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历史》PDF下载

  • 购买积分:18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许海山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线装书局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801066103
  • 页数:605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从欧洲的特性到欧洲共同体与欧洲一体化,系统全面的记述了欧洲的历史。

第一章 概述:欧洲的特性 1

第一节 欧洲的地理特点 1

一、地域空间的多样性 2

二、移居的乐土 2

三、迁徙的福地 2

第二节 欧洲分裂的因素 3

一、数十种语言 3

二、语言是民族统一的因素 3

第三节 欧洲文明的多种文化与精神 4

一、欧洲精神 4

二、“有教养的人” 5

三、欧洲文化的多样化 5

第四节 从社会到经济的一体化 6

一、创建隐修院 6

二、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 6

三、“福利国家” 7

第五节 关于欧洲历史的种种问题 7

一、移民的统一体 8

二、凯尔特人、希腊人和波斯人 8

三、是欧洲到印度河还是到撒哈拉沙漠 8

四、是欧洲到莱茵河还是多瑙河 9

五、有拉丁语和希腊语的边界吗 9

六、查理曼是欧洲之父吗 9

七、面对天主教会的封建制度 10

八、拜占庭和欧洲 10

九、斯拉夫世界的归并 11

十、走向民族国家 11

十一、民族自治的欧洲 12

十二、欧洲的新生问题 12

第二章 从冻原时代到神庙文化 15

第一节 欧洲的原始人类 15

一、尼安德特人 16

二、克罗马农人 16

第二节 欧洲最初的耕种者 17

一、农业变革 17

二、从打制石器到磨制石器 17

三、石器时代的巨大坟墓和巨石建筑 18

第三节 金属器时代和地中海贸易 19

一、欧洲的青铜时代 19

二、欧洲的第一种文字 19

三、铁器时代和希腊的中世纪:前1100~前750年 20

四、自公元前1000年起始的欧洲文明 20

第四节 希腊在地中海地区的扩张 21

一、向外移民的原因 22

二、最初的货币和大扩展 22

三、奴隶制 22

四、成文法和鼓励艺术 23

五、欧洲最初的哲学家 23

第五节 伊特鲁立亚人与凯尔特人 24

一、伊特鲁立亚人 24

二、凯尔特人:泛欧民族 24

第六节 古典文明的全盛时期 25

一、波斯人的威胁 25

二、重建和新的发展 26

三、伯里克利和早期古典主义时期 27

四、希腊的民主 27

五、民主政治的机构 28

第七节 从分裂到合并 28

一、伯罗奔尼撒战争:前431~前404年 28

二、诡辩家和苏格拉底 29

三、希腊的危机:亚历山大大帝统治时期的统一 29

四、希腊的遗产 30

第三章 罗马的影响 31

第一节 罗马:从七个山丘到庞大帝国 31

一、一个伊特鲁立亚城市 32

二、罗马共和国 32

三、罗马的征服:罗马和意大利 33

四、罗马的征服:罗马和地中海 33

五、征服的手段和目的 34

六、共和国的没落 35

第二节 罗马的欧洲 36

一、“罗马和平” 36

二、罗马和各行省 37

三、罗马欧洲的经济统一 38

四、罗马欧洲文化的多样性 40

第三节 入侵与转变:迈向新欧洲 41

一、日耳曼人入侵和罗马文明的坚持 42

二、内部的变化 44

三、基督教的欧洲 45

第四章 拜占庭和西罗马帝国 49

第一节 查士丁尼和6~7世纪的拜占庭帝国 49

一、“一个国家,一种宗教” 49

二、行政改革,经济措施 50

三、立法工作 50

四、大兴土木和艺术作品 51

五、保卫边境 51

六、新的民族和新的王国 52

第二节 拜占庭和欧洲的新强国 54

一、经济、政府和立法 54

二、新老敌手 54

三、西欧的新强国 55

四、查理曼大帝 55

五、丹麦人、挪威人和瑞典人 56

第三节 10~11世纪拜占庭的鼎盛时期 57

一、大进攻时期 57

二、拜占庭的精神贡献和影响 58

三、法律 59

四、行政管理,经济和社会 59

第四节 10~11世纪的西欧世界 60

