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微生物和寄生虫 1
一、微生物 1
绪论 1
一、病原生物 2
第二节 病原生物和病原生物学 2
二、寄生虫 2
二、病原生物在患者体内的存在部位、存在形式及其时间过程 3
一、病原生物感染后患者的特殊症状和体征 3
二、病原生物学 3
三、病原生物的消亡、出现与再现 3
第三节 临床检验病原生物学 3
三、实验室的生物安全 4
二、致病菌的耐药性监测 4
三、病原生物生长的营养和环境条件 4
四、病原生物的分类、鉴定特征 4
五、患者感染后的免疫反应 4
第四节 当今临床检验病原生物学的关注热点 4
一、新出现的感染性疾病 4
八、病原生物学检验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5
七、病原生物学检验的全面质量控制 5
四、警惕、研究和防止生物恐怖 5
五、病原生物的分子诊断 5
六、病原生物学检验的自动化 5
二、命名 9
一、分类 9
第一篇 临床检验病原生物学总论 9
第一章 细菌系统分类学概述 9
第一节 分类和命名 9
一、鉴定原则 11
第二节 鉴定 11
三、中文译名 11
一、细菌的表型特征 12
第三节 根据表型进行分类和鉴定的方法 12
二、鉴定步骤 12
一、DNA的(G+C)mol% 13
第四节 遗传学分类方法 13
二、编码鉴定 13
四、rRNA寡核苷酸测序技术 14
三、DNA-rRNA杂交 14
二、DNA-DNA杂交 14
七、其他进化同源基因的测定 15
六、16S~23SrRNA间区 15
五、rRNA全序列分析法 15
一、人体的正常菌群 17
第一节 人体的常驻微生物 17
第二章 人体常驻微生物及致病微生物 17
二、正常菌群与人体的微生态平衡 18
第二节 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 19
三、正常菌群与人体的微生态失调 19
一、微生物的致病性 31
第三节 微生物的致病性及致病机制 31
三、毒素及毒性蛋白和酶 32
二、黏附与定植 32
四、细胞内寄生微生物的致病作用 33
一、感染的条件 34
第四节 微生物的致病条件及类型 34
五、免疫病理损害 34
二、感染的类型 35
第一节 感染的临床证据 37
第三章 感染的证据 37
二、局部感染的常见症状和体征 38
一、全身感染的常见症状和体征 38
三、感染性疾病中有诊断意义的特殊症状和体征 39
一、感染性疾病流行的基本要素 40
第二节 感染的流行病学证据 40
二、有利于感染诊断的其他要素 41
一、柯赫法则与感染的病原学证据 42
第三节 感染的病原学证据 42
二、细菌感染的病原学证据 43
三、真菌感染的病原学证据 46
四、病毒感染的病原学证据 47
五、寄生虫感染的病原学证据 48
第四章 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诊断技术 51
三、染色标本的检查 52
二、不染色标本的检查 52
第一节 显微镜检查 52
一、显微镜 52
一、细菌的分离培养 54
第二节 分离培养 54
二、病毒的分离培养 56
二、细菌外毒素的检测 58
一、细菌内毒素的检测 58
三、真菌的分离培养 58
第三节 毒素的检测 58
二、V-P试验 59
一、糖(醇)发酵试验 59
第四节 生化反应 59
八、靛基质试验 60
七、硝酸盐还原试验 60
三、甲基红试验 60
四、枸橼酸盐利用试验 60
五、缩苹果酸盐(丙二酸盐)利用试验 60
六、氰化钾抑制试验 60
十五、赖氨酸脱羧试验 61
十四、苯丙氨酸脱氨酶试验 61
九、硫化氢生成试验 61
十、尿素分解试验 61
十一、明胶液化试验 61
十二、氧化酶试验 61
十三、触酶试验 61
一、凝集反应 62
第五节 免疫学技术 62
十六、血浆凝固酶试验 62
十七、耐热核酸酶试验 62
二、免疫荧光技术 63
一、核酸杂交技术 64
第六节 分子生物学技术 64
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64
二、聚合酶链反应 66
三、生物芯片技术 67
一、自动化血培养系统 68
第八节 细菌检验的自动化 68
第七节 动物实验 68
二、自动化微生物鉴定系统 69
三、自动化药物敏感性试验系统 70
一、微生物常用保存方法 74
第一节 微生物的保存 74
第五章 微生物的保存与管理 74
三、操作步骤及各保存方法的应用范围 75
