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民族地区农牧区科学发展与社会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文兴吾,何翼扬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010154633
  • 页数:451 页
图书介绍:本书把西部民族地区农牧区社会发展与当代信息科技革命以及信息社会建设的全球大趋势紧密联系起来,突破了以往社会信息化发展研究中对于西部民族地区农牧区的忽视和不足,为科学地推进西部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思路——它阐明了以社会信息化发展方略推进西部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找到了西部民族地区农牧区依靠科技进步、优先加快社会发展的切入点与突破口,在贫困恶性循环的锁链上打开了一个缺口;它进一步提出以IPTV模式推进西部民族地区农牧区广播电视业及相关信息化建设,又找到西部民族地区以社会信息化发展方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着力点与突破口,为各个少数民族地区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提供的物质基础发扬光大自己的先进文化和加快社会发展,进而为经济起飞创造条件,指明了现实的途径。

第一章 西部民族地区农牧区的发展问题 1

第一节 西部民族地区农牧区的生态环境问题 2

一、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2

二、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的自然资源分布特点 5

三、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 9

四、西部民族地区农牧区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大意义 13

第二节 西部民族地区农牧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 23

一、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特征 23

二、西部民族地区农牧区建设小康社会状况 32

三、西部民族地区农牧区的贫困状况 36

第三节 建设西部生态屏障与“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统一 45

一、西部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是“社会—经济—生态”协同发展系统工程 45

二、推进“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是一次意义深远的跨越式发展 47

三、建设西部生态屏障为西部民族地区农牧区提出了发展新要求 50

四、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与草原保护建设利用系统工程 54

第二章 西部民族地区农牧区发展困境研究 65

第一节 西部民族地区农牧区普遍存在的发展困境研究 66

一、自然环境与经济环境非良性循环模式 66

二、贫困乡村空间格局导致资本、人才积累困境与劳动分工困境 67

三、PPE恶性循环与RAP恶性循环及耦合 70

第二节 一些研究与实践暴露出的问题与矛盾 77

一、关于促进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77

二、关于扶贫开发的广播电视资源 78

三、关于民族区域经济发展与民族经济发展 79

四、关于“教育扶贫”等扶贫开发实践中的矛盾与低效率 81

五、关于中国新农村建设的顶层设计 84

第三章 解析西部民族地区农牧区的科学发展 87

第一节 一个基本问题的提出 89

一、来自“顶层设计”的思考 89

二、“反贫困科学发展”问题鲜有研究 97

第二节 西部农村反贫困科学发展的基本内涵研究 100

一、关于科学发展的研究 100

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科学发展观 108

三、科学发展的核心要义 112

四、西部农村反贫困科学发展的基本内涵 119

第三节 以“社会工程”理念谋划西部民族地区农牧区的科学发展 125

一、社会工程概说 125

二、社会工程对推进西部民族地区农牧区科学发展的方法论意义 128

三、以系统工程方法夯实科学决策基础 130

第四节 以“世界眼光”和“机遇意识”建构西部民族地区农牧区的科学发展 131

一、关于“世界眼光”与“机遇意识” 132

二、关于“世界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134

三、知识经济发展对西部民族地区农牧区发展的重大意义 136

第四章 解析西部民族地区农牧区科学发展的目标 143

第一节 建设“生活型社会”的相关理论研究 144

一、关于“生产型社会”与“生活型社会” 144

二、关于国民幸福指数与幸福经济学 146

三、关于超越“资本的文明”的“生活型社会”理念 149

第二节 西部民族地区农牧区建设“生活型社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 153

一、“过量消费”与“被迫消费不足”都对生态环境构成巨大威胁 154

二、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与可持续发展要求西部民族地区农牧区建设“生活型社会” 157