一、奥托大帝一世 60

二、欧洲的新面孔 60

第五节 6~11世纪东方和西方的宗教生活 61

一、修道生活 61

二、罗马和君士坦丁堡的关系 62

三、罗马艺术 63

第五章 中世纪西欧的基督教世界 65

第一节 中世纪的欧洲与基督教民族 65

一、从地中海到欧洲 66

二、1000年后的基督教国家疆界 66

第二节 封建制度的欧洲 67

一、封建封臣制度 68

二、庄园和城堡 68

三、村庄、城堡和付税的庄园 69

四、教会和骑士制度 70

五、乡村欧洲的产生 70

六、人口增长和农业发展 71

第三节 帝国和罗马教廷 72

一、加洛林王朝的政治论点和教会改革 72

二、关于主教授职权的争论 73

第四节 城市中心和交通干线 73

一、城市系统是复兴还是起始 73

二、中世纪的城市 74

三、意大利的城镇 74

四、朝圣者之路 75

五、商人之路 76

第五节 欧洲之外的欧洲 76

一、十字军东征 77

二、13世纪时的欧洲和东方 77

第六节 文化的统一和政治的分裂 78

一、哥特式教堂文化 78

二、骑士文化 78

三、城市文化 79

四、基督教国家和国王的欧洲 80

第六章 危机与文艺复兴 83

第一节 欧洲的经济发展与成就 83

一、贸易 84

二、工业 85

三、农业 86

第二节 欧洲的社会状况 87

一、高死亡率——鼠疫 87

二、社会动乱 87

第三节 政治和政府 89

一、欧洲的领土变化 89

二、从封建国家到现代国家 91

第四节 宗教和精神生活 92

一、罗马教皇和主教会 92

二、异端 93

三、神秘主义 94

第五节 文化的发展 94

一、全面变化 94

二、勃艮第文化 95

三、意大利的文艺 95

第七章 欧洲的对外扩展 99

第一节 欧洲扩张的原因及条件 99

一、欧洲人的想象力 99

二、地理“科学” 100

三、商品贸易 100

四、产品倾销 101

五、中国的指南针 101

第二节 开辟新航路的活动 102

一、达·迦马开辟通往印度的道路 102

二、哥伦布开辟通往美洲大陆的新航路 103

三、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 105

四、欧洲其他国家的海外探险与扩张 105

第三节 新航路的开辟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107

一、地理大发现刺激了商业发展 107

二、价格革命 108

三、刺激了商品竞争 108

第四节 “地理大发现”对美洲的影响 109

一、种族混合 109

二、语言交流 109

三、宗教传播 109

四、屠杀土著人口 110

五、黑奴买卖 110

第八章 殖民帝国的形成 111

第一节 西班牙与葡萄牙的殖民扩展 111

一、经济危机 111

二、靠近大西洋 112

三、非洲之路 113

四、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欧洲人发现了美洲 113

五、瓦斯科·达·伽马及通往印度的航道 114

六、麦哲伦:第一次环球航行 115

第二节 英国、法国、荷兰的殖民扩展 115

一、反对伊比利亚垄断的斗争(15~17世纪) 115

二、18世纪对太平洋的勘察 116

第三节 殖民帝国的形成 117

一、教会与国家在伊比利亚半岛的作用 118

二、葡萄牙 118

三、西班牙 118

四、经济在北欧的作用 119

五、荷兰 119

六、英国 119

七、法国 120

第四节 面向世界的经济掠夺 120

一、经济轴心的转移 121

二、农业中的革新与交换 121

第五节 科学艺术的碰撞与发展 121

一、科学技术 122

二、艺术 122

三、世界范围 122

第九章 文艺复兴运动 123

第一节 文艺复兴运动的起源 123

一、资本主义的开始 124

二、查理五世与欧洲 124

三、首先出现在意大利 125

第二节 意大利文艺复兴 126

一、文学艺术上的复兴 126

二、政治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成长 128

第三节 欧洲文艺复兴 130

一、意大利与欧洲文艺复兴 130

二、法国的“文艺复兴” 131

三、德国“文艺复兴” 131

四、西班牙的“文艺复兴” 132

