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1
第一章 开封复兴的思想前提 1
破除小农意识和小市民意识 1
破除官本位意识 树立以民为本思想 4
摒弃等靠要思想 树立苦干兴市精神 7
加强学习 勇攀理论和实践高峰 7
冲破姓“资”姓“社”的束缚 9
树立工业化的发展理念 10
以文化创新带动思想观念的创新 13
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16
第二章 开封复兴的战略规划 22
实施“六大战略” 实现跨越式发展 23
抓住机遇 把握关键 开辟开封全面小康之路 32
实现开封复兴 再展名城风采 34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谋划“十一五”发展 36
郑汴一体化与再造新开封 39
第三章 开封复兴的基本途径 55
加快工业化进程 56
工业强市是实现开封复兴的必由之路 56
盘活存量 扩大增量 发展民营 优化环境 58
牢固树立工业强市的思想 63
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市战略 66
推进城镇化进程 74
城市是现代经济的载体 75
城镇经济和农村经济密不可分 76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城区发展 77
开发建设南关区的总体思路和若干建议 80
创建“三城” 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83
推进区划调整 为城市发展拓展新的空间 88
加快城镇化步伐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90
坚定不移地走城镇化道路 94
做好水系设计 再现东京梦华 98
促进农业现代化 99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实现开封复兴的坚实基础 100
县域经济是实现开封复兴的重要支撑 110
发展畜牧经济是促进农民增收的突破口 122
发展劳务经济是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渠道 130
稳步扎实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32
整合资源 理顺体制 促进旅游产业化 139
实现文化旅游产业化 139
加强城市文化建设 丰富文化旅游内涵 144
深化改革 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150
抢抓机遇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162
第四章 开封复兴的动力机制 167
深化改革 167
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68
改革的关键是要做到“四要四不要” 171
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174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175
深化改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出路所在 182
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财政支出管理改革 183
深化机构改革 革除一切体制弊端 187
对外开放是加快开封发展的根本途径 200
扩大开放 200
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205
以对外开放统揽经济工作全局 212
招商引资是对外开放的重中之重 215
实施项目带动 夯实发展基础 222
坚定不移地实施对外开放主战略 226
科技创新 232
创新是永恒的主题 232
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实现开封复兴的重要动力 233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开封 238
实施人才工程 夯实创新基础 243
优化环境 245
环境就是生产力 245
像焦裕禄治理“三害”那样治理经济发展环境 246
优化投资环境 打造诚信社会 250
第五章 开封复兴的社会基础 253
关心群众生活 254
始终坚持以民为本 254
就业是民生之本 256
深入开展帮扶困难职工活动 268
做好新时期的扶贫开发工作 273
构建和谐社会 276
建设和谐开封 促进开封复兴 277
促进民族团结是构建和谐开封的重要内容 281
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285
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 291
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 促进妇女自由全面发展 297
深入开展“双拥”活动 加强军政军民团结 300
建设绿色家园 改善生态环境 303
保持社会稳定 306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促进司法公正高效 306
建设平安开封 维护社会稳定 319
坚持执法为民 维护公平正义 324
畅通信访渠道 解决信访问题 326
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336
第六章 开封复兴的政治保障 338
迅速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 338
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到发展、创新、为民上来 341
全面加强和改进机关党的建设 345
开展党政机关“效能革命” 348
学习焦裕禄 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 354
大力弘扬黄河抢险精神 363
加强宣传思想工作 为开封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370
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374
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不断提高领导水平 376
善于运用典型指导工作 379
依靠制度、机制和政策推动工作 380
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383
在实现开封复兴的实践中保持党的先进性 396
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 403
着力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405
认真学习贯彻党章 扎实推进廉洁兴市 411
加强统战工作 为开封复兴凝聚力量 423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促进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 427
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作用 形成复兴开封的强大合力 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