二、主要器材 75
一、保管规则和制度 77
第三节 微生物的管理 77
第二节 真菌及病毒的保存方法 77
一、真菌的蒸馏水保存法 77
二、病毒的保存方法 77
二、菌种保藏机构 78
第一节 分析前质量管理 79
第六章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全面质量管理 79
二、送检标本的管理 80
一、检验项目的管理 80
一、标准操作程序 81
第二节 分析中质量管理 81
二、室内质量控制 82
三、室间质量评估 90
二、专业咨询服务 91
一、检测报告 91
第三节 分析后质量管理 91
一、分类 97
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 97
第二篇 临床检验细菌学各论 97
第七章 球菌 97
四、种属鉴定 98
三、形态和培养特征 98
二、临床意义 98
一、分类 100
第二节 链球菌属 100
二、临床意义 101
三、形态和培养特征 102
四、种属鉴定 103
一、分类 104
第三节 肠球菌属 104
四、种属鉴定 105
三、形态和培养特征 105
二、临床意义 105
二、临床意义 107
一、分类 107
第四节 奈瑟菌属 107
三、形态和培养特征 108
四、种属鉴定 109
第八章 肠杆菌科细菌 112
一、分类 113
第一节 概述 113
三、生物学特征 114
二、临床意义 114
四、种属鉴定 115
二、临床意义 116
一、分类 116
第二节 埃希菌属 116
四、种属鉴定 117
三、形态和培养特征 117
三、形态和培养特征 120
二、临床意义 120
第三节 志贺菌属 120
一、分类 120
一、分类 121
第四节 沙门菌属 121
四、种属鉴定 121
五、抗原结构与血清学分型 121
三、形态和培养特征 122
二、临床意义 122
四、种属鉴定 123
五、抗原结构与血清学分型 124
二、临床意义 126
一、分类 126
六、血清抗体检测及诊断意义 126
第五节 耶尔森菌属 126
三、形态和培养特征 127
四、种属鉴定 128
一、分类 129
第六节 枸橼酸杆菌属 129
四、种属鉴定 130
三、形态和培养特征 130
二、临床意义 130
一、分类 131
第七节 克雷伯菌属和柔特勒菌属 131
三、形态和培养特征 132
二、临床意义 132
四、种属鉴定 133
三、形态和培养特征 134
二、临床意义 134
第八节 肠杆菌属 134
一、分类 134
四、种属鉴定 135
一、分类 136
第十节 哈夫尼亚菌属 136
第九节 多源菌属 136
一、分类 136
二、临床意义 136
三、形态和培养特征 136
四、种属鉴定 136
三、形态和培养特征 137
二、临床意义 137
二、临床意义 137
三、形态和培养特征 137
四、种属鉴定 137
第十一节 沙雷菌属 137
一、分类 137
四、种属鉴定 138
二、临床意义 139
一、分类 139
第十二节 变形杆菌属 139
四、种属鉴定 140
三、形态和培养特征 140
四、种属鉴定 141
三、形态和培养特征 141
五、抗原结构和分型 141
第十三节 普罗威登斯菌属 141
一、分类 141
二、临床意义 141
四、种属鉴定 142
三、形态和培养特征 142
第十四节 摩根菌属 142
一、分类 142
二、临床意义 142
四、种属鉴定 143
三、形态和培养特征 143
第十五节 邻单胞菌属 143
一、分类 143
二、临床意义 143
一、西地西菌属 144
第十六节 与临床有关的其他肠杆菌科细菌 144
三、克卢瓦菌属 145
二、爱德华菌属 145
四、塔特姆菌属 146
一、分类 148
第一节 弧菌属 148
第九章 弧菌科和气单胞菌科 148
二、临床意义 149
三、形态和培养特征 150
四、种属鉴定 151
五、其他弧菌 154
二、临床意义 155
一、分类 155
第二节 气单胞菌属 155
四、种属鉴定 156
三、形态和培养特征 156
第十章 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 158
三、形态和培养特征 159
二、临床意义 159
第一节 假单胞菌属 159
一、分类 159
四、种属鉴定 161
二、临床意义 163
一、分类 163
第二节 不动杆菌属 163
四、种属鉴定 164
三、形态和培养特征 164
一、窄食单胞菌属 165
