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编 传统音乐的嬗变 3
一、清末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时期(1840-1910) 3
(一)说唱音乐的兴盛 4
(二)戏曲音乐的繁衍 17
(三)合奏器乐的繁盛 32
(四)独奏器乐的成熟 46
(五)仪式音乐、宗教音乐的承袭 56
(六)歌舞音乐与民歌的演进 68
(一)说唱音乐的衍变 100
二、民国时期(1911-1949) 100
(二)戏曲音乐的革新 115
(三)器乐的嬗变 137
(四)民歌与歌舞音乐的出新 171
下编 新兴音乐的勃兴 205
一、清末民初时期(1840-1919) 205
(一)西洋音乐的传入 205
(二)留日学生的音乐活动与新型学校音乐教育初始 209
(三)沈心工、曾志忞、李叔同的音乐活动 213
(四)学堂乐歌的内容和意义 224
二、“五四”运动至北伐战争时期(1919-1927) 230
(一)新音乐社团与近代专业音乐教育初创 231
(二)蔡元培的美育理论 235
(三)新音乐理论建设初始的思想碰撞 238
(四)王光祈的音乐研究与丰子恺的音乐思想 245
(五)萧友梅、赵元任、黎锦晖、刘天华与新兴音乐文化的创建 255
三、十年内战时期(1927-1937) 281
(一)左翼音乐运动与抗日救亡歌咏运动 281
(二)聂耳、吕骥、张曙、任光的音乐创作 287
(三)群众歌曲的创作 305
(四)黄自、青主等人的音乐思想与音乐创作 312
(一)抗战初期的群众歌曲创作 327
四、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1937-1949) 327
(二)“鲁艺”音乐教育与新歌剧《白毛女》 332
(三)根据地和解放区的音乐创作 337
(四)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342
(五)麦新、张寒晖等人的歌曲创作 359
(六)沦陷区的音乐概貌 374
(七)国统区的新音乐运动、音乐教育和歌曲创作 383
(八)沦陷区与国统区的器乐创作 401
(九)陶行知的音乐美育思想与实践 409
主要参考资料 416
后记 423