三、中国生态文明发展要求西部民族地区农牧区建设“生活型社会” 159

四、主体功能区规划与西部民族地区农牧区建设“生活型社会” 161

第三节 以生态为纲,推进西部民族地区农牧区“生活型社会”建设 165

一、英国农村的“生活型社会”建设及启示 165

二、生态资源与生态文化资源是西部民族地区农牧区的优势资源 176

三、以生态重建与生态文化旅游业为抓手,推进西部民族地区农牧区“生活型社会”建设 179

第五章 解析西部民族地区农牧区社会信息化发展战略 191

第一节 西部民族地区农牧区社会信息化发展战略的提出 192

一、西部民族地区“以人为本,社会发展优先”战略研究 192

二、以信息技术推进西部民族地区农牧区发展研究 194

三、确立西部民族地区农牧区社会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 202

第二节 西部民族地区农牧区社会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几个基本问题 204

一、西部民族地区农牧区社会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内涵与意义 205

二、西部民族地区农牧区以信息化推动工业化的发展思路 208

三、西部民族地区农牧区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确认 214

四、正确处理信息技术的战略应用与阶段性策略的辩证关系 224

五、以“卫星覆盖”推进西部民族地区农牧区信息化建设的重大意义与可行性 231

六、实施西部民族地区农牧区社会信息化发展战略的主体确认 237

第三节 马克思的技术及交往理论与西部民族地区农牧区社会信息化发展战略 240

一、技术运用与人的进步相统一——马克思的一个重要思想 241

二、生产与交往是人类社会的两大基本实践活动 247

三、技术进步与信息传播的发展 250

四、当代信息技术既是促进交往的技术也是促进生产的技术 257

五、以当代信息技术加强社会交往为基点推进西部民族地区农牧区科学发展 263

第六章 西部民族地区农牧区广播电视“四级覆盖”的历史进程研究 273

第一节 中国农村广播电视业发展历史概况 274

一、“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实施前中国农村广播电视发展概况 274

二、“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的提出与推进 285

第二节 “中星9号”卫星直播系统与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工程 290

一、直播卫星与传输卫星的区别 290

二、“中星9号”卫星直播系统概况 295

三、“中星9号”直播系统支撑“村村通”向“户户通”延伸 299

四、“户户通”工程对“中星9号”直播系统的创新性运用 304

第三节 依托直播卫星与地面微波传输的广播电视“四级全覆盖”实践 309

一、直播卫星公共服务彻底解决了中央与省级广播电视的普遍覆盖问题 309

二、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覆盖网建设突出了“四级全覆盖”的“直播卫星+地面微波”模式 310

三、关于“直播卫星+地面微波”“四级全覆盖”的实践 313

第四节 单纯依托直播卫星的广播电视“四级全覆盖”构想 317

一、对广播电视“四级全覆盖”现行模式的批判性思考 317

二、卫星数据广播与数据分发技术 321

三、中国卫星数据广播的几个实践 324

四、开拓中国卫星数据广播新境界的理论创新 331

五、基于“中星9号”的西部民族地区农牧区广播电视“四级全覆盖”构想 339

第七章 西部民族地区农牧区信息普遍服务与现代化发展研究 345

第一节 基于我国卫星通信事业发展的信息普遍服务“三步走”通达方案 348

一、关于信息普遍服务 348

二、基于中国西部农村网络卫视建设工程的信息普遍服务 351

三、伴随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发展深化信息普遍服务 360

四、利用不断进步的卫星通信技术解决“电话普及”问题 368

第二节 “第三次工业革命”与推进西部民族地区农牧区现代化发展 375

一、杰里米·里夫金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及其本质 375

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核心理念与西部民族地区农牧区电力发展 386

三、“新能源分布式发电的普遍运用”为西部民族地区农牧区提供了现代化发展机遇 402

第三节 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普遍运用与社会信息化发展的政策支撑 416

一、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政策演进 417

二、中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政策演进 424

三、从国家整体发展统筹西部民族地区农牧区创新发展战略 430

主要参考文献 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