五、英国的“文艺复兴” 133

第四节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科学技术的发展 134

一、天文学的发展 134

二、数学的发展 135

第五节 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意义 136

第十章 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 137

第一节 宗教改革发生的原因 137

一、教会的腐败 137

二、教会的分裂 138

三、神秘主义的影响 138

四、民族意识的增强和专制君主 138

第二节 马丁·路德与新教 139

一、人文主义的兴起 139

二、代表人民的意志 140

三、路德的改革 141

四、路德的态度与战乱 141

五、德国的分裂 143

第三节 卡尔文教的形成 144

一、瑞士的宗教改革 144

二、卡尔文改革 145

三、英国的改革 146

第四节 天主教会对宗教改革的反应 147

一、软弱的反击 147

二、教会的分化 148

第五节 被宗教战争分裂的欧洲 149

一、荷兰的起义 149

二、法国的宗教战争 149

三、30年战争 150

四、威斯特伐利亚条约和亚牛斯和约 150

第六节 宗教改革的结果 151

第十一章 16~17世纪初欧洲的风云变幻 153

第一节 尼德兰革命 153

一、革命前夕的尼德兰 153

二、革命的进程 155

三、17世纪初的荷兰共和国 157

第二节 英国的社会经济变革 157

一、巨变前的英国社会经济 157

二、宗教改革 158

三、土地所有权的大转移 160

第三节 法国的专制制度 161

一、“和平的世纪” 161

二、专制制度的建立 162

三、胡格诺战争 162

四、专制制度的恢复与发展 164

第四节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诸国 165

一、北欧的宗教改革与影响 165

二、瑞典对外争霸 167

第五节 东欧南欧和中欧各国 168

一、多民族的奥地利 168

二、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捷克 170

三、反土耳其斗争中的匈牙利和巴尔干诸国 171

四、俄国封建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 172

第六节 欧洲国际关系 174

一、西班牙霸权的兴衰 174

二、各国之间矛盾的上升 177

三、30年战争 178

第七节 专制主义的欧洲 181

一、路易十四的专政主义 181

二、自由的曙光:联合省 182

第十二章 16~17世纪的欧洲科学技术 183

第一节 16~17世纪欧洲重要的科学家和他们的科学成就 183

一、哥白尼的天文学新观点 183

二、伽利略的科学发现 184

三、牛顿的科学综合 186

第二节 17世纪的科学社团 187

第三节 科学仪器的发明 192

第四节 科学学科的发展 194

一、数学 194

二、物理学 196

三、化学 199

四、地质学 200

五、物理地质学 201

第十三章 17世纪英国革命和英国立宪君主制的建立 203

第一节 英国革命的开始 203

一、圈地运动的产生 203

二、革命前的政治背景 205

三、长期议会的召开和革命的开始 206

四、长期议会议员的政治分化 207

五、农民起义 207

第二节 第一次内战 208

一、内战前的两大阵营 208

二、城乡群众的反政府斗争 209

三、议会军的改组及“新模范军”的成立 209

四、内战后的政治斗争 210

第三节 第二次内战和英吉利共和国的建立 214

一、“普莱德清洗” 214

二、英吉利共和国的成立 215

第四节 共和国和克伦威尔护国公制 215

一、共和国建立时的国内局势 215

二、平等派士兵起义 216

三、掘地派运动 216

四、征讨爱尔兰、苏格兰 217

五、《航海条例》及英荷战争 218

六、克伦威尔护国公制的建立 218

第五节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和1688年“光荣革命” 219

一、君主制的成功复辟 219

二、“人身保护法” 219

三、“光荣革命” 220

