)经济环境 427
(一)人口环境 427
(一)医院 428
二、微观环境 428
(四)技术环境 428
(五)自然环境 428
(六)文化环境 428
(六)公众 429
(五)竞争对手 429
(二)供应商 429
(三)市场中介 429
(四)顾客 429
一、确定调研的问题和目标 430
第三节 医院市场调研 430
(一)二手信息的收集方法 432
二、制定调研计划和信息收集方法 432
(二)原始信息的收集方法 433
三、信息整理、分析与结论 434
(二)医疗保健市场细分的方法 435
(一)医疗保健市场细分的意义 435
第四节 医院市场细分、市场定位与产品设计 435
一、医疗保健市场细分 435
二、医院SWOT分析 437
(三)医疗保健市场细分应注意的原则和要求 437
三、医院目标市场选择 438
四、医院市场定位 439
(四)有较稳定的社会环境 439
(一)目标市场要有适当的规模和增长程度 439
(二)目标市场在结构上具有吸引力 439
(三)目标市场是医院自身有能力开发的 439
(二)市场定位的策略 440
(一)市场定位的步骤 440
(三)医疗产品的利润 441
(二)医疗产品的分类 441
五、医疗产品——服务的设计与定价 441
(一)医疗产品的特性 441
(五)医疗附加产品 442
(四)医疗产品的组合 442
(一)医院公关的意义 443
一、公共关系 443
第五节 医院整合营销手段 443
(四)医院危机公关 444
(三)医院公关的方式 444
(二)医院公关的对象 444
(二)制订广告计划应注意的事项 445
(一)广告是把双刃剑 445
二、广告 445
三、人员销售 447
四、促销 448
第六节 医院客户关系管理 449
六、内部营销与全员营销 449
五、网络营销 449
(三)审查范围的广泛性 452
(二)工作的相对独立性 452
第二十二章 医院审计管理 452
第一节 医院内部审计概述 452
一、医院内部审计的概念 452
二、医院内部审计的特点 452
(一)审计对象的单一性和审计目的的内向性 452
(二)评价职能 453
(一)监督职能 453
(四)审计实施的及时性和经常性 453
(五)医院内部审计的局限性 453
三、医院内部审计的分类 453
四、医院内部审计的职能 453
七、医院内部审计机构的任务 454
六、医院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 454
(三)服务职能 454
五、医院内部审计的作用 454
(一)审计准备阶段 455
二、一般审计程序 455
八、医院内部审计机构的职权 455
第二节 医院审计的程序 455
一、医院内部审计程序 455
(四)审计后续阶段 456
(三)审计报告阶段 456
(二)审计实施阶段 456
(三)审计证据的内容 457
(二)审计证据的作用 457
第三节 医院内部审计的方法 457
第四节 审计证据和审计工作底稿 457
一、审计证据 457
(一)审计证据的概念 457
(一)审计报告的概念 458
一、审计报告 458
(四)审计证据的收集方法 458
二、审计工作底稿 458
(一)审计工作底稿的概念 458
(二)审计工作底稿的作用 458
(三)审计工作底稿应具备的条件 458
第五节 审计报告和审计档案 458
(四)审计报告的编制程序 459
(三)审计报告的基本内容 459
(二)审计报告的总体结构 459
(四)审计档案的立卷组合方法 460
(三)审计档案的立卷原则 460
二、审计档案 460
(一)审计档案的概念 460
(二)审计档案归档文件材料的范围 460
一、公开、公平和有效竞争的原则 461
第二节 招投标的原则 461
第二十三章 医院招投标管理 461
第一节 招投标的意义 461
四、国民待遇原则和非歧视性原则 462
三、防腐倡廉原则 462
(一)公开 462
(二)公平 462
(三)有效竞争 462
二、物有所值原则 462
第四节 招投标的种类 463
第三节 招投标的范围 463
一、招标 464
第五节 招投标的程序 464
第六节 博弈论在招标采购过程中的应用和招投标的注意事项 465
六、评价与反馈 465
二、投标 465
三、开标和评标 465
四、招标结果的公示 465
五、合同的授予、签署与执行 465
(二)制定计划的原则 467
(一)计划管理的意义 467
第二十四章 医疗设备物资管理 467
第一节 医疗设备的计划管理与审批 467
一、医疗设备的计划管理 467
(四)适宜性和可行性论证 468
(三)制定计划的程序 468
(三)卫生部第一批公布的大型医疗设备管理品目 469
(二)申请材料及主要内容 469
二、大型医疗设备的配置审批 469
(一)申请配置的程序 469
(二)国际招标 470
(一)医疗设备进口审批 470
三、医疗设备的进口 470
一、医疗设备的财产账目管理 471
第二节 医疗设备使用管理 471