第三节 其他临床常见非发酵菌 165
二、伯克霍尔德菌属 166
三、产碱杆菌属和无色杆菌属 168
四、金色杆菌属 170
五、莫拉菌属 172
六、军团菌属 175
二、临床意义 180
一、分类 180
第十一章 嗜血杆菌及其他革兰阴性杆菌 180
第一节 嗜血杆菌属 180
四、种属鉴定 181
三、形态和培养特征 181
一、巴斯德菌属 182
第二节 其他革兰阴性杆菌 182
三、布鲁菌属 183
二、弗朗西斯菌属 183
四、鲍特菌属 184
第十二章 革兰阳性需氧杆菌 187
二、临床意义 188
一、分类 188
第一节 芽胞杆菌属 188
三、形态和培养特征 189
四、种属鉴定 190
二、临床意义 191
一、分类 191
第二节 李斯特菌属 191
四、种属鉴定 192
三、形态和培养特征 192
三、形态和培养特征 194
二、临床意义 194
第三节 丹毒丝菌属 194
一、分类 194
一、分类 195
第四节 棒状杆菌属 195
四、种属鉴定 195
二、临床意义 196
三、形态和培养特征 197
四、种属鉴定 199
二、临床意义 200
一、分类 200
第五节 加特纳菌属 200
三、形态和培养特征 201
一、分类 202
第六节 分枝杆菌属 202
四、种属鉴定 202
二、临床意义 203
三、形态和培养特征 205
四、种属鉴定 206
三、形态和培养特征 208
二、临床意义 208
第七节 放线菌属 208
一、分类 208
四、种属鉴定 209
三、形态和培养特征 210
二、临床意义 210
第八节 诺卡菌属 210
一、分类 210
四、种属鉴定 211
一、厌氧菌的概念与种类 215
第一节 概述 215
第十三章 厌氧菌 215
二、临床意义 216
三、厌氧菌的微生物学检验 217
一、消化链球菌属 222
第二节 厌氧性球菌 222
二、消化球菌属 223
三、韦荣球菌属 224
一、拟杆菌属 225
第三节 革兰阴性无芽胞厌氧杆菌 225
二、普雷沃菌属 227
三、卟啉单胞菌属 228
四、梭杆菌属 229
第四节 革兰阳性无芽胞厌氧杆菌 230
一、双歧杆菌属 231
二、丙酸杆菌属 232
三、真杆菌属 233
四、乳杆菌属 234
一、破伤风梭菌 236
第五节 梭状芽胞杆菌属 236
二、产气荚膜梭菌 238
三、肉毒梭菌 239
四、艰难梭菌 240
一、分类 243
第一节 弯曲菌属 243
第十四章 弯曲菌属与螺杆菌属 243
三、形态和培养特征 244
二、临床意义 244
四、种属鉴定 245
第二节 螺杆菌属 246
三、形态和培养特征 247
二、临床意义 247
一、分类 247
四、种属鉴定 248
一、分类 250
第一节 概述 250
第十五章 螺旋体 250
二、临床意义 251
第二节 钩端螺旋体 252
四、实验诊断 252
三、生物学特性 252
三、生物学特性 253
二、临床意义 253
一、分类 253
第三节 疏螺旋体 254
四、实验诊断 254
一、伯氏疏螺旋体 255
二、回归热疏螺旋体 256
一、苍白密螺旋体苍白亚种 257
第四节 密螺旋体 257
三、奋森疏螺旋体 257
二、其他密螺旋体 258
二、临床意义 260
一、分类 260
第十六章 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 260
第一节 支原体 260
四、实验室诊断 261
三、生物学特性 261
二、临床意义 264
一、分类 264
第二节 衣原体 264
四、实验室诊断 265
三、生物学特性 265
四、实验室诊断 268
三、生物学特性 268
第三节 立克次体 268
一、分类 268
二、临床意义 268
二、触酶阴性革兰阳性球菌 273
一、触酶阳性革兰阳性球菌 273
第三篇 临床细菌学检验 273
第十七章 常见致病菌的初步分群和鉴定 273
第一节 需氧革兰阳性球菌的初步分群和鉴定 273
二、革兰阳性不规则杆菌 274
一、革兰阳性规则杆菌 274
第二节 需氧革兰阳性杆菌的初步分群和鉴定 274
二、易培养的需氧革兰阴性杆菌 275
一、易培养的需氧革兰阴性球菌 275
第三节 易培养的需氧革兰阴性菌的初步分群和鉴定 275
三、苯丙氨酸脱氨酶试验阴性而七叶苷水解试验阳性(PNEP)菌 276
二、苯丙氨酸脱氨酶试验阳性而七叶苷水解试验阴性(PPEN)菌 276
第四节 肠杆菌科细菌分群 276
一、苯丙氨酸脱氨酶试验和七叶苷水解试验同时阳性(PPEP)菌 276
四、苯丙氨酸脱氨酶试验和七叶苷水解试验同时阴性(PNEN)菌 278