四、17世纪英国革命的历史意义 221

第六节 英国立宪君主制的确立 221

一、议会权力增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21

二、内阁制的形成 222

三、王权的衰落 222

四、议会选举 223

五、辉格派的政治优势 224

第十四章 封建专制统治下的欧洲大陆各国 227

第一节 君主专制统治下的法国 227

一、路易十四的君主专制 227

二、17世纪法国的经济 228

三、外交关系和对外战争 228

第二节 17~18世纪的德国 229

一、政治和经济状况 229

二、奥地利和普鲁士 229

三、18世纪德国的思想领域 230

第三节 北欧诸国的政治制度变革 231

一、丹麦 231

二、瑞典 232

第四节 17~18世纪的俄国 233

一、罗曼诺夫王朝的开始 233

二、彼得一世的改革 234

三、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开明专制” 236

四、贵族权力的加强 237

五、18世纪后半期俄国对外政策 238

第五节 18世纪欧洲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240

一、数学 240

二、天文学 240

三、物理学 240

四、气象学 241

五、化学 241

六、地质学 241

七、生物学 241

八、医学 241

九、农业技术与纺织技术 241

十、建筑、运输、化工等 242

十一、社会学、哲学等 242

十二、时代的精神 242

十三、知识的传播 243

十四、百科全书 243

十五、期刊 244

十六、公共文化机构 245

第十五章 18世纪末法国革命 247

第一节 革命前夕的法国 247

一、革命前法国的农业和工商业 247

二、革命前法国的社会等级制度 248

三、革命前的思想发展 248

四、专制政体的没落 251

五、1787年显贵会议 251

六、三级会议的召开 252

第二节 法国大革命 253

一、攻占巴士底狱 253

二、《人权宣言》 253

三、制宪会议的立法 254

四、国王逃跑未遂 254

五、对外战争的开始 255

六、1792年8月10日人民起义 256

七、吉伦特派执掌政权 256

八、瓦尔密战役和国民公会 256

九、1793年5月31日~6月2日的人民起义 257

十、雅各宾派的社会经济政策 258

十一、雅各宾派 258

十二、雅各宾派的内部分裂 259

十三、丹东派和艾贝尔派被消灭 260

十四、“热月政变” 260

第三节 热月党和督政府的统治 261

第四节 执政府和拿破仑帝国 263

第五节 维也纳会议神圣同盟 264

第十六章 欧洲的工业革命 267

第一节 英国工业革命 267

一、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 267

二、国内市场的形成 269

第二节 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 271

第三节 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意义 274

一、生产力的提高 274

二、工业革命的社会后果 275

三、工人阶级的破坏活动 275

四、迈达斯的灾祸和教训 276

第四节 欧洲其他国家的工业革命 277

一、比利时 277

二、德国 278

三、法国 280

四、瑞士 281

第十七章 19世纪初期的民主运动和工人运动 283

第一节 俄国十二月党人运动 283

一、19世纪初期的俄国社会矛盾 283

二、十二月党人运动的思想根源 286

三、救国协会和幸福协会 287

四、十二月党人起义 288

第二节 神圣同盟的衰落和瓦解 289

第三节 1815~1848年的法国、德国、英国 290

一、法国 290

二、德国的革命 292

三、英国的工人运动 293

第四节 从空想社会主义到马克思主义 295

一、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295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早期革命活动 296