(三)外汇使用 471
(四)关税减免的审批 471
(二)档案内容 472
(一)建档范围 472
二、医疗设备技术档案管理 472
三、大型医用设备的使用管理 473
(二)提高设备使用率 474
(一)使用率的统计方法 474
四、医疗设备的使用率 474
(二)设备的定期保养和检查 475
(一)医疗设备维修组织 475
第三节 医疗设备维修管理 475
(四)设备的完好率 476
(三)设备维修 476
(五)留有扩建余地 478
(四)接近公用管网 478
第二十五章 医院建筑设计与管理 478
第一节 医院建筑设计基础 478
一、医院建筑基地环境的选择 478
(一)保证良好的卫生条件 478
(二)保证环境安静 478
(三)交通便畅 478
(一)迁址、新建医院的总体规划及设计布局 479
二、医院建筑的总体规划及设计布局 479
(六)避免医院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479
(七)远离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与贮存区,远离高压线路及其设施 479
(二)改、扩建医院的总体规划和布局 480
(三)设计原则 481
(二)两类人、两类物品流线 481
三、医院建筑的交通、流线设计原则 481
(一)医院的主要交通流线 481
(一)分散式 482
四、医院建筑的形态构成 482
(三)综合式 483
(二)集中式 483
(一)医院建筑的消防及疏散 484
五、医院建筑的设备及其他要求 484
(二)医院设备防灾 485
(一)门诊部的位置、规模及组成 486
一、门诊部 486
第二节 医院建筑中各类用房的设计原则 486
(二)门诊部公用部分设计 489
(三)候诊室的设计 490
(四)各诊室的设计 491
(一)手术部的位置、规模与平面组合 496
二、手术部 496
(五)急救中心的设计 496
(二)手术室的设计 497
(三)手术部附属用房设计 499
(二)护理单元的分类设计 500
(一)住院部的规模及入院处设计 500
三、住院部 500
(三)各科病房的设计 502
(一)放射科 504
四、辅助医疗用房 504
(三)检验科、血库及机能诊断室 505
(二)理疗科 505
(四)药房 506
(六)高压氧舱治疗室 507
(五)中心供应部 507
(一)行政用房的设计 508
五、行政、后勤用房的设计 508
(七)新的医疗设备的引进及其用房 508
(三)洗衣房 509
(二)营养厨房的设计 509
(五)其他用房 510
(四)停尸房(太平间) 510
(三)项目维修阶段 511
(二)项目实施阶段 511
第三节 医院建筑的管理 511
一、医院建筑基本建设项目实施程序 511
(一)项目前期阶段 511
二、医院管理体制与医院建筑设计的关系 512
三、现代化医院建筑的管理要求 512
二、地产管理 514
一、房产管理 514
第二十六章 医院后勤管理 514
第一节 医院房屋土地的管理 514
二、电梯的管理 515
一、车辆的管理 515
第二节 医院运输设备的管理 515
一、制冷和空调 516
第三节 医院制冷和空调的管理 516
二、医院部分场所的温度和湿度要求 517
三、制冷和空调的管理 518
一、医院的给水和排水 519
第五节 医院给水和排水的管理 519
第四节 医院医疗用气的管理 519
二、供水管理 520
第六节 医院供电系统的管理 521
三、排水管理 521
二、节约用电 522
一、安全用电 522
一、蒸气 523
第七节 医院供汽采暖系统的管理 523
三、制度和管理 523
三、医院供汽采暖系统 524
二、采暖 524
二、洗涤质量管理 525
一、衣被用量管理 525
四、锅炉房的管理 525
第八节 医院洗衣房的管理 525
四、医院理发室的管理 526
三、医院浴室的管理 526
三、洗衣房内部管理 526
第九节 医院食堂、浴室和理发室的管理 526
一、职工食堂管理 526
二、病员食堂的管理 526
二、医院绿化美化 527
一、医院环境保洁 527
第十节 医院环境保洁和绿化管理 527
二、污物处理 528
一、污水处理 528
第十一节 医院污水污物的管理 528
第十二节 医院太平间(停尸房)的管理 529
(二)医院信息的作用 530
(一)医院信息的特点 530
第二十七章 医院信息管理与信息化建设 530
第一节 医院信息管理概述 530
一、医院信息的特点和作用 530
(一)医院信息的分类 531
二、医院信息来源及处理 531
(四)信息的存贮、利用和反馈 532
(三)信息的传输 532
(二)信息的采集 532
第二节 医院统计 533
三、医院信息部门的设置 533
(五)医院信息的处理 533
三、医院统计的特点 534
二、医院统计对医院管理的作用 534
一、医院统计的任务 534
五、医院统计工作范围 535
四、医院统计工作制度 535
(三)固定资产统计 536