第五节 易培养不发酵葡萄糖革兰阴性杆菌分群 280
第七节 常见厌氧菌初步分群 282
二、BAP不生长细菌的鉴定 282
第六节 难培养的革兰阴性细菌 282
一、BAP生长不良细菌的鉴定 282
三、厌氧球菌的鉴别 283
二、厌氧革兰阳性(染色不定)球菌或球杆菌的鉴别 283
一、厌氧革兰阴性杆菌或球杆菌的鉴别 283
第八节 常见微需氧菌初步分群 284
二、血液标本的采集 285
一、采血指征 285
第十八章 血液标本的细菌学检验 285
第一节 标本的采集和运送 285
一、标本的验收 286
第二节 标本的验收、培养、分离和鉴定 286
三、标本的运送 286
二、标本的培养、分离和鉴定 287
二、阴性结果报告 288
一、阳性结果报告 288
第三节 报告及解释 288
二、标本采集 289
一、标本采集指征 289
第十九章 穿刺液、引流液标本的细菌学检验 289
第一节 标本的采集和运送 289
二、标本的培养、分离和鉴定 290
一、标本的验收 290
三、标本运送 290
第二节 标本的验收、培养、分离和鉴定 290
二、阴性结果报告 291
一、阳性结果报告 291
第三节 报告与解释 291
二、标本的采集 293
一、标本采集指征 293
第二十章 脑脊液标本的细菌学检验 293
第一节 标本的采集和运送 293
二、标本的显微镜检查 294
一、标本的验收 294
三、标本的运送 294
第二节 标本的验收、培养、分离和鉴定 294
二、阴性结果报告 295
一、阳性结果报告 295
三、标本的培养、分离和鉴定 295
第三节 报告及解释 295
第二十一章 尿液标本的细菌学检验 297
三、标本的运送 298
二、标本的采集 298
第一节 尿液标本的采集和运送 298
一、送检指征 298
二、标本的培养、分离和鉴定 299
一、标本验收与不合格标本的处理 299
第二节 标本的验收、培养、分离和鉴定 299
二、阴性结果报告 300
一、阳性结果报告 300
第三节 报告及解释 300
二、标本的采集 302
一、送检指征 302
第二十二章 痰液标本的细菌学检验 302
第一节 标本的采集和运送 302
二、标本的显微镜检查 303
一、标本的验收 303
三、标本的运送 303
第二节 标本的验收、培养、分离和鉴定 303
三、标本的培养、分离和鉴定 304
二、阴性结果报告 305
一、阳性结果报告 305
第三节 报告及解释 305
二、标本的采集 307
一、送检指征 307
第二十三章 生殖道标本的细菌学检验 307
第一节 标本的采集和运送 307
二、标本的显微镜检查 308
一、标本的验收 308
三、标本的运送 308
第二节 标本的验收、培养、分离和鉴定 308
三、标本的培养、分离和鉴定 309
二、阴性结果报告 310
一、阳性结果报告 310
第三节 报告及解释 310
一、标本的采集 311
第一节 标本的采集、运送和保存 311
第二十四章 粪便标本的细菌学检验 311
二、标本的显微镜检查 312
一、标本的验收 312
二、标本的运送 312
三、标本的保存 312
第二节 标本的验收、培养、分离和鉴定 312
三、标本的培养、分离和鉴定 313
一、镜检结果报告 314
第三节 报告及解释 314
二、细菌培养结果报告 315
一、采集指征 316
第一节 标本的采集和运送 316
第二十五章 脓液及分泌物标本的细菌学检验 316
二、采集方法 317
一、标本的验收 318
第二节 标本的验收、培养、分离和鉴定 318
三、标本的保存和运送 318
二、标本的培养、分离和鉴定 319
二、阴性结果报告 321
一、阳性结果报告 321
第三节 报告与解释 321
第二十六章 常见真菌的分类与命名 325
第四篇 常见真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 325
二、真菌的命名 326
一、真菌的分类 326
第一节 真菌的分类和命名 326
第二节 常见真菌 327
二、皮肤癣真菌 329
一、表面感染真菌 329
第二十七章 浅部感染真菌的实验室诊断 329
第一节 常见浅部真菌感染 329
二、标本采集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331
一、标本采集的类别 331
第二节 标本的采集 331
二、分离培养与鉴定 333
一、标本的直接检查 333
第三节 实验室诊断 333
二、分离、培养与鉴定 334
一、显微镜检查 334