三、马克思、恩格斯为建立无产阶级政党而努力 297

第五节 19世纪中期欧洲的工人运动和第一国际的解散 299

一、资本主义各国的工人阶级状况和工人运动 299

二、国际工人联系的加强 300

三、第一国际的建立 301

四、第一国际活动的开始 302

五、日内瓦代表大会 303

六、洛桑代表大会(1867年9月2~7日) 303

七、布鲁塞尔代表大会(1868年9月6~13日) 303

八、巴塞尔代表大会(1869年9月)反对巴枯宁主义的斗争 304

九、普法战争和巴黎公社时期的第一国际 304

十、巴黎公社以后的第一国际 305

十一、第一国际的解散 305

第十八章 民族民主运动的兴起 307

第一节 德国的统一 307

一、君主制政治改革的成功 307

二、普鲁士政府争夺德国统一运动的领导权 308

三、俾斯麦出任首相和普鲁士的对外战争 308

四、普法战争与德国统一事业的完成 309

第二节 意大利王国的形成 309

一、1859~1861年革命时期两条道路的斗争 309

二、红衫“千人军”远征 310

三、意大利的统一 311

第三节 瓜分波兰与1863年波兰起义 312

一、波兰的衰落 312

二、俄普奥三次瓜分波兰 313

三、波兰国王、普占区、奥占区 314

四、波兰民族运动及“红党”与“白党” 315

五、1863年波兰起义 316

第四节 巴尔干地区民族解放运动 317

一、希腊独立战争 317

二、阿尔巴尼亚民族起义和民族复兴运动 319

三、保加利亚复兴运动 320

四、南斯拉夫各民族的复兴运动 320

五、罗马尼亚1821年革命和1848年革命 321

第十九章 19世纪中叶的欧洲 323

第一节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323

一、19世纪中期英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特征 323

二、工业革命的完成 323

三、国内政治 324

四、1867年的选举改革 325

五、对外政策 326

六、英国的对外侵略和殖民掠夺 326

第二节 法兰西第二帝国和巴黎公社 328

一、第二帝国的统治 328

二、第二帝国的对外关系 329

三、政治危机 330

四、普法战争和第二帝国的崩溃 330

五、九月四日革命后的法国国内形势 331

六、三月十八日革命 332

七、巴黎公社的措施 332

八、“五月流血周” 333

第三节 俄国农奴制度的废除 334

一、俄国农奴制危机 334

二、人民群众的反封建斗争 335

三、沙皇政府的措施 336

四、克里米亚战争 336

五、农奴制的废除 337

六、2月19日的法令和60~70年代的改革 337

第二十章 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 341

第一节 技术革命及其影响 341

一、技术革命的新浪潮 341

二、经济危机的困扰 342

三、政府职能的加强 343

第二节 1871~1914年的英国 344

一、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英国的经济发展 344

二、自治领的建立 345

三、两党政治 345

四、爱尔兰问题 346

五、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的工人运动 346

六、英国的殖民扩张 348

第三节 1871~1914年的法国 349

一、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后的政治形势 349

二、1875年宪法 350

三、共和派执政 350

四、案件和丑闻 351

五、激进党执政 352

六、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法国的外交政策 353

七、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的经济发展及其特点 353

第四节 1871~1914年的德国 354

一、德国帝国的政治制度 354

二、德国国内的主要政党 354

三、19世纪末德国的经济发展 355

四、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政府的国内外政策 356

五、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的工人运动 357

第五节 农奴制度废除后的俄国 358

一、农奴制度废除后俄国的社会经济 358

二、70~80年代的阶级斗争 359

三、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传播 360

四、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 361

五、革命形势的成熟 361

六、1905年革命的开始 362

七、革命运动的高涨 363

八、1905年10月的全俄政治总罢工 363

九、十二月武装起义 364

十、第一、二届国家杜马及“六三”政变 365

第六节 1871~1914年的意大利 366

一、国家制度与政党政治 366

二、政府的经济政策及其措施 366

三、不平衡的经济发展 367

四、贫穷的帝国主义 367

五、工农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 368

六、扩张主义的对外政策 369

第七节 1867~1914年的奥匈帝国 369

一、1867年奥匈协定及国家上层建筑 370

二、民族矛盾 370

三、军事封建帝国主义的形成 371

四、工人运动和奥地利社会民主党 372

第二十一章 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的欧洲其他国家和地区 373

第一节 瑞士联邦制国家的建立及民主运动 373