(二)人力资源统计 536
(一)医院业务统计 536
(一)统计设计 537
六、医院统计工作程序 537
(四)物资消耗统计 537
(五)医院费用和经济效益统计 537
(六)资料、情报、科研及其他统计 537
(四)统计资料分析 538
(三)统计整理 538
(二)统计调查 538
(一)医院工作效率指标分析与评价 539
七、医院主要统计指标的分析与评价 539
(二)医院工作质量指标的分析与评价 541
(三)医院经济效益和经济收益指标的分析与评价 542
二、医院图书与情报资料管理内容 545
一、医院图书馆(室)的任务和特点 545
第三节 图书与情报资料管理 545
第四节 档案管理 546
(二)现代医院管理的发展要求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548
(一)医院信息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548
第五节 医院信息系统的意义与作用 548
一、医院信息系统的意义 548
(一)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展开医疗护理工作 549
二、医院信息系统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549
(三)卫生信息化建设是医疗保险制度发展与卫生改革的必然要求 549
(二)优化工作流程和提高工作效率 550
(三)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工作质量 551
(四)加强经费全程管理,提高卫生经济效益 552
(六)提高医院信誉和增强竞争能力 553
(五)辅助决策分析,提高管理水平 553
(一)数据和信息的采集功能 554
一、HIS的基本功能 554
(七)提高全员素质 554
第六节 医院信息系统的功能和组成 554
(五)信息的提供 555
(四)信息的传递功能 555
(二)信息的存储功能 555
(三)信息的加工处理功能 555
(六)按系统前后台分析:HIS有两大类功能 556
(五)按运作阶段分析:H1S有四个阶段的功能 556
二、HIS的业务功能体系 556
(一)按处理的信息大类分析:HIS有两大类功能 556
(二)按功能的层次分析:HIS有三个层次的功能 556
(三)按专业深度分析:H1S有三个级别的功能 556
(四)按任务分工(职能)分析:HIS有四大类功能 556
一、实施HIS的一般步骤 557
第七节 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 557
(七)按空间范围分析:H1S有两大类功能 557
(八)按运行环境分析:HIS有两大类功能 557
三、医院信息系统组成 557
(二)挑选供应商 558
(一)准备项目计划书 558
(四)系统设计与软件客户化 559
(三)需求分析 559
(六)系统测试 560
(五)数据准备 560
三、实施的组织与领导 561
(二)确定系统规模和类型 561
(七)用户培训 561
二、实施HIS的基本策略选择 561
(一)规划系统预期目标 561
(二)成立信息系统工程实施组(办公室) 562
(一)成立信息系统开发实施领导小组 562
(三)人员培训 564
(一)HIS评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565
一、HIS评价简介 565
(四)医院信息系统工程建设的监理 565
第八节 医院信息系统的评价 565
(三)HIS评价的复杂性 566
(二)HIS评价的内容和基本方法 566
(二)一般的打分评价方法 567
(一)一般评价工作的基本流程 567
二、HIS评价的基本方法 567
(三)软件实施效果评价 568
一、系统安全的重要性 569
第九节 医院信息系统安全与防范 569
(四)评审方法分析 569
二、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与防范 570
一、需要和需求的概念 572
第二节 医院项目计划中的需要和需求 572
第二十八章 医院的项目开发 572
第一节 医院项目设计的概念 572
一、医院项目 572
二、医院项目与日常工作的关系 572
三、医疗需要的四个维度 573
二、区分需要和需求的意义 573
二、项目设计的时间概念 574
一、项目设计的人群概念 574
第三节 人群、时间、空间 574
一、信息的概念类型 575
第四节 医院项目设计的信息支持/循证计划 575
三、项目设计的空间概念 575
四、医院服务活动信息 576
三、流行病学信息 576
二、人口和社会学信息 576
第五节 医院项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