三、免疫学检测 334
第四节 报告及解释 334
一、假丝酵母菌 335
第一节 常见深部真菌感染 335
第二十八章 深部真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 335
二、隐球菌 336
三、曲霉菌 337
四、毛霉菌 338
五、组织胞浆菌 339
七、皮下组织感染真菌 340
六、卡氏肺孢菌 340
二、标本采集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341
一、标本采集的类别 341
第二节 标本的采集 341
二、分离培养与鉴定 342
一、标本的直接检查 342
第三节 实验室诊断 342
三、免疫学检测 343
七、药物敏感试验 344
六、真菌毒素的检测 344
四、核酸检测 344
五、组织病理学检测 344
三、其他 345
二、培养和鉴定 345
第四节 报告及解释 345
一、显微镜检查 345
一、病毒分类原则 349
第一节 病毒的分类 349
第五篇 常见病毒感染的实验室诊断 349
第二十九章 病毒的分类与命名 349
二、分类和命名的规则 350
三、亚病毒 351
二、消化道感染病毒 352
一、呼吸道感染病毒 352
第二节 临床常见病毒 352
五、皮肤黏膜感染的病毒 353
四、肝炎病毒 353
三、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 353
六、其他病毒 354
二、临床意义 356
一、分类 356
第三十章 流行性感冒病毒、冠状病毒及SARS-冠状病毒 356
第一节 流行性感冒病毒 356
四、实验室诊断 357
三、生物学特性 357
二、临床意义 359
一、分类 359
第二节 冠状病毒及SARS-冠状病毒 359
四、实验室诊断 360
三、生物学特性 360
二、临床意义 363
一、分类 363
第三十一章 肝炎病毒 363
第一节 甲型肝炎病毒 363
四、实验室诊断 364
三、生物学特性 364
一、分类 365
第二节 乙型肝炎病毒 365
三、生物学特性 366
二、临床意义 366
四、实验室诊断 367
三、生物学特性 369
二、临床意义 369
第三节 丙型肝炎病毒 369
一、分类 369
二、临床意义 370
一、分类 370
四、实验室诊断 370
第四节 丁型肝炎病毒 370
四、实验室诊断 371
三、生物学特性 371
四、实验室诊断 372
三、生物学特性 372
第五节 戊型肝炎病毒 372
一、分类 372
二、临床意义 372
一、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375
第二节 临床意义 375
第三十二章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375
第一节 分类 375
三、致病机制 376
二、临床表现 376
一、形态与结构 377
第三节 生物学特性 377
四、机体对HIV感染的免疫应答 377
二、基因组结构及其编码产物 378
五、病毒受体 379
四、病毒的变异 379
三、病毒的复制 379
一、检测抗体 380
第四节 实验室诊断 380
六、培养特性 380
七、抵抗力 380
四、报告及解释 381
三、病毒分离 381
二、病毒组分检测 381
一、脊髓灰质炎病毒 383
第一节 肠道病毒 383
第三十三章 肠道病毒与急性胃肠炎病毒 383
二、柯萨奇病毒与埃可病毒 385
第二节 急性胃肠炎病毒 386
三、新型肠道病毒 386
一、轮状病毒 387
三、杯状病毒 388
二、肠道腺病毒 388
四、星状病毒 389
三、生物学特性 391
二、临床意义 391
第三十四章 人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 391
第一节 巨细胞病毒 391
一、分类 391
四、实验室诊断 392
二、临床意义 394
一、分类 394
第二节 单纯疱疹病毒 394
四、实验室诊断 395
三、生物学特性 395
二、人体寄生虫的分布 401
一、人体寄生虫的种类 401
第六篇 常见寄生虫感染的实验室诊断 401
第三十五章 寄生虫感染概述 401
第一节 人体寄生虫的种类、分布与流行趋势 401
三、寄生虫病流行的新态势 402
二、寄生虫感染与寄生虫病错综复杂 403
一、带虫者、隐性感染、慢性感染多 403
第二节 寄生虫感染与寄生虫病的特点 403