一、制度与宪法 373

二、中立外交 374

三、资本主义的发展 375

四、工人运动与工厂法 375

第二节 梵蒂冈 376

一、教皇的罗马问题 376

二、教皇与资本主义 377

三、梵蒂冈外交 378

四、传教活动 378

第三节 北欧诸国和低地国家 379

一、瑞典和挪威 379

二、丹麦 380

三、芬兰 380

四、荷兰 381

五、卢森堡 382

六、比利时 382

第四节 比利牛斯半岛国家 383

一、西班牙 383

二、葡萄牙 384

第五节 巴尔干半岛国家和地区 384

一、希腊 384

二、阿尔巴尼亚 385

三、保加利亚 385

四、罗马尼亚 386

五、南斯拉夫地区 387

第二十二章 19世纪以来的国际工人运动和第二国际 389

第一节 第二国际成立的历史环境 389

一、7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各国的工人运动 389

二、70~80年代中马克思、恩格斯的活动 389

第二节 第二国际的建立和早期活动 390

一、第二国际的建立 390

二、第二国际的内部斗争 391

三、第二国际内机会主义的增长 391

四、第二国际内斗争的激化 392

五、俄国布尔什维克在第二国际内的斗争 392

第三节 第二国际的瓦解 393

第二十三章 19世纪欧洲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 395

第一节 19世纪欧洲的主要科学成就 395

一、化学元素表 395

二、光学 396

三、天文学 396

四、地质学 397

五、电磁学 398

六、生物学 399

第二节 物理学三大发现 400

一、电子 400

二、X射线 400

三、放射性 401

第三节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402

第四节 文学 402

一、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402

二、浪漫主义文学 404

第五节 社会政治思想 404

第六节 经济学 406

第七节 艺术 408

一、音乐 408

二、绘画 410

第二十四章 欧洲列强从冲突走向战争 413

第一节 “均势”格局下的集团对立 413

一、扩张争霸的理论 413

二、从三皇同盟到三国同盟 414

三、法俄同盟 415

四、英德矛盾的尖锐化和三国协约的形成 415

五、军备竞赛 417

第二节 战云密布的地中海 418

一、第一次摩洛哥危机 418

二、波斯尼亚危机 419

三、第二次摩洛哥危机 419

四、意土战争 420

五、第一次巴尔干战争 420

六、第二次巴尔干战争 421

七、和平运动和反战运动 422

第三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422

一、七月外交危机 422

二、各国的军事实力和战略计划 424

三、战争的性质 424

第四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425

一、速决战的破产和阵地战的出现 425

二、1915~1916年战况 426

三、空战和间谍战 427

四、协约国分割世界的秘密协定 428

五、交战国之间的和平外交 428

六、经济封锁和无限制潜艇战 429

七、俄国退出战争和美国参战 430

八、最后的角逐 430

第二十五章 风起云涌的欧洲 431

第一节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431

一、俄国的内外政治气候 432

二、二月革命后的形势和列宁的《四月提纲》 432

三、群众革命运动的高涨和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结束 434

四、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维埃国家的建立 437

第二节 苏维埃政权的巩固和反对外国武装干涉的胜利 439

一、苏维埃政府巩固政权的重要措施 440

二、苏维埃政府废除不平等条约与退出战争 441

三、粉碎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的联合进攻 442

四、战时共产主义 444

第三节 德国十一月革命 446

一、德国十一月革命的背景 446

二、革命的过程 447

三、魏玛宪法 449

第四节 1919年匈牙利革命 450

第二十六章 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国际关系 451

第一节 凡尔赛体系的建立 451

一、英美法意等国的战后设想与巴黎和会 451

二、《凡尔赛和约》 453

三、其他有关和约 453

四、国际联盟的建立 454

五、关于凡尔赛体系的评价 455

第二节 帝国主义国家反对苏俄政策的失败 455

一、苏俄同西方改善关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455

二、热那亚会议与拉巴洛条约 456

第三节 帝国主义国家围绕德国赔款问题的矛盾和斗争 457

一、鲁尔危机 457

二、道威斯计划 458

第四节 欧洲集体安全体系 459

一、洛迦诺公约 459

二、裁军会议和非战公约 461

第二十七章 相对稳定时期的欧洲 463

第一节 英法德诸国的相对稳定发展 463

一、英国:暂时局部的稳定与1926年总罢工 463

二、法国:“左翼联盟”政府和“国民统一”政府 466

三、德国:复苏与繁荣 467

第二节 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468

一、战后初期的意大利 468

二、意大利法西斯上台 469

第三节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472

一、新经济政策 472

二、苏联的成立 475

三、社会主义工业化 476

四、农业集体化运动 478

第二十八章 风雨飘摇的欧洲 481

第一节 1929~1933年经济危机 481

一、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481

二、经济危机的爆发 482

第二节 飘摇不定的西欧 483

一、英国的经济危机与麦克唐纳的“国民内阁” 484

二、法国的经济危机 486

第三节 德国的经济危机和法西斯上台 488

一、经济危机对德国的影响 488

二、德国法西斯上台 489

第四节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东欧国家 493

一、波兰 493

二、捷克斯洛伐克 494

三、匈牙利 495

四、南斯拉夫 495

五、保加利亚 497

六、罗马尼亚 498

第二十九章 走向新大战的欧洲 501

第一节 德意法西斯国家加紧对外侵略和武装干涉 501

一、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501

二、柏林-罗马-东京轴心的形成 506

第二节 英法的绥靖政策和慕尼黑阴谋 507

一、英法的绥靖政策 507

二、德国吞并奥地利 509

三、慕尼黑阴谋 510

第三节 1939年欧洲的战前外交 515

第三十章 欧洲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519

第一节 大战的初期阶段:德军横扫欧洲大陆 519

一、德军入侵波兰 519

二、苏联建立“东方战线” 520

三、德国对欧洲的大举进攻 521

第二节 战争的扩大和反法西斯国际统一战线的建立 523

一、苏德战争的爆发 523

二、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525

第三节 战争的转折:盟国转入反攻 526

一、斯大林格勒战役 526

二、北非战役 527

三、中途岛战役 529

四、德黑兰会议 529

第四节 反法西斯战争在欧洲的胜利和大战的结束 530

一、苏军的战略反攻 530

二、第二战场的开辟 531

三、欧洲人民的起义 531

四、雅尔塔会议 532

五、攻克柏林 533

六、波茨坦会议 534

七、大战的结束 534

第三十一章 战后初期的欧洲新格局 537

第一节 盟国有关战后世界的安排 537

一、战后两个阵营的对抗 537

二、联合国的建立 538

三、五国和约 539

四、多瑙河公约的缔结 541

第二节 两个德国的形成 541

一、分区占领德国 541

二、盟国管制下的德国 542

三、德国的分裂 544

第三节 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545

一、东欧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 545

二、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发展 547

第三十二章 冷战中的欧洲 549

第一节 冷战滥觞 549

一、美苏冷战拉开序幕 549

二、杜鲁门主义 550

三、马歇尔计划 552

第二节 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553

一、从敦刻尔克条约到布鲁塞尔条约 553

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554

三、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555

第三节 柏林危机 557

一、柏林封锁 557

二、第二次柏林危机和柏林墙的修筑 558

第三十三章 苏联的国内外政策和苏东关系 561

第一节 斯大林时代的经济和阵营对抗战略 561

一、制度复苏经济的政策 561

二、政治状况 562

三、战后初期的外交 563

第二节 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时期的内政外交 564

一、赫鲁晓夫的改革 564

二、赫鲁晓夫的和平共处战略 568

三、勃列日涅夫时期的政局及新经济体制 569

四、勃列日涅夫的缓和与进攻相结合的战略 571

五、对第三世界的渗透和控制 572

第三节 苏联与东欧关系 573

一、九国情报局和苏联对东欧的政治影响 573

二、苏南冲突和南斯拉夫的改革运动 575

三、东欧各国的政治事件 576

第三十四章 西欧各国的恢复与发展 579

第一节 联邦德国的兴起与发展 579

一、战后联邦德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579

二、联邦德国的内政与外交 580

第二节 法兰西第四和第五共和国 581

一、戴高乐重建法国 581

二、法兰西第四共和国 582

第三节 英国的内政与外交 585

一、英国经济的缓慢发展 585

二、殖民体系瓦解 586

三、三环外交 587

第四节 西欧其他诸国 588

一、意大利、奥地利 588

二、北欧诸国 589

三、伊比利亚半岛诸国 591

四、低地国家 591

第三十五章 欧洲共同体与欧洲一体化 593

第一节 欧共体的形成与扩大 593

一、欧共体成立的历史背景 593

二、欧共体的建立 594

三、欧共体的扩大 595

第二节 欧洲一体化及其发展趋势 597

一、欧洲一体化进程 597

二、欧洲统一——大市场 599

三、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599

第三节 欧共体的对外关系 601

一、欧共体与美国、日本的关系 601

二、欧共体与苏联东欧的关系 602

三、欧共体与第三世界的关系 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