第三节 寄生虫的分类 404
三、寄生虫病的误诊情况严重 404
一、分类 406
第一节 鞭毛虫 406
第三十六章 医学原虫感染的实验室诊断 406
三、形态特征 407
二、临床意义 407
四、实验室诊断 410
二、临床意义 411
一、分类 411
第二节 叶足虫 411
三、形态特征 413
四、实验室诊断 416
一、分类 417
第三节 孢子虫 417
二、临床意义 418
三、形态特征 422
四、实验室诊断 426
二、临床意义 428
一、分类 428
第四节 纤毛虫 428
四、实验室诊断 429
三、形态特征 429
一、分类 431
第一节 吸虫 431
第三十七章 医学蠕虫及节肢动物感染的实验室诊断 431
二、临床意义 432
三、形态特征 433
四、实验室诊断 438
二、临床意义 439
一、分类 439
第二节 绦虫 439
三、形态特征 441
四、实验室诊断 445
一、分类 446
第三节 线虫 446
二、临床意义 447
三、形态特征 449
四、实验室诊断 455
二、临床意义 456
一、分类 456
第四节 医学节肢动物 456
三、形态特征 458
四、实验室诊断 460
第七篇 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及细菌耐药性检测第三十八章 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 465
一、常用抗菌药物 466
第二节 药敏试验用药的选择和分组 466
第一节 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的目的及试验指征 466
一、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的目的 466
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的指征 466
二、药敏试验用药的选择依据和方法 467
三、药敏试验用抗菌药物的分组 469
一、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 470
第四节 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的方法 470
第三节 敏感、中介和耐药的概念 470
一、敏感 470
二、耐药 470
三、中介 470
二、稀释法药敏试验 472
三、浓度梯度纸条扩散法 473
一、抗菌药物的联合药敏试验 474
第五节 抗菌药物药效学的其他试验 474
二、抗菌药物的杀菌活性 475
三、抗菌药物的后效应 477
二、抗菌药的PK/PD分类 478
一、某种属细菌的MIC值的分布 478
第六节 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敏感折点的确定 478
五、MIC值与抑菌圈直径的相关性 479
四、临床和细菌学的应答率 479
三、根据PK/PD理论推算抗菌药的敏感折点 479
第三十九章 细菌耐药性的检测 481
一、产生灭活抗生素的各种酶 482
第一节 细菌的耐药机制 482
一、β-内酰胺酶的检测 483
第二节 细菌耐药表型的检测 483
二、改变药物作用靶位 483
三、限制抗菌药的进入和主动外排 483
二、重要耐药菌的检测 485
第三节 细菌耐药基因型的检测 487
一、医院感染病原体 493
第一节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 493
第八篇 医院感染实验室监测与诊断 493
第四十章 医院感染 493
二、常见医院感染 494
一、医院感染的监测 495
第二节 医院感染的监测及暴发流行的识别 495
三、医院感染的来源 495
四、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495
二、暴发流行的识别 496
第一节 医院感染病原体的分离鉴定 497
第四十一章 医院感染的微生物学检测 497
三、特殊的分型技术 498
二、生物分型 498
一、抗菌药物敏感性表型研究 498
第二节 环境与医务人员标本的培养 499
中英名词索引 500
英中名词索引 511
主要参考文献 522
国内外专